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光大虱啃诗经之:葛覃

 慧然 2023-01-22 发布于广东

无经方不中医

求医不如养生

养生不如寡欲

文字整理:中道之医同修 

总统筹:郁玫

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图片

村长啃《诗经》,战战兢兢。因为自认为水平尚浅,所以不能说是解读《诗经》,只是和大家分享自己读《诗经》的体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别样的思路,或许可以方便大家来理解这部经典。

《诗经》中有很多隐喻、借喻、象征,看似在写爱情,在写那些花鸟鱼虫,民俗民风,其实背后都有隐喻,不是字面直白的意思。村长还是那句话,既然《诗经》能被称为经,就一定要解到道的层面。

《西游记》里孙悟空打妖怪,一路上妖怪很多,有时菩萨会化成路人告诫他们前途艰险,妖怪横行,不如别去了。悟空说“妖怪怕它做甚?它要是天魔就解于玉帝;地魔就解于土地,南方的妖怪就解于火德真君,北方的妖怪便解于真武大帝;西方来的归于佛;东方来的归于圣”。孙悟空这句话不得了,不管是什么妖,从哪里来就给他解到哪里去,是这个道理吧。这和解经是一个道理,所有圣贤法能称为经的,其实都是讲道,而解经的终点,一定是要解到道上,让人通过读你解的经,能慢慢上道。解到源流处,方是解到根上。
 
在村长心里,《诗经》既然是经,即是言道,尤其是前面的周南和召南两部,讲大道的多。但是因为它很隐晦,后人可能看不太懂,村长把看出来的一些小门道和自己的一些读经心得分享给大家,让大家能更好地去理解它。
 
《诗经》在孔子心目中是什么地位?孔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你不读《诗经》,如何纵横捭阖,言以明志?你连话都不会说,一说就错,为什么呢?因为你不读诗,诗者,寸土之言,微言大义。不学诗,你不上道,也就不明事理。如人“面墙而立”,你不学习,不钻研,无所成就,就像面对着墙壁而站立,一墙障行,路路不通。你不懂诗,如何前行?所以《诗经》在五经里面排首位,你就可想而知它在孔子心目中是什么地位了,是崇高无比的。
 
后世的文化人对《诗经》的评价也是非常的高。我们说要通晓中国文化,常有一句话形容叫“饱读诗书”。这里所谓的“诗”就是指的《诗经》,而“书”就指的是《尚书》。尚书也就是高尚的书,也称之上古的书。为上古的那些道行和德行极其高尚的人所言,所以叫《尚书》。所以你就知道,《诗经》和《尚书》这两部书在圣贤眼里的地位,和在后世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了是多重要了,非常的重要。所以说村长此刻也是战战兢兢,只能是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感悟,完全不敢给大家讲经说法。权以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周南篇和召南篇,每一篇都有十几首诗。上一次村长在讲《关雎》的时候已经说了,所谓周南,这个南指的是上。在中国传统五行里,南在上,为尊。上面是火位,是朱雀位;底下是水位,为玄武位;左边是木,青龙位;右边是金,白虎位,中间为土,五行都有自己的位置。所谓周南,即指周的上位。

以前我们学历史都知道,周分西周和东周。“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老子已经是东周人了。其实到东周的时候,已经慢慢地礼崩乐坏了。孔子他老人家说周南,村长认为就应该是在述说西周时圣人的教化,西周时的一些体统。整个周朝是800年,西周大概二百七八十年,之后就是东周了。真正在周朝,道德最兴旺的时候,就是西周天子当位之时,大家都信奉天子的道,而真正兴旺的时间也就是两百多年,何期短暂啊!但成住坏空是个规律,没有永恒变化的东西。周朝道风日下,到了该灭的时候就会灭。周朝真正最兴盛的时候,就是在文王武王统治的时候,在周公旦做周礼那个时候。

中国有一本书叫《周礼》,就是周公旦所做。周公旦是文王的儿子,是武王的弟弟。你看人家一家子都是圣贤。据说文王有100个儿子,《封神演义》里周文王第一个儿子是谁?

