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孙子兵法》第13讲:用间篇第十三

 启明书院_元默 2023-01-20 发布于江苏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内容简要:

我们今天来讲《孙子兵法》最后一篇用间篇。

间是间谍,间是门里面一个日,门本来是关的严严实实的,中间出来一条缝,里面的东西就能被看见了,所以,间又有分离、空间的意思。

《孙子兵法》里谈到的核心观点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在于自身的智慧;知彼着重强调要通过人来得知信息的虚实,而得知对方信息虚实的人就是间谍。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十万大军日费千金,等于是一百个人一天用一两金子。一斤500克,500块一克的话,是2.5亿,十万人,日费千金,很少了。

乌克兰跟俄罗斯打仗,美国两个月就援助了136亿军费,算下来一天是几个亿,再算上乌克兰自己的钱,战争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如此高昂的战争成本带来经济停摆,沿途的百姓以及战争要征兵的军事家属,有七十万家会受到大的影响。

这就是战争的大情况,但是,虽然战争费钱,可有些仗不得不打,只是能不打尽量不打。上兵伐谋,但是,如果最后伐谋、伐交都做了,不得已只能伐兵,只能攻城,那为了和平也必须是伐兵攻城。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情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争没有那么快就结束。虽然说要速战速决,可是别人不让你速决,有可能会相守数年,两军对垒或者相互僵持几年之后,为的是最后一天的胜利。

就像下棋一样,你看着人家杀过来了,你杀过去,又突然局部局势升温,重兵压境,这都是调兵遣将,是前奏,到最后进入大决战了,才是争一日之胜。

双方都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后战胜的一方可以要求赔偿,而败的一方还得反过来给别人的战争赔款。

如果主将或者君王,因为爱惜爵禄和金子,不去详细的打探敌情,导致战争失败,那这种人是不仁之至也,不配做一个仁主,不配做一个将领。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如果一个将领、一个君主,不愿意花钱在打探敌情上面,因为爱惜钱没有使够银子、金子,导致得到的情报不足,那他就不是一个好将军,而是误国的君主,误国的将领。

所以明君贤将之所以可以动而胜人,全在于他比别人早一步得到情报。因为掌握了足够的情报,所以他才能够料敌制胜,这就是知己知彼。

先知者,不可以取于鬼神,不可以象于事,不可以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知情者。

如何先人一步知道对方的情报呢?请个算命先生过来,大师摇一摇,算一算,或者夜观天象,大概看一看,掐指算一算,我的经验比较足,来猜测一下。都不可以。

一定要从真正知道敌情的人身上拿到最真实的情况,而从敌方拿来的情报也不能全信,要多方考证不同的间谍混合使用,最后在纷繁复杂的情报当中,确定准确的情报。

军统有两万人,两万人的情报人员,每天很多,甄选出有用的准确情报,是更加重要的。

五种间谍要能够从逻辑上相互推测、相互排除,最后,得到最准确的情报。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五种间谍一起运用,那么,你就能够料事如神了。其实,实实在在的经验,加上准确的情报,就是人君之宝。

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

因间,这个团体应该是最大的,现在有一些国外势力,会发布一些兼职信息,让所谓的摄影爱好者去拍摄,他们指定拍摄内容。

有些人不明所以,还真的以为钱挺好赚的,又没什么技术含量,就去做这个事,殊不知你拍摄的可能是一些军事机密,或者是什么基地之类的,那这就在无形之中就做了间谍还不知道,也就是糊里糊涂做了间谍。

还有的是到你当地来看看,什么人有机会接触到情报和机密信息,不惜花重金在他身上长期投资之类的,直到现在,情报网络间谍站就一直存在,和平年代也有间谍。

有的是你做了间谍都不知道自己在做间谍,或者做了间谍的帮凶,或者有一些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贿赂、收买、买通等等长期投资,从而获取他想获取的情报。这就是因间,因其乡人而用之。

这种情报相对来说是比较散的,但是从散的情报里面,最终会汇聚成一个自己想要的整体情报,所以因间的地位不是很高,牺牲也就牺牲了,暴露也就暴露了,无所谓,一个用完了,再用一个就是了。

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官人比乡人级别要高一点,政府官员,或者曾经是政府官员,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

或者是对国家、对原来的旧主有很大意见的人,总而言之,是找到那些有机可乘的高级官员,从他们身上下手,这就非常考验官员的忠诚度。

现在有很多不同的国家、地区都把反间谍放在首位,就是因为这个东西防不胜防。

其实,在孙武那个年代,各个国家之间都存在这种情况了,有些是长期间谍,有的是短期间谍,有的是被利用的间谍。

比如,在勾践输了之后,范蠡就劝勾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总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的。于是就拿黄金去收买吴国太宰伯皮,这实际上就是把伯皮变成一个短期的内间。

曹操在打官渡之战的时候,关键的那一把火,是许莜提供了准确情报,并且献计献策让他去烧的。

许莜本来是袁绍帐下的高级官员,但是因为他不满袁绍,就投奔曹操了,这也就是内间,他是属于被策反过来之后直接过来的。

还有一些是被策反之后还留在那边的,那这种就非常危险,这是内间。内间往往都是被离间的比较彻底的,要么是贪钱、贪权,经不住高利的诱惑,要么是对本来的君主完全失望了,所以,另谋他就。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反间和离间计、反间计不一样,反间是你发现了自己的阵营里有别人的间谍,先不去戳穿他,而是假装不知道,然后给他假消息让他传回去,或者你伺机套取他的情报。

