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 ![]() 正月初一又叫「开正」、「新正」、「新春」等,从大年夜到初一凌晨,中国人一般有「守岁」的习惯,彻夜不眠,等到开正时刻一到,全家祭拜过神明之后,才能安心入睡。 关于大年初一的习俗,有十多种,主要有以下: 1首祭日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大年初一这天就是首祭日。 这一天必须早起。早餐大家要吃曾在祖先面前供奉过的食品,以祈求全家健康长寿。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 2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3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4给压岁钱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 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3 ![]() 5吃饺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6吃面条 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面,长面,也叫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