分享

水浒英雄谱——赛张飞王寅

 思明居士 2023-01-18 发布于河北

王寅是方腊麾下兵部尚书,绰号赛张飞。此人能文能武,梁山好汉魏定国、单廷玨、李云、石勇皆死于其手,而且他力敌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四将毫无惧怯。最后林冲出阵,五人合力才将其拿下。

文章图片1

宋朝神宗年间,在安徽黄山县内有一家姓王的人家,他们家中世代是石匠,以采石刻碑为生。

这王家连续几代都没有出读书人,到了王满成这一代家里稍微富裕了些,他就立志要从儿孙中培养个进士出来,他有三个儿子,他不惜重金请了私塾先生教儿子们读书,可是三个儿子中老大老二两个蠢笨无比,老三精细伶俐,却天天偷鸡摸狗,正事不干。心思根本不在学业上,后来还把老师给打了,老师一气之下“罢工”走人,王满成彻底泄了气。

老三后来因为偷窥打伤人命被判了死刑。老大老二各自成家后也是以石匠为业。

王满成死后,老大继承了父亲的家产,老大手里有了俩钱,就开始大手大脚,最后染上赌博,把家给败光了。

老大有三个未成年的儿子,这老三就叫王寅,老大实在是养不活这三个儿子了,就把6岁的王寅寄养到了黄山翠微寺,因为王寅聪明伶俐,相貌俊秀,寺里主持青灯法师非常喜欢王寅,把他视作自己的亲生儿子。

这青灯法师是一名武林隐者,精通十八般武艺,早年曾征战沙场,后来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他便教习王寅武艺,把他最擅长的一套枪法百鸟朝凤绝命枪教给王寅。这套枪法据传为张飞所创,因为招数精奇,非常难学,而且张飞大枪长有一丈三尺,没有臂力也练不了。

这王寅聪明过人,什么套路教上一遍就会,没出一年就把这套枪法练的出神入化。青灯大师就给他不断增加枪的重量,王寅平时所练的枪是铁管空心的,随着力气渐长就往里边灌注铁砂,青灯大师每年给枪增加十斤份量。王寅从七岁练到十四岁,枪的重量达到了八十斤,而他仍然能够挥舞如飞。

文章图片2

青灯大师便把自己原来上阵杀敌使用的丈八矛让他使用,王寅又练了一年,把这条丈八矛练得炉火纯青。

青灯大师又教他硬气功,练到可以胸口碎大石,咽喉锁枪尖。

这一年,他的叔叔上山来找他,说父亲病重,让他下山帮助照料。他向青灯说明情况,要下山照顾父亲,青灯大师说:“你的这身功夫已经可以行走江湖了,回去专心尽孝,不必再回来了。”

王寅临行,青灯大师对他说:“想当大将,光武艺高强还不够,还要有韬略。”他赠送给王寅两本书:一本是《六韬》,一本是《吴子兵法》。让他好好研读。

王寅告辞师父,同叔叔下山,果然父亲重病在床。

他的两个哥哥却对父亲不管不顾,王寅从此承担起照顾父亲的任务。

为了生计,他白天在家中照料父亲,晚上便跟着叔叔学刻石的技艺。这刻石需要有书画基础,因此王寅刻苦练字作画,不久便练得一手好书法,画了一手好画。同时,他在照料父亲的同时刻苦钻研《六韬》和《吴子兵法》。

叔叔见他学问大长,又写了一手好字,劝他参加科考走功名之路,王寅说:“那些诗赋经义毫无用处,男子汉大丈夫当学经世治国平天下之术,岂能咬文嚼字,皓首穷经?”

叔叔只能摇头叹息道:“看来王家只能世代布衣了。”

没过两年,父亲病势加重,这一天,王父向兄弟交待一番,把王寅托付给他,让他好生关照这个侄子,说完就咽了气。

父亲死后,他的家产便分给王寅和他的两个哥哥。

王寅却一分家产不要,他有自己的打算,不想再做石匠、老死家中。他见天下沧海横流,义军蜂起,要么去闯荡江湖、行侠仗义,要么去投靠一位明主,实现平天下的大志。

主意打定,他背了一个褡裢,拿着一条棍棒就上了路。

这一天,他来到了定州地界,这几天定州正在举办香市,百里之内的商人小贩集中在定州,摆下了十几里长的大集。街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王寅自幼生长在穷乡僻壤,又在寺庙待了多年,哪里见过这般热闹?他也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了,就在他左顾右盼、目不暇接之时,突然前方人群纷纷向两边闪避,有人大喊:“快闪开!马惊了!”

