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如今,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起了养生。 然而,很多人动不动就说自己虚不受补。看似是谨小慎微,实则是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讲真,远志真的想问问那些常把虚不受补挂在嘴上的人,你知道虚不受补是什么意思吗? 而远志之所以说这些人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因为中医不仅讲过虚不受补,同时讲过虚则补之的治疗手法。 虚则补之,说的正是虚了就要补!缺啥就要补啥,这不仅符合中医治疗的理念,应该也契合了绝大多数人的思维逻辑吧! 这就好比花朵干涸了需要浇水;孩子数学不好,你就该给他补数学;成年人工作繁忙缺乏睡眠,就应该补觉一样天经地义。 那么,虚不受补到底说的是啥呢? 首先是药不对症。 远志曾见过一个病人,说自己老觉得累,食欲也差,干啥都提不起干劲儿。后来经过一个“略懂中医”的朋友指点,称其症状是气虚,于是乎天天黄芪泡水喝。可没承想,越吃反而越虚,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是越来越严重了。 我们前面讲了,虚了就要补,众所周知,黄芪有着补气之长的美称,可以说,是补气的要药了。而这名患者服用后却症状加重,显然,是药不对症。 黄芪 远志摸了摸这个患者的脉象,脉洪大而有力,再看了看舌象,舌苔黄腻。显然,不论是从脉象还是从舌象来看,均不像是气虚人群。既然不是气虚,首先黄芪就不适用。 那么,这名患者到底是什么症状呢? 是气滞! 中医有个说法,叫作大实有羸状。说的是实症严重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虚症的症状。就像我们古人曾讲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一样。 气滞,顾名思义,就是体内的气机壅盛,全都郁堵在一块儿了。就像是一场身体内的大塞车,被堵着的气机哪都去不了,就会造成体内出现气虚的假象。 然而,与气虚不同的是,气滞久了容易生热,所以气滞者的舌苔大都黄腻,而气虚者的舌苔偏淡白。 此外,气滞毕竟是实证,所以脉象摸起来也是洪大有力,气虚者的脉象则偏弱,更有甚者难以摸出。 因此,这种看似气虚,实则气滞者再补气,就只会加重体内气机壅盛的症状。 这个时候,就应该用上香附、木香等疏肝理气的药材,把体内大塞车的局面缓解了,让气机回到它应该在的位置,症状也就得以改善了。 香附 木香 除了药不对症,还有一种,是彻彻底底的补反了。 远志是肿瘤科的临床药师,见的最多的就是肿瘤患者了。 人为什么会生肿瘤?原因纷纭得很。 但若是用老祖宗的话,一句就足以概括,“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须知,这里的气,说的正是我们身体内的阳气。 中医讲,阳化气,阴成形。肿瘤为有形之病例产物,多因痰瘀、血瘀交结而成,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阴毒之物。 可以说,肿瘤患者是名副其实的“虚人”了。 那么,肿瘤患者要不要补? 当然要补,而且要补在前面,最好就是补在手术之前。 可能这么说,又与好多人的认知相悖。 现在好多人得了肿瘤之后,不管三七二一,贸贸然的就选择手术切除,然后,再选择中药调理。其实,顺序恰恰相反。须知,肿瘤患者本就正气虚弱,再经过手术的折腾,这挖走的不仅是肿瘤,也是仅存的生命之根啊!唯有把正气补足了,才得以经得起手术的折腾。 那么,肿瘤患者该怎么补? 肿瘤即是阴毒,那么肿瘤患者的体质大都是阴盛阳衰的。这个时候就当使用大量辛温的药材,诸如附子、干姜把体内的阴毒一点一滴的化散掉。 附子 干姜 倘若还盲目的服用西洋参、地黄等滋阴的药材,只会滋长肿瘤。 西洋参 地黄 因此啊,肿瘤患者虚了就是要补的,至于虚不受补用在肿瘤患者身上,远志的理解是阳虚不受阴补。 所以啊,虚了就是要补,但是要补对方向,气虚了要补气,血虚了要补血,气滞了要理气,血瘀了要活血,阴虚了要滋阴,阳虚了要温阳。 若是气滞了还在补气,血瘀了偏偏在补血,阳虚了还在滋阴,那才是真正的虚不受补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