伯邑考,他是个伯爵,是“公侯伯子男”里的伯爵位。他是文王的长子,在纣王那里做人质。当时文王德高望重,大家都归顺他。纣王昏庸无道,他慢慢发现大家都在歌颂西伯候姬昌的德行,他嫉妒,就把文王给囚禁了。文王被囚禁之后,纣王还听说文王会卜算,他就把当时的人质伯邑考剁碎了做成肉丸送给文王吃,并对身边的文武大臣说:“都说姬昌是圣人,圣人当然是不会吃自己的儿子的。”文王知道自己吃的是亲生儿子伯邑考之肉,但是为了解救天下苍生,忍着巨大悲痛吃了下去。纣王说:“你看他哪来的什么德行,哪来的什么神通,连吃自己儿子肉都不知道”。后来就把文王给放了。当时文王如果不吃的话,可能文王也得处死。
 
文王后来被释放离开牢里,总觉胸腔堵得慌,便用手指伸进喉咙里,忽然“哇”的一声吐出了很多小动物,全身雪白,红红的眼睛,短短的尾巴,三瓣嘴,非常乖巧温顺。文王抱着它们大哭起来,还念着伯邑考的名字。因为这种小动物是文王吃了儿子的肉而吐出来的,就称它们为“吐子”,后来就演变为“文王吐兔子”的典故。这是《封神演义》的神话,到底是不是真的也不一定。
 
文王就是在大牢里的那些年,把64卦给演化出来。后来他出来后慢慢辅佐着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姬发,姬发就是武王,他辅佐着武王当了周朝的第一任天子。到后来,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又写了《周礼》。你看人家一家全是圣人。

孔子最崇拜谁?

第一个是文王,孔子四十学易,不惑了,《易经》学的是文王的64卦。孔子一直想要恢复“周礼”,他说“现下礼崩乐坏,要恢复周礼”,要学周公,孔子说“好长时间没梦到周公了”。孔子对周公也是非常崇拜的。孔子一直想按照周公治国的方式来治理东周那些诸侯列国,但是终没成功。孔子到处传道,其实最想弘扬中庸之道,弘扬道太难了,权且弘扬礼教也好,最后发现周礼也很难弘扬,到哪儿都被人家轰,如丧家之犬。你看从周公旦到孔子,大概就500年左右。我们现在往上500年是啥时候?明朝,也算是很久远了。对于孔子来说,他也是去复原很久以前的道统,用礼乐来治国。
 
《封神演义》里边讲了,文王有100个孩子。文王最后一个孩子是谁?

雷震子。那个带翅膀的雷震子。文王以圣道来王(名词作动词)天下,也叫圣王,西周以前圣人才能作王,我们常说的“内圣外王”,这个王也念“旺”,就是旺盛,以圣道来治理天下,旺天下,兴旺百姓,这是内圣外王。他姓姬,黄帝也姓姬,他是黄帝的后裔。姜子牙姓姜,这个姜姓是神农氏的后裔。搞来搞去,全是他们一家子在这玩儿。
 
文王怎么会有那么多孩子?

有妻有妾,家丁兴旺。以前和现在不一样,以前农民普通人,反倒没有那么多妻子。但是有威望、有德行的人,他要多娶妻,多生子。目的是什么?多培养自己的子嗣。他们有后代,人丁兴旺,道才能传下去。这个跟自然界一样,那些身强力壮的动物,能当王的,它有更多的交配权,有择妻权。而瘦弱的、病殃殃的,没有择偶权。这其实是为了把优良种子给传承下去,以前人的逻辑是这样的。