在他的前方出现一匹马车,那拉车子的马向前飞奔着,显然是惊了。

就在此时,有两个小孩子跑到了马路中央,路两边的人们惊呼着,两个小孩子受惊跌倒在地,惊恐地大哭起来。眼见那马就要踩到小孩子了,王寅把手中棍棒扔在地上,一个鹞子穿云,从孩子的头顶越过,挡在了马车前边,只见他一手拉住了马缰绳,那马双足离地,直立而起,王寅手下用力,那马唏溜一声暴叫,四腿一软,坐在了地上,再也动弹不得。

一名女子跑到路中央,抱着那两个孩子大哭起来。

此时,马车夫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跑了过来,一看王寅制住了疯马,双手合十连说:“阿弥陀佛。”

王寅把马缰绳交给马车夫说:“这马还得等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不行就去马市看一看是不是有别的病。”

马车夫千恩万谢:“幸亏了你,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王寅几步来到那两个孩子身边,问那女人:“孩子没事吧?”

“没事没事,幸亏了好汉你,不然这两个孩子可就危险了。”

“没事就好。”王寅拾起棍棒就要离去。

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喊道:“壮士慢走!”

王寅回头看时,见一位仆人装扮的人跑了过来,那人来到王寅面前,双手抱拳:“壮士,你救了我们老爷的两个儿子,怎么能这么走了呢,快去一同见我们老爷。”

原来这两个小孩正是知州范大人的儿子。

知州的两位公子今日跟着他们的奶妈和一位仆人出来逛香市,却没想到一出门就遇到了险情。就在王寅拦住惊马之时,仆人急忙回去送信,范大人一听连忙让仆人去请壮士,以答谢救命之恩。

王寅见对方至诚之极,推脱不过,只好随着仆人来到了州府。

范大人亲自迎接出来,他见王寅一表人材,也甚是喜欢,范大人将王寅让到客厅,范大人问了王寅的来历去处,沉吟片刻说道:“我看壮士一表人材,武艺高强,还是留在我这里做个都头吧。”

王寅心里想现在也无处可去,暂且在这里糊口也好,便起身谢过了范大人。

自此,王寅便在定州知府做了一名都头。

一日,王寅在院内习练棍棒,被范大人看到,范大人不由得高声赞叹。当即封王寅为定州枪棒教头,发双倍俸禄。

王寅手里有了钱,便去铁匠铺打了一条丈八蛇矛,范大人见王寅文武双全,越发喜欢,便把自己的一匹宝马叫做“转山飞”赠予了王寅。

文章图片3

但是没过多久,范大人被朝中奸臣陷害,被贬谪到了外地。

新上任的知州姓蒋,他知道王寅是前任的心腹,便不再信任他。

王寅生性正直,对于官场中拍马迎合之事一窍不通,蒋大人上任,州府中的大小官吏都上门送礼、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唯有王寅或埋头公事,或读书习武,从不理新官上任这档子事儿。

再加上有小人在蒋大人耳边添油加醋,说王寅的不是,蒋大人便对王寅有了成见。

这天,蒋大人过生日,州府的大小官吏无不上门送礼贺寿,唯有王寅没有上门。这下把蒋大人气得不轻。

州府的孙都监对蒋大人说:“那王寅一直就瞧你不起,还经常发牢骚,说你贪奢不廉,比起那范大人差的远了。”

蒋大人一听大怒,把桌子一拍:“反了他了,老子非治治他不可!”