或者知道他是间谍之后,让他做双向间谍,给他以重金贿赂,或者拿死来威胁他,这些都是把对方的间谍拿过来为自己所用。

反间在五种间谍里面用的是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反间是对方的间谍,他知道的情报最多。

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

死间是间谍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为了迷惑对方,故意让对方知道自己是间谍的身份,然后卖个破绽让自己被抓,以这种形式把假的情报传给对方。

对方相信了你假的情报,做出动作之后,我方趁力出击,这个时候对方知道被耍了,这个间谍就必死无疑。

所以,死间一般都是一次性的,就是到最后了,完成最后一个任务,所以一般人也不会做死间,做死间的一般都是到逼不得已的时候,义士才会去做。

生间者,反报也。

反报,就是在敌方阵营里可以把信息准确无误的报回来,这种生间要保证信息准确,又可以拿回来。

所以,生间是这五个间谍里面综合素质要求最高的,往往可能是领导,因为间谍也有领导,他要综合各种数据调配,拿到情报之后在规定时间之内返回去让信息有效,做出决策。

因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这五种间谍中,综合素质最高的是生间,最讲义气的是死间,最有价值的是反间,最多的是乡间,长期挖掘的有重大作用的是内间。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三军之事和间谍走的是最近的,奖赏也是最丰厚的,事情保密性最强,所以间谍的忠诚度要非常高才可以,尤其是生间忠诚度要求最高。

内间和乡间的忠诚度没有那么高,因为内间本来就是把对方的间谍策反过来,或者把对方的官员策反过来的,没有多大忠诚度;而乡间多数是收买的。所以这两种间谍都谈不上什么忠诚度,都是被利用的,是金钱买卖关系。

死间一般都是将领的核心成员;生间是间谍的领导成员,就像我们以前所说的,从事地下工作者的领导总是生间,虽然都是间谍,但有不同。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只有非常有智慧的人才能够用好间;只有仁义之人才能够把间碟用好。因为这种信息战是非常微妙的,有的时候要非常果断的去处理一些事情,生杀大权之类的,不能够义气用事。

因为要从众多信息里面找到准确信息,所以要很微妙,头脑要很清醒,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头脑不清醒,一个小小的利益就能诱惑掉,或者小小的事情就能拨动他的内心,这都无法得微妙之实。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着,间与所告者皆死。

那如果你与自己的间谍说的事情还没有公布,就有人跑过来跟你讲这个事情,那说明你的秘密被泄露了,这个时候就要当机立断,告密的人和知道这个事情的间谍全部都要控制起来,不让他们继续泄露机密,因为凡是用到间谍的地方都是机密。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这就是下任务,当要采取一些军事行动的时候,就立马要让我们的强大情报网络把信息要过来。

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

要找到对方潜伏在我们这里的间谍,找到之后还不要戳穿他,故意泄露一点信息给他,这样,他就能够为我们所用。

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

反间用好了,他得到的信息再和乡间进行对比,然后,内间就能够发挥作用了,让内间看看事情怎么处理。

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

那然后,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也。然生间根据这些间谍的情报,就可以综合出来,知道哪个是最准确的,哪个是最有效的,从而回去汇报。

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这五种间谍综合在一起的运用听起来很复杂。所以非圣智不能够知其间也,非仁义不能用其间也。反间是最核心的,因为反间掌握着最重要的情报。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功臣,四朝元老,他原本是殷朝的臣子;姜尚是姜子牙,他本来是殷朝的官员,后来做了周朝的开国功臣。

他们二位原本一个在夏朝,一个在殷朝,但他们后来都脱离了原来的国家并且隐居,隐居之后被商汤和周文王觅贤觅到。

他们其实不是间谍,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了,但他们知道夏朝和殷朝的内部情况,而能够让他们出山一定是比他们更具仁德和智慧的人,而商汤和周文王是更具备仁德的。

只有更具备仁德的人,才能够把伊尹和吕牙这样的上智之人变成自己的核心成员,所以主有道是最关键的,不然,就是发展一万个用金钱收买的乡间,也不如找到一个像姜子牙这样的上智之人。

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 ,三军之所恃之动也。

这是以上智为间,是最最关键的,有上智之人才能够统领全局,所以这种上智之人肯定不是内间,也不是反间,他不在这五间之中,但他又知道对方敌情,这就要去寻找;而要找到这样的人,只有自身具备贤德、具备道,才有可能。

兵法十三篇从计篇开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行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

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在讲战略,讲如何妙算、筹划、进攻的战略;行篇、势篇、虚实篇,讲形势虚实,是对敌我情况的全盘了解,以及如何去调配,这是内在知己知彼的把握性;

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这五章,是综合讲行军过程当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实事求是,并且最终要归到道上。

有道才能以上智为间,从而呼应了《孙子兵法》一开始所说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那察必在于人。

所以,从计篇开始,到间篇结束,体现的是一个运筹帷幄之中的用兵策略,用兵是不得已而用之;所以整个兵法中,只有火攻篇和九地篇真正讲到了开打,其他的都是在为战争做准备,为防御做准备,去伐谋、伐交等等。

这再次验证了孙子所说的:“兵者是不祥之气,不得已而用之。”

大家可以经常读一读,体会体会《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以及所传递的不战而胜、知己知彼等核心要素,让自己胸中有韬略,但没有杀气,成为一个仁者,用自己的韬略去保护人,而不是掠夺人。

经典原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情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以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间事未发而先闻着,间与所告者皆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 ,三军之所恃之动也。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