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浦东历史博物馆已试开放!

 cxag 2023-01-19 发布于辽宁
图片

你知道“浦东”这个地理概念的由来吗?你知道 “浦东”历史最悠久的考古遗存吗?你知道“浦东”古往今来有多少名家大咖吗?你知道“浦东”是如何从海滨斥卤之地到排头兵再到引领区的吗?……

图片

历经两年多的改造升级,原浦东新区南汇博物馆“涅槃重生”,重塑为浦东历史博物馆,于1月18日,面向市民试开放。市民游客来到这里,将从一件件引人入胜的文物与展品中,了解脚下这片热土的前世与今生;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中,聆听回响、阔步征程,读懂“何以浦东”。

以小而精的方式立体呈现浦东前世今生

浦东历史文化展全新亮相

图片

浦东历史博物馆位于惠南镇文师街18号,建筑面积3510平方米,拥有1000平方米的固定展厅和5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从外表看,除馆名外几无变化,而内里则是今非昔比。全新亮相的固定展“浦江潮涌 东海风起——浦东历史文化展”,通过242件展品,力求以小而精的方式,立体呈现浦东的前世今生,探索植根于浦东大地、深藏于浦东人文基因中开拓、拼搏、包容、创新精神的源头。

图片

“数千年来,浦东地处上海东部,揽江拥海,聚沙成陆;唐宋以来,浦东捍海筑塘,熬波煮盐,河运海航,营城兴镇,人文荟萃;近代以来,浦东中西融汇,经世致用,保乡图强,三刀一针,名扬天下;新中国成立后,浦东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开拓建设,振兴发展,气象万千……”市民走进固定展序厅,就能从版面及多媒体影像中,全景式一览浦东的历史地理人文。

图片

“地域浦东”是固定展的第一个主单元。该单元主要介绍浦东的地理变迁,全面解读作为地域概念“浦东”的确切含义及其成型的过程,重点关注筑塘、治水等因素在浦东地区地理变迁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内容包括浦东地区成陆历史、浦东人捍海筑塘的历史,黄浦江变迁以及“浦东”“浦西”形成的过程等。

图片

第二单元“建置浦东”,介绍的是浦东这片土地上行政区划历史变迁。观众可了解,直到1958年设置了浦东县,“浦东”这个古老的地名才第一次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伴随浦东开发开放,1993年,浦东新区正式成立。2009年8月,原南汇区整体并入浦东新区,今日浦东的区划格局最终形成,“浦东”地域概念和行政区划基本实现了统一。展柜中的文物、地方志,以及一些现已撤销的地方政府机关名牌,成为浦东地区发展见证。

图片

第三单元“人文浦东”,带领观众认识浦东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场”“团”“甲”“灶”“路”“港”“仓”等标志性的浦东地名,都与古时极为发达的浦东盐业有关。近代著名的浦东“三刀一针”,分别指泥刀、菜刀、剪刀、绣花针,寓意浦东人在营造业、饮食业、制衣业、刺绣工艺中的成就。展示内容有以“浦东老八样”为代表的上海本帮菜,川沙人金鸿翔创建的鸿翔时装公司推出的西装、旗袍,以及三林刺绣、高桥绒绣等。

图片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第四单元“新生浦东”,展示了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浦东地区在水利治理、交通建设、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和浦东人生活的变化。沧海一瞬,在尾厅“筑梦浦东”中,观众可通过气势恢宏的视频展示,重温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新的契机,浦东也就此翻开了全新的历史篇章。

历史博物馆、开发陈列馆、展览馆

打造展示浦东历史演进的全新文旅路线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浦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现代化建设的缩影,被赋予了“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重要使命。而浦东历史博物馆的发展沿革,及其背后的故事,就体现出了“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不懈追求。

图片

2001年,原南汇撤县建区。同年底,南汇区文化艺术中心动工兴建,组成部分中就包括南汇博物馆。2005年1月6日,原南汇博物馆正式开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功能十分全面,集征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2009年,南汇正式划入浦东,馆名前就此冠上了“浦东新区”。2014年,原南汇博物馆进行二次布展,凸显大浦东的面貌。

图片

然而,在文旅深度融合的今日,文博事业不仅要在馆藏上不断扩容,参观体验方式上也要持续推陈出新。因此,浦东历史博物馆通过“大破大立”,在展陈设计上也更注重年轻人的喜好,打造各种生动有趣的场景和多媒体互动展项。

图片

走进“庆宁寺站”月台,登上小火车,领一张“车票”,耳畔响起了浦东方言土语,小火车“呜呜呜”开动!在“人文浦东”单元,有趣的上川铁路车厢场景还原,有望成为馆内的网红打卡点。曾经奔驰在浦东大地的上川铁路,蕴含了100多年的浦东交通史。回溯历史,1921年开始筹建, 1975年全线停运并拆除的上川铁路,贯通了过去的上海、川沙、南汇三地,在半个世纪中为浦东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辉煌贡献。

图片

你还记得小时候坐过的“巨龙车”吗?“巨龙车”由两节车厢铰接而成,车厢连接处就像手风琴一样,转弯时还会吱嘎作响。在“新生浦东”单元,也许就有你的童年回忆:场景还原了世界上第一条贯通越江隧道的无轨电车线路、同时也是“巨龙车”的隧道五线。在打浦路隧道建成以前,浦东浦西之间交通的唯一方式是轮渡。而真正完全民用的隧道则是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延安东路隧道,这是加快开发浦东经济战略的重大举措。1990年4月30日,行驶于延安东路隧道的隧道五线正式开通。在这个场景中,观众透过车窗,看到的是上世纪90年代,正在开发建设之初的浦东。

图片

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浦东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也在茁壮成长的浦东文博场馆中,形成一条连贯的浦东历史演进脉络。每当观众在尾厅参观完毕,讲解器便会响起,揭示了一条全新的浦东文旅路线:“如果各位还有兴趣了解浦东开发开放后的情况,可以参观浦东开发陈列馆和浦东展览馆,谢谢大家!”

免费入馆方式(每日接待上限500人次)

1.微信进入“浦东历史博物馆”公众号,依次点击“场馆服务”“报名预约”进行线上预约。

2.支付宝进入“文旅一码游”小程序,搜索“浦东历史博物馆”,进行线上预约。

3.刷身份证直接入馆。

:浦东发布

编辑:陆靖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