文王的名字叫姬昌,昌盛的昌。他儿子叫姬发,姬发的弟弟叫姬旦,是元旦的旦。他们那时候繁衍后代,是一种优生法则。所以你看他们整个家族都是圣人。佛经里面有讲,这就是有专门的菩萨眷属。这些大菩萨们自己成一家,成一个氏族,成为菩萨眷属,来世间来度人。他们一家都是菩萨,都是圣贤,你看厉不厉害?他们把后代的孩子都教育好,目的是为了传道。文王的“姬”姓是一个女一个臣。我们之前讲“女”即是道,《关雎》里的窈窕淑女,还记得吗?女是道,那个臣就是仆人,说白了他姓姬,其实就是道的仆人,是来世间传道的。他是传道者,为道服务的,是道的公仆,说是道的公仆不如说是人民公仆,类似于现在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只有这些人他才能配上“姬”姓,这个姓你想有多厉害?
 
村长先和大家聊了一些关于西周、东周的历史,让大家了解周朝什么时候是道最兴盛的,什么时候开始衰落。在周穆王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变坏了,到了周昭王时期,西周已经迎来“王道微缺”之势,西周频繁爆发各种天灾和异常天象,西周受此影响,国势开始由盛转衰。天灾本质其实就是天子失道的一种体现。到了孔子那个时候,就已经完全坏掉了,孔子说礼崩乐坏,周朝气数奄奄一息了,天子之位已徒有虚名。
图片

如果把整个华夏文明看成一体,它有一个成住坏空的规律。那按照一个国家来看,它也有个成住坏空。各个朝代,一开始都是最好的,慢慢的就道风日下、人心不古了。我们的道是从三皇开始的,三皇是伏羲帝,炎帝、黄帝,从三皇开始,后来是五帝,五帝以后才进入的夏商周。那你说最鼎盛是什么时候呢?最鼎盛肯定是伏羲的时候。纵观整个历史,和每一个朝代都是一样的,成住坏空,到“坏空”就意味着朝代要灭亡了,然后进入下一个轮回,都是有气数的,让更有德行的人来承接,把原来圣贤的教统给继承下来,继续教化人民。
 
任何一个王朝,成住坏空是必然的趋势,周朝这么昌盛,也不可能维持8000年。凡事都有气数,一个江山有个一个江山的气数,那气数尽了,就会由更有德性的一群人来接续教化。但就算是接着教化,也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大环境的成住坏空,和每个朝代是一样的。
 
村长讲的这些背景大家可以稍微了解一下,你就知道孔子崇拜谁,孔子最想做的是什么事,这样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诗经》了。大家可以买一本《封神演义》,里边讲的都是商周的故事,是从商朝昏君无道到周朝建立时期的故事。《封神演义》里边也都是讲道的,村长讲的这些你不了解的话,再讲《葛覃》你的理解也深刻不了。我们要讲《周南·葛覃》,就要了解这些。孔子崇拜周文王,孔子也崇拜周公。这是孔子最崇拜的两个人,是孔子的偶像。这是一个历史背景。否则我们讲葛覃葛,就讲不通,理解就会有障碍。
 
在《关雎》那一篇上道了,就相当于这扇通往《诗经》的门打开了,后面就好理解了。《关雎》那一篇如果打不开,后面的你都解不了,你不知道他真正在讲什么。只能浮于表面,看到的是花鸟鱼虫,卿卿我我,深层次的涵义你理解不了。就像你读《山海经》一样,你看到的是各种怪兽,还有《西游记》里的各种妖怪,根本理解不了它们在隐喻什么、象征什么。村长并不通晓历史,也仅仅知道些历史常识而已。我们看《封神演义》、《封神榜》不都有讲吗?这都是一些常识的内容。想了解《关雎》,点击蓝字:圆光大虱啃诗经之:关雎
 