于是他与孙都监定下一计。

这一日,府中突然有人喊捉贼,王寅立即提刀跑出去,向喊叫的方向而来,只见府里的差役洪贵手指着前方说刚才有贼进了州府,偷了蒋大人的东西。

王寅问贼在何处,洪贵说刚跑了一会儿,现在还没有出府。

王寅立即向那人手指的方向追去,果然有个人身上背着个包袱正在爬墙。

王寅赶上前去,一把将那人从墙上给揪了下来。

那人跪在地上给王寅磕头,让王寅放了他,还从包袱里摸出一枚金元宝要送给王寅。

王寅不吃这一套,扔然将这个贼绑了起来。

洪贵见王寅捉住了贼,便对王寅说:“这贼交给我,另外还有一个贼,和他是同伙,向南边跑了,你去把他捉回来,一同押往府里。”

王寅听他这么一说,立即向南边追去。

王寅追了一会儿,没见到贼的一点踪影,只好回转。

王寅想:想必洪贵已经将那贼交给范大人了,我去向范大人禀报一番。

他来到府门前,正要进府,突然旁边窜出几名府兵,将他押将起来。

王寅大叫:“为什么押我?”

那几名府兵并不答话,将他五花大绑押到了府堂之上,只见府堂之上端坐着蒋大人,蒋大人怒目圆睁,把惊堂木一拍:“呔!你给我老实招来,你私放盗贼,该当何罪!?”

王寅道:“冤枉啊!那洪贵说两名盗贼,我抓住一名交给了他,他让我去追另一名盗贼,却没有捉住,哪里有私放盗贼之说?”

王寅道:“把洪贵传来!”

不一会儿,洪贵来了。

蒋大人问:“洪贵,他说捉住一名盗贼交与你了,可有此事?”

洪贵道:“他是满嘴放屁!我根本没见他把盗贼交给我。”

蒋大人一听把桌子一拍:“好啊王寅,你竟敢编造谎言,诬赖他人,来人啊,给我拖下去打三十大板!”

王寅高呼冤枉,蒋大人哪里肯听,直叫给我狠狠地打。

可怜王寅被两边府役拖倒在地,一时刑杖乱飞,这刑杖都是灌了铅的,专门对付那些身负武艺的壮汉,即使你身怀绝技,几十杖下去,也会打得半死不活。王寅被打了三十大板,最后痛得昏了过去。

蒋大人让人用冷水把王寅泼醒,对王寅说:“你私放盗贼,一定是与那盗贼串通一气,待我搜出你的赃物,罪加一等!今天先打你三十大板以示惩戒,同时免去你的都头之职,做一般差役。”

蒋大人本想再栽赃王寅与盗贼串通,私藏赃物,将其押监定罪,后来他的一位幕僚说王寅武艺高强,要么定他死罪,一刀砍了。要么就适可而止,以防他狗急跳墙,鱼死网破反倒不妙。

文章图片4

蒋大人这才作罢,只是将他打了三十大板,将官职一撸到底。

王寅回到家中养了半个多月方才复原,心中却深恨蒋知州。

这个蒋知州生性好色,家里有三妻四妾妾还不满足,见到漂亮姑娘就千方百计弄到手。

转眼到了一年一度的定州庙会,蒋知州骑着马带着几个“保镖”微服私访,到街头寻访美色。

庙会上甚是热闹,到处是搭台唱戏的、玩杂耍卖小吃的。

在一个戏台子前边,蒋知州终于寻访到一位美色,只见观众里边有一位身着红衣,亭亭玉立,眼似秋水的美少女。

蒋大人立即吩咐手下:“去把那个红衣女子给我拿下!”

几名保镖如狼似虎般冲上前去,拨开人群,把那女子拽了出来。

那女子的母亲正在旁边,见此情景上前来撕扯,却被一名保镖一脚踹倒。

蒋知州吩咐将女子捆了手脚,在马背上一驮,往回就跑。

女子的母亲爬起来呼号着在后边跌跌撞撞一路追来,蒋知州给保镖们使了个眼色,两名保镖抬起老太婆,扔到了旁边河里。

恰在此时,王寅正从河边路过,听到扑通一声,有人落到了河里。他立即一头扎进河里,把那老太婆给救了上来。

那老太婆因抢救及时,只是喝了几口水,一会儿就清醒过来,便大哭起来。王寅问老妇为何投河痛哭,老妇说是一群人把她扔下河的,那群人抢了她的女儿小娟。

当王寅得知一伙人强抢了她的女儿时,不由得双目喷火。这光天化日之下,谁这么大胆妄为呢?

