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14|《儿童成长的秘密》

 小赵作文 2023-01-19 发布于重庆

阅读书目:《儿童成长的秘密》

阅读时间:1.18

阅读页码:47-53

边读边想:

今天读了《个体性是童年发展节奏的真相》这个话题。作为生命历程中重要发展阶段的童年,心智发展的节奏总体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对于具体的儿童来说,个体性的节奏体验才是影响其成长的重要密码。一致性节奏只是参照,绝不能代替儿童个体性成长节奏体验,这是建立科学儿童立场的重要认知基础。

童年节奏一致性,大多是依据想象中的平均水平。是站在成人角度将儿童对时间和空间的顺从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而尽力利用既定的时间框架来塑造儿童心智发展的一致性节奏。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否认成人如此做的意义,只是这样的儿童立场,并不是真正的儿童立场。同时,通过前面的阅读以及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儿童是需要对时间和空间顺从的。儿童立场考量的就是实现这个过程中,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必须要关注到童年节奏的个体性。

童年节奏个体性的理解。儿童节奏塑造的因素有很多都是外在的,但是这些因素都必须内化为儿童的体验才能起作用;这种体验在频繁的无法自我掌控的学校生活中,是以心理代偿的方式逐渐内化的;而心理代偿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内化为主体接纳的体验;这个过程可能是主动追求,也可能是被动适应。这句话对于教育者的意义就在于无论他是主动追求还是被动适应,儿童在集体生活中对规则的体验要从刚刚进入集体时就开始,并且规则必须是一致性、清晰的。这个在我们班年级表现就非常明显。我们班就是因为频繁更换老师,到了三年级,很多儿童对最基本的规则都不能遵守,所以对这个分析深以为然。同时,也提示我规则必须是一致性、清晰的。

外在的因素对儿童的切身体验影响着儿童不同个性特征的发展节奏。比如:学校系统中固化的年龄设置和学校生活对时间的严格要求,以及家庭成人对儿童活动时间的限制,影响着儿童对时间的自我管理和体验。

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去中心”的发展倾向。比如在极度溺爱的家庭,有儿童仍然有顽固的自我中心意识,而且差别十分明显。

家庭成员愈善于进行积极的情绪管理,学校教育愈重视情绪管理课程 落实,儿童也大多能够积极地进行情绪管理。

从时间管理、“去中心化”倾向、情绪的管理这三个个性特征,体会童年节奏的个体性,心中就会有一个个具体的儿童。只有清楚这些个性特征,才能针对性地引导儿童积极理解一致性节奏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准确地知道在什么样的起点上给予儿童帮助。

这个话题将我这些年的教育叙事上的一个误区,用一致性去套用童年节奏的个体性,了解一致性,深入研究个体性,是持续研究眼前儿童不竭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