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浙派三大家之“画圣”戴进,早年笔法较细,晚年则放笔写意

 泊木沐 2023-01-21 发布于辽宁

导语:戴进是明代的一位全才画家,他对山水、人物和花鸟无一不精,尤其山水、人物在当时更是举世无双。是明朝山水花鸟画首席画师,浙派创始人。

戴进是明朝“浙派绘画”开山鼻祖。

他作品风格多沿袭了南宋画院遗风,却没有被传统所束缚,

他的画用笔流畅,逐渐形成自己风格。

他善于用浓淡水墨的巧妙变化,来表现“铺叙远近,宏深雅淡”的品格,

既有南宋院体遗风,又有元人水墨画意,被推为“浙派山水首席画师”。

《春山积翠图》

从银匠到“浙派”创始人

作为浙派的领袖人物,戴进对浙派的贡献是非常大的。由于他技艺精湛,画工深厚,在当时颇受画坛的推许。即使到后来文人画风靡的时候,院体、浙派画家受到攻击,人们也仍然佩服戴进。

明清时期,绘画流派色彩纷呈,一时之间在画坛上涌现了各种不同的流派,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其中明代时期有浙派,吴门画派,还有松江画派,而以戴进为首的浙派雄踞画坛数十年,余绪直达晚明。

戴进,字文进,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画家,出身于画工家庭,早年曾做过银匠,他心灵手巧打造的金银首饰十分精美,然而有一次戴进却看见有人把自己精心打造的首饰回炉熔化了,他大受刺激,从此不当银匠改学画画了。到十六七岁,其画技已不同凡响。明宣德初年,戴进因画艺精湛被推荐召入皇宫,成为一名宫廷画家,其命运也随着变得坎坷。

因其性格倔强,不畏强权,遇有看不惯的人请他画画,无论其官职有多大,戴进都一概拒绝,而遇有志同道合的人,他便把平生得意之作大方赠送,毫不吝惜。如此性格,难免在官场中得罪同僚,遭人排挤。有一次,戴进将得意之作《秋江独钓图》进献给宣宗皇帝,宣宗便问在场的画院同僚,这幅画画得如何,同僚们因为嫉妒戴进故意贬低此画,宣宗听后心中不悦,从此不再审阅戴进的画作。

戴进无法在画院安身,便离开宫廷,但仍逗留在北京。在京期间,他安贫乐道,借诗文翰墨怡情养性并广交京城的画家和社会名流。晚年离开北京叶落归根,返回了故乡杭州,从此定居下来,靠卖画为生,他的声誉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创作也进入鼎盛时期。其画风已摆脱南宋宫廷画院的风格而自成一派。

戴进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其画风独具特色,对后世画坛影响深远,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浙派”的创始人。戴进在中国绘画史上是屈指可数的全才,山水、人物、走兽和花果题材无一不精,而且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绘画风格。

而最早提到“浙派”之名的就是晚明大书画家、鉴藏家董其昌,他认为江浙一带山清水秀,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不仅有元代赵子昂、黄公望、吴镇、王蒙等大艺术家,明代时期的画家戴进也是画坛的佼佼者,故而冠以“浙派”之名。与此同时,他认为戴进之后声称自己为浙派的“甜邪俗赖者”,则不能被归入这一派系。

浙派是以戴进为首的绘画流派,也是以戴进的籍贯而命名。浙派出现的原因就是在刚刚提及的初创的明代帝国,他还需要大量的绘画作品去装饰宫殿庙宇,为了宣传其历史功绩。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刺激了民间绘画创作和交易的发展,在这种宫廷与民间的共同需求下,也促进了画派的形成与发展,而浙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形成的。

戴进在年约四十的时候被征召入内府,但又因各种原因被逐出宫廷。在这之后并没有再入宫廷,而是在民间活动,他的绘画风格也带有南宋院体最为典型的风格特征,也留有像郭熙、李唐以及董巨、元四家等各家风范,但也更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和笔墨特色。戴进以自己杰出的画功和画风征服了当时的学者, 无论是在生前死后,人们都学习了他的技法和风格。他的影响力是超过了明代任何一个画家,当然其中也没有其他政治影响力,仅仅是凭借他本身的绘画能力而取得这样的成就。

《溪边隐士图》

笔墨苍劲,格调洒脱

从戴进的传世作品来看,早年笔法较细,主宗李唐,刘松年的画法。晚年则放笔写意,主要师从马远,夏圭。

戴进的山水画里人物和山水相结合,整体画面丰富,与明以前的元代画风相比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元代画家善于抒发文人气质,整体画面简洁明了。而戴进在构图和民俗化风格上有更好的体现,这也与其追求的南宋院体画有很大的关系。他的作品造型简洁而明了,笔墨苍劲而浑厚,格调洒脱而隽秀。

他的人物作品,早年重工笔,后则以粗笔为主。中期学李唐,梁楷等画法,融斧劈和简笔画为一体,水墨淋漓,下笔豪放健挺。晚年则进一步放大,气势充沛。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则出现了融诸家画法于一体的集大成面貌。戴进的花鸟作品存世较少,但是也有仿宋人的工笔重彩,近文人画的笔墨写意。

《关山行旅图》

描述了高山深远的全景山水。主山居中,巍然屹立,左右相称,呈金字塔形的稳定构图,气势恢宏,画面景物与自然紧密相连。画面中景布置村落,有坡堤。土路与前景的物像相连,丛林山道又与远景相接,由此可由近及远,从上至下。布景克服了画家中年时期欠成熟的画风,表明戴进晚年已较好的领悟了北宋山水的特点,重视天然布势,力求自然。

《风雨归舟图》

在占据画面三分之二的构图中,戴进运用苍劲淋漓的水墨技法以横刮的阔笔描绘出狂风暴雨的壮阔气势,又用寥寥数笔简略勾画出溪桥上顺风而行的农夫,以及水面上逆风而行的小舟,一顺一逆形成了画面内在的张力,同时又在无声的画幅间营造出一种山间急雨降临时的紧张气氛。相比风雨和雪景题材,戴进似乎更愿意描绘春天里宁静而雅致的景象。

《溪堂诗意图》

画面上层峰叠翠,山泉蜿蜒而下汇入溪流,溪畔杂树成林烟气迷蒙,溪边林下的茅屋中,一位老者正坐着出神冥想,屋外的小桥上,一名侍童正抱琴而来,画中的人物有动有静,笔墨苍劲,意境深远。

《春游晚归图》

比《溪堂诗意图》更见轻灵更显诗意,其笔墨变化多端,奔放中不失法度,严谨中暗含潇洒,其笔势极有力度,意境却平和舒缓,使画面充满诗情画意。《春游晚归图》也因此成为戴进绘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雪景山水图》

画的中央有一座险峻森严的巨型山峰,山峰上白雪皑皑树木凋零。近景处,几株高大的松树松树苍然而立,山溪涓涓流淌,溪桥横架在山脚下,两峰的山坳间有城楼矗立,俨然是雄关一般,路上顶风冒雪的行旅者,一队正行走在溪桥上,另一队已到达城楼前。与《春游晚归图》柔婉细腻的画风相比《雪景山水图》的用笔则更加奔放,山石连勾带皴树木勾画颈挺,更具有一种苍劲雄浑的风格。

《月下泊舟图》

结语:

或许是戴进的性格和他早年的坎坷境遇,让他放下心中的抑郁,安贫乐道,活得豁达自得,也正是因为他的心态平和,才有了笔下的美丽春景,形成独具特色的画风,是“浙派”的创始人,他的画风和笔墨技法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