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事走出焦虑症、强迫症的人,不是因为想通了,而是做到了这2点

 重塑心灵心理 2023-01-19 发布于北京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绪问题越来越突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有关情绪的话题是大家聊的最多的话题之一。

随着人们生存压力的增大,伴随的负面情绪也越来越多。最明显的是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尤其是在人生的一些重大时刻。例如,考研、考公、升职加薪或是亲人的离世等等人生的重要时刻,很多人都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

如果能正确恰当地处理这些负面情绪,伴随着事情的结束,这些情绪也会得到缓解。但是如果无法处理或者处理不当的话,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长期伴随着你,最终发展成焦虑、强迫、抑郁等症状。

看似焦虑,恐惧、强迫等负面情绪带给人们的都是不好的结果,但是这些负面情绪真的就一无是处,不应该出现吗?

答案是否定的。从进化的角度来讲,负面情绪的出现是为了让人类能更好的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危机,而形成的保护机制。

例如:当人类遇到老虎时 ,想都不用想,撒腿就跑。口渴时,自然会四处找水喝。身体出现了疼痛是在提示你,受伤了,该停止了。这些行为是大脑感受到了情绪之后,通过信号发送,传递给身体的。不是通过头脑的分析判断做出来的。

如果通过头脑的分析判断来决定自己是否该喝水了,该喝多少毫升,肾脏是否负担的起。那么我们连基本的生存都很难维续。如果一个人没有痛觉,在他遇到伤害时,身体无法感知到,那么继续下去,他可能就会丧命。

所以,负面的情绪之所以让我们产生不适感,其实是在帮助我们躲避潜在的危险。

但是,负面情绪会让我们产生不舒服的生理反应。例如,心跳过快,出汗,脸红等。很多人都会本能的想去驱赶这些让自己不舒服的感觉。实际上这是在焦虑“焦虑”本身。如果焦虑和排斥互相作用,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是惊恐发作的原理。

当我们极力想要甩开恐惧和焦虑的时候,它们反而会粘的更紧。当我们只追求正面情绪,而排斥负面情绪时,会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这一点已被科学家所证实。如果我们能够让负面情绪自由流动,不排斥,不压抑,那么它们就不会给我们造成困扰。

这一观点和观息法中的核心要义是一样的,即对当下所经验到的任何感受、想法、念头都保持“平等心”。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将负面情绪转化为人生的动力和帮助呢?

1、聆听每个负面情绪背后的价值和声音

每一个负面情绪背后都有生的渴望和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就像当人看到老虎时会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紧张恐惧等,这些的背后其实都是由我们的求生本能驱动的。当我们能够看到这些背后的驱动力之后,负面情绪得以被看到,就会得到缓解。

再比如失眠的问题。失眠是因为我们太想睡一个好觉了。我们对“拥有一个好睡眠”的贪求,导致我们对失眠憎恨无比。其实,失眠和好睡眠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失眠的人一直在做的就是把他认为不好的想方设法去掉,而对于他认为好的,又总贪求个没完。

正如森田疗法中所说的那样:“生的欲望与死的恐惧是上下有无,共同生灭的关系,是一对孪生兄弟”。即我们所担心失去的事物,一定也是所朝思暮想渴望获得的。焦虑情感的产生,一定意味着有未被意识挖掘到的,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我们能做的就是对痛苦要原封不动的进行观察,聆听它背后的诉求。不要自欺欺人而排除它。

2、避开“完美主义”陷阱

一件事情,如果做好了95%,剩下5%没有做好。这时很多人为了追求完美,会极力想把那不好的5%去掉。因为它们是不好的,是让人不舒服的。于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排斥那5%上,这时的注意力就会被负面情绪所环绕。

如果我们能直面和接纳那5%的缺点和不完美,把精力放在如何从95%提升至96%-97%上,这时我们只是专注在正向目标上,而不去过分在意最终的成败,那么负面的情绪就会逐渐减少。

这时,痛苦就从阻力转变为驱动前进的动力了。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对待焦虑、强迫等情绪。这样不仅可以摆脱神经症的束缚,还可以不断创造人生的价值,实现更高的自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