此时,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人说了,那抢人的就是州府蒋大老爷。那人说虽然蒋知州化妆改扮了,但他还是认得出来,而且那群保镖就是知州身边的人。

王寅闻听此言,咬碎钢牙,他本想立即去州府救出女子,但一想不行,这样贸然闯府不但救不了女子,可能连自己的性命都要搭进去,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再说小娟被捆了手脚堵了嘴巴抢入州府后,蒋知州恨不能立马与其入洞房。可是这小娟生性刚烈,又哭又骂,不让任何人靠近,蒋知州便让两个婆子轮番相劝。

婆子劝了半天,小娟也不肯屈从。蒋知州便又换了两个婆子来劝,还说如果劝成了大大有赏。

这两个婆子又从下午劝到了晚上。眼见这两个婆子就要放弃了,小娟的一句话却让她们大喜过望。

小娟说她想通了,女人跟谁也是过,何况这蒋知州有钱有势,他愿意嫁与蒋知州,但有两个条件,第一只能做妻,绝不做妾;第二,因为父亲三年前在浔阳江上行船时,遭遇风暴,淹死在江中,她想在成亲之日,去江上祭奠一番。

蒋知州听了姑娘的两个条件,一口答应下来。

迫不及待的蒋知州立即定在当晚迎娶小娟。

刚一入夜,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浩浩荡荡陪着小娟来到了江边。

小娟提出来要单独乘一条船到江心父亲当年失事之处去祭奠。

此时心花怒放的蒋知州对小娟百依百顺。立即派了一条小船,让两个婆子随船跟着去江心祭奠。

小娟到了江心,摆上祭品,放声哭拜一番,口中骂道:“蒋知州,我就是化作恶鬼也饶不了你!娘啊,我走了,你要保重啊!”言罢,一头扎到了江里。

就在小娟跳入江中的瞬间,随行一条小船上跳下了几名水手,迅速游到江心救起了小娟。

原来,蒋知州早已经为小娟的轻生做好了准备,偷偷在后边跟了一条小船,上边载了几名水手,蒋知州命令如果小娟跳江,立即进行施救。

小娟被拖上岸后,早已经昏迷不醒。蒋知州见小娟跳江心中大怒,再看拖上江岸的小娟,衣服紧贴肌肤,玲珑的身段鲜活毕现,早已经按捺不住,他心里道:“不必等着入洞房了,就在这里和她成就好事罢了!”

他一把脱掉了上衣,向小娟扑去。

“住手!”

正在此时,有人一声大吼,如晴天响了个霹雷。

只见一位汉子如同天降金刚,落在了蒋知州面前。

蒋知州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来人正是王寅。

蒋知州喝道:“王寅,赶紧给我滚开,否则老子杀了你!”

王寅见蒋知州如此猖狂,火冒三千丈。他一把抓住蒋知州的腰带,一较劲将他举过头顶,“嗨”的一声,将蒋知州扔到了江里。

文章图片5

那些随行的差役、保镖见王寅如此勇猛哪里敢招惹,有几名水手跳下江去去救蒋知州。

原来王寅早得知今晚蒋知州要在江边与小娟成亲,便安顿好了小娟的母亲,骑了“转山飞”,携了丈八矛,偷偷在江边等候,远远地看着这荒唐的一幕。那些差役、保镖和水手注意力都在知州的婚事上,谁也没有注意到王寅。

就在众差役、水手忙着抢救知州之时,王寅抱起小娟上了“转山飞”,风一般离开了江边。

小娟与母亲团聚了,王寅给了他们母女十两银子,让她们远走他乡。

小娟母女千恩万谢。王寅见母女两人走远了,一催胯下马,飞一般离开了定州府。

后来,王寅在行走江湖时,路遇山大王韩明、鲁安拦路,两人被王寅打得口服心服,韩明、鲁安请王寅上山做了第一把交椅,后来,王寅带着韩明、鲁安投奔了方腊。方腊攻打定州时,王寅自请先锋,攻破定州后手刃了蒋知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