图片

有了以上的背景铺垫,我们就正式进入正题。
 
葛覃,“葛”是什么?大家有没有见过真正的葛根?我们山里有很多葛根。葛根有个特性,它的葛藤非常厉害。葛根长在地底下一大块,它的藤顺着树往上爬,树有多高它就能爬多高。你再高的树,葛藤都能爬到顶。如果它不攀树爬,而是匍匐着长,能把你整个茶园都爬满,都给遮蔽起来,比葡萄藤厉害得多。它的叶子非常地密,藤非常地长。葛藤又长又密,生命力旺盛,我们山上经常有人挖。而且葛根是经方里的一味药,经方里专门有一个方子就是以葛根来命名的,叫葛根汤。葛根汤治太阳经病的,治项背这一块儿缺津液的问题,它能“起阴气”,给人体补阴的。有时候我们烤火烤得身体很燥热,晚上睡不好觉,可以冲一碗葛粉,喝了晚上就睡得好。
 
晚上有睡觉出虚汗的,沏一碗葛根粉一喝,虚汗就止了。葛根可以补阴,能治阴虚。它长在地底下的根可以治。经方里的药都是精挑细选的,你想多厉害。葛藤,就是葛的藤含有很多很多的纤维。所有藤能爬得很高的,它的藤茎含的纤维都很多。葛的藤原来是用来织布的,因为它富含纤维,就可以织布。麻也能织布,这个葛藤也一样,它的藤有很多纤维,有很大的韧劲儿。以前人把纤维放在锅里煮,再把它锤碎,就像造纸一样,把纤维提取出来制成布。这种布非常像我们现在的苎麻布。以前村长很多衣服都是苎麻的,麻布就是它织出来的布。我们穿棉麻衣服会觉得很舒服、很透气,尤其麻布很透气。葛藤也可以提取纤维来织布,有细葛布和粗葛布之分。
 
我们先介绍葛这个植物的特性,然后村长再告诉你圣贤为什么要用葛这个植物来表法。《诗经》里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用来表法的,葛的特性就是起阴气可以滋阴。你身体亏空了,可以滋你的阴,可以补津液。另外它的藤,攀附力很强,攀爬力很强,枝叶蔓延很茂盛。如果这个地方有一株葛,几年以后整个这一片全部被遮蔽起来,葛生命力极其旺盛。

葛对村长来说就是生活里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茶园里到处都是葛,到处是葛藤。葛开葛花,种子飘到哪它就往底下扎根,然后就起藤,如果几年不扒这个藤,茶园全部给你覆盖起来。
 
圣人就用葛表法,那他怎么表的法呢?我们就步入正题了。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你看多美啊!我们先看表面意思:

“葛之覃兮”,覃就是蔓延的意思,延绵不断叫覃。覃这个字音通坛,甲骨文也很相似,祭坛的坛,祭目的是为了继承,通过祭祀先人把道传下去,继往开来不绝后,连绵不断。“葛之覃兮”的覃就是取像“坛”,后人传道像葛藤一样的藤延绵不断的生长。

“施于中谷”,这个“施”古音念(yì),是一字多音。你念shi和念yì是两个不一样的意思。为什么有通音,有时候表字音的意思,有时候表字义的意思,两种情况都有。“施(yì)于中谷”表面的意思就是葛从谷底下往上爬,中谷就在山谷底下,它往上爬得遍布都是。

“维叶萋萋”,就是指它的叶子茂密、茂盛。你去想象那个画面,葛藤在山谷里面沿着山谷往上爬,那种枝繁茂盛的感觉。
我们现在开始去解它,圣贤想用这个象来表达什么意义?你不能停滞于这层表象,它既然叫《诗经》,只是种一棵葛,看葛藤往上攀爬,这能叫经吗?它一定是借助这个象来表法的。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中谷到底指代什么?老子说虚怀若谷,谷又是指什么?老子说“谷神不死”的谷神是什么意思?你必须要明白“中”和“谷”的含义。表面上是在山谷里面,但大家学《诗经》就都知道了,中谷就是中道。谷神是什么?谷神就是不生不灭的自性,就是道。老子也用谷作虚怀若谷,因为山谷深邃纳气,谷能包容一切。其实谷的意思即是道,中谷说白了就是中道,中道亦即是言道。
 
