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害羞”是一种心理障碍

 心理医生金兆丰 2023-01-20 发布于浙江

文:李纪英

编:金兆丰

小时候,你是否会在陌生人面前因紧张脸红而不敢说话?

长大后,你是否依旧因为紧张而不能跟同学、同事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  

开会时,老板让你当众发言,原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你,是否会因为脸红紧张而一句话说不出来?

······

你可能会认为这一切源自于社交恐惧,但是你是否又知道社交恐惧源自于哪里呢?

上述场景可能只源于你小时候偶然一次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的害羞表现:妈妈没有鼓励你不要害羞,和不熟悉的人说话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而是告诉你小孩子都害羞,害羞说明你长大了······

01

害羞的定义

害羞本身是一种情绪,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等一样。适度的害羞常与谦逊、对人的尊敬、好的倾听者及低调的举止等积极的人格品质联系在一起(Henderson,2011),但过度的害羞会引起个体社交焦虑、孤独、网络成瘾等心理障碍(桑青松,2014)。害羞可能是一种心理障碍,其后果可能是具有毁灭性的(Zimbardo,1977)。

害羞的个体通常缺乏自信,无论是常见的社交场合还是新场合、被他人评价时都会比非害羞者更容易害羞。

02

害羞的表现

Henderson(1998) 认为害羞的具体反应包括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中的任一或所有方面。生理上,个体可能会出汗、眩晕、恶心、脸红、神经质发抖、心率过快、肠胃不适、尿急、感觉失控等躯体症状。

认知上,个体主要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存在自责归因倾向,存在消极自我概念,夸大他人的能力,缩小自我的力量。

情绪上,悲观消极,尴尬和痛苦的自我意思、焦虑、孤独、沮丧和羞愧。

行为上,表现为逃避恐惧情境,沉默或说话声音小,身体僵硬、行为抑制及攻击和被动攻击。

03

害羞的种类

Zimbardo(1977)将害羞分为内向型害羞外向型害羞两大类。前者倾向于独处、喜欢思考和无生命的物体,与后者相比他们较缺乏社交技能,不愿接触他人和频繁约会。外向型害羞者具备社交技能但内心痛苦,他们受限于自己的社会期望,过度关注社会评价。这类个体能够在高度结构化的社交情境中完美展现自己,而在非结构化、模糊化的情境中却存在情境困扰和认知偏差。

Buss(1986)依据害羞的对象分为恐惧型害羞自我意识型害羞。他认为恐惧型害羞主要表现为个体对新异刺激和自主反应的恐惧,自我意识型害羞是由于个体对自我公众形象的过度觉察而表现出的不自在和退缩行为;前者出现在个体生命早期,后者则出现相对较晚。

为什么说“害羞”可能是一种影响社交的心理障碍?

害羞与社交焦虑的恶性三循环理论(Henderson 1994)

在第一个恶性循环“积极应对还是仓皇回避(害怕、消极预期/自动化观念)”中,个体在准备进入某个社交情境与他人交往时产生害怕和恐惧感,他们出现一些负性自动思维,认为自己社交能力差,别人不愿意与他交流等,对社交结果作出负性预测,这些又反过来加重了内心的紧张焦虑感。

在第二个循环“羞耻、自责(回避/退缩”)中,第一阶段的恐惧感会导致个体逃离社交情景,这种回避行为一方面会减轻内心痛苦,另一方面却使个体产生自责,自责引发羞愧感,羞愧和内疚又会让个体更加自责。

在第三个循环“愤怒、怨恨(攻击/被攻击),中,羞耻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个体会通过责备那些比自己更加有优势、有能力的人来减轻自己的自责感,认为他人自私自利,不关心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会感受到他人的愤怒与怨恨情绪。

此循环会让个体产生攻击与被攻击行为,进而带来更具破坏性的人际疏远和退缩行为,严重影响着个体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所以你也有害羞行为吗?

你的害羞给你带来社交和生活上的困扰了吗?

如果有可以来找我们

我们愿意帮你走出这种心理困扰

作者简介 PROFIL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