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虑过度致气虚下陷案

 杏林博览 2023-01-21 发布于河南

徐某,男,64岁。2013—6—24,一诊。

主诉:头晕伴肢体活动不利两周。

现病史:患者2周前出现头晕,无视物旋转,吞咽困难,伴饮水呛咳,肢体活动不灵、乏力,纳差,眠一般,小便频,大便调。

既往史:既往有脑出血病史2年余。

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脉象:(1)整体脉象:敛、直、下、稀、进少退多、高“不及”。

(2)左三部整体脉象:缓、弱、散、寒;右三部整体脉象:弱、下。

(3)局部脉象:左寸脉:弱;左关脉:涩、“郁”动、刚;左尺脉:敛、直、细。右寸脉:“思”动;右关脉:敛、直;右尺脉:“忧”动、敛、直、细。

脉象分析:整体脉象下、进少退多表征患者气机下陷,“思”动、敛、直表征患者性格多思,《寿世保元》曰:“思虑过度,心血耗费”,故思虑暗耗阴血,导致气血不足,脉象稀、弱、散、寒即可表征;高“不及”表征患者平素胆小,遇事不敢与人争执,脉象涩、“郁”动,表征既往有生气郁闷史;“忧”动表征患者因某些事而忧愁,不得舒解。故患者病机总属气虚下陷,清阳不升,故治疗上以益气升阳为主,佐以解思定虑。

诊断:眩晕

病机:气虚下陷,清阳不升

治法:益气升阳,解思定虑

处方:黄芪60g、当归20g、玄参30g、白术30g、升麻6g、浙贝12g、桃仁12g、菟丝子10g、茯苓15g、白芍20g、党参20g、山萸肉20g、黄精12g、桔梗12g、 川芎30g、生麦芽12g、厚朴12g、甘草6g、五味子9g、人参12g(另煎)

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时,患者自述头晕、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好转,乏力减轻,纳眠可,在原方基础上改黄芪120g、加杜仲12g、续服14剂,后随访无明显不适。

方中重用黄芪、人参、党参以补益元气,配以咸寒之玄参滋阴泻火,以制诸药之温;升麻、川芎、桔梗载药上行,用为向导,以升阳举陷;白术、黄精、白芍健脾养血以治“思虑伤脾” ,茯苓、浙贝健脾化痰,以杜生痰之源,当归、桃仁活血通络;厚朴、生麦芽行气导滞,山萸肉、菟丝子、五味子补益肝肾以充先天 之本,诸药合用,补气升阳,则诸症自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