看到这里,你就知道“施于中谷”要是念shi,是指上古圣人把种子撒在山谷里面,撒在中道之谷里面,让它去蔓延、去生长。这代表什么?就是我们现在的中道之法是以前的圣人给施种下来的。我们说施肥、施种就叫撒下,撒下即是布施、布道。圣人施道在山谷里面叫施于中谷。

而如果我们念yì,施(yì)于中谷,其实就是溢,像水一样盈满叫溢,通溢出来的“溢”。你要念施(“溢”)于中谷,就是圣人讲道的种子撒下以后,它在里面茁壮生长,世代蔓延,是这样的一个气象。

施(Shi)是撒下种子种植,把种子埋下叫施(shi)。如果念施(yì),是种下之后生根、发芽,生长茂盛叫溢。这一个字表达了多重意思,写成施,但是念成溢。中国字妙就妙在这里,用一个字就可以延伸出很多的意思,这不就是“覃”的含义吗。你要明白为什么用这个施字,又念这个溢音,就是这个意思。

“维叶萋萋”,萋萋就是很茂盛的样子,“萋”也通妻子的“妻”。有了妻子不就生孩子吗?孩子有了妻子再生孩子,所以“萋萋”一根疼又蔓延生出了很多很多的枝叶。在中谷里面撒下葛的种子,生长出很多的藤,藤蔓蔓延,枝叶茂盛,遮天蔽日。它形容的是最开始的圣贤,周南之上者,西周文王种下的这些中道的种子,种子种下之后,子孙诸公侯都尊崇效法,道德就像葛藤一样蓬勃发展,枝繁茂盛,大家都懂道通法,依道而行。

我们之所以叫“中华”,我们这个国家叫“中国”,这里的“中”就是道的意思。而“华”通“花”,就是我们整个中华的脉络,是在中道的传承上开枝散叶,花团锦簇,番秀华美。周开国的圣人种下中道的种子,之后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周公旦制定周礼,大家都学道修礼,都遵守大道,道貌盎然,生机勃勃!“施于中谷,维叶萋萋”,就是在表达这个含义,这个境界。

后面又说了,“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这其实是对前面枝繁叶茂的一个补充。“黄鸟于飞”,我们后来有人解黄鸟,说黄鸟是黄鹂鸟,其实是什么鸟都无关紧要。“黄鸟”代表的寓意是“天地玄黄”里的黄。天是玄,地是黄,黄鸟就是指周天子地上的子民,就是周天子的子民是黄鸟。你也可以狭义地来说,黄鸟其实是黄帝的后裔。

圣贤建立道之后,道貌盎然,“黄鸟于飞”,大家都徜徉在道德之中,子民们生活在有道法的世间,在里面飞来飞去。飞来飞去也正好说明道的通达,而不是说走来走去。不像孔子说的不学《诗》,似“面墙而立”,到处碰壁,你想往前走“啪”一头撞南墙上了。子民们没有负担地飞来飞去,通达无阻,圆融无碍,就是“黄鸟于飞”。

黄鸟,狭义的意思说是黄帝子孙,说就是黄帝的后裔。周天子是谁的后裔,他姓什么?周天子姓姬,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在讲葛覃之前先讲周朝的脉络,不知道这些脉络,就没办法去解这个意思。黄帝就姓姬嘛,姓姬的子孙,像黄鸟一样可以在里面自如飞行,畅行无阻了。圣贤把道建立好了,子民们游于道中,在里边徜徉,逍遥自在,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地生活,没有什么灾祸。村长觉得用安居乐业来形容“黄鸟于飞”是比较贴切的。
 
后面又说“集于灌木,其鸣喈喈”。灌木和乔木有区别,大家都知道乔木是指很高大的树,而灌木是大树底下的那些小树,所以叫灌木丛生。《诗经》里面有很多写乔木的,大家要知道乔木是什么意思。“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乔木是高大的树。对于孔子来说,他认为那些高大的树是指圣人,那些圣人如周文王、周公、三皇五帝都是高大的乔木。要时刻见贤思齐,不能停止自己学习的脚步,就是不可休思。而在乔木底下丛生的灌木是指子民众生,指那些百姓。

乔木就是指西周以前时高广的圣人,道行高远的圣人。高大之乔木是圣人,并不是他长得个子高,是他的道高,他的德行高。有这样的大树才可以福荫子孙,为子孙遮积阴德,为子孙做功德,福荫子孙的是乔木。

现在联系上句“黄鸟于飞,集于灌木”,道建立起来之后,周天子的子嗣在道里徜徉。最终要集在灌木上,寓意是什么?大家想想,周天子他们建立起整个教化体系,也就是周礼,这些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子嗣们可以在里面安居乐业。然后呢?最终要集于灌木,灌木是老百姓。

这些当天子的最终要度众生,教化民众,给众生做功德。普渡那些没有得度的众生,没有得道、没有开化的百姓,让他往道上走,让他们也做黄鸟,也去开悟。去教化这些庶民,没有得道的人叫庶民。

庶民的庶是怎么写的?广里边一个“廿”,这个廿就是“甘”少了一横,底下是四点。庶民就是没有得道的平民百姓。庶字里边那个甘少了个一,那个一没有了。底下那四点是火还是水?四点是火,三点是水,两点是冰。庶的字解就是广大的二货们在水深火热里面受煎熬,这叫庶民。为什么成二货了呢?因为他把那个“一”给失了,那个一是啥啊?一是道啊,万法归一。你失了道了,就只能是二货了。《维摩诘经》说的“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一,就是道。这些失了道的人,在火上煎熬的这些人叫庶民。但是你要是有道,有了这个一,那不就念甘了。甘是什么?是美好啊,甘甜、甘美,日子就过美了。

《诗经》里面专门有一篇叫《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这棵非常甘美的树啊,如今枯萎荒废,你不要再如砍伐啊,不要再去败坏它,这可是是召公当年所种下的。召公种的是什么?种的德行,种的福田,种的福佑万民的美好福田。所以你不要去砍伐它,不要去破坏道德。

你看,黄鸟在里边飞,要集于灌木,最终这些黄帝的子嗣,周公的后代,要负责做什么?你们一定要负责教化这些民众。我把道给你建立好,把法建立好,把理建立好了,你们最终要把这个道落到实处。落在什么地方?最终要落到灌木上面,要集于灌木。要以先祖的教化方式,普渡民众,教化民众,这叫“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讲《诗经》能把人讲死,大家千万别忘了,这是经啊。经是讲道、传道的,可不是就字面上的那些意思。全都是有寓意的,要去感受那独特的气脉,去揣摩圣人想借这个事物来表达什么。其实村长现在解《诗经》也只是解了个大概。如果要真是一字一字地解,字字都是千斤重。以前要刻竹简的,上面的字个个都值千金,要是每个字都解,那就解的就更细了。但是我们解不了那么细,只能把大概的意思给解出来。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之后,“其鸣喈喈”,这个简直太好了。“喈喈”就是鸟的叫声,喈喈叫。但是你见过有几个鸟是喈喈地叫,没有鸟是这么喈喈叫的。把那个口字旁给去掉念皆(jie)。其鸣喈喈的意思,是大家都这么叫,异口同声,所以“齐鸣喈喈”。集于灌木之后,要教化百姓,最终你的道一定要普渡大众。普渡大众之后,让所有人都能通达,都能通理、通法、通道,最终大家归到道上,于是就“其鸣喈喈”,合了道了。如果不合道,那就跟诸子百家一样天天争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那成了“其鸣诤诤”了。

“其鸣喈喈”是最终你作为天子的后裔要教化天下民众,最后让民众都能和你合上拍,都能入道。大家最终合了道,所有人都度化成功了,大家都成佛了,佛道同了,大家都别争了,都和谐了。

阿弥陀佛说的法,释迦牟尼佛认同,释迦牟尼佛说的法,文殊菩萨也认同,文殊菩萨说的法,村长一看,村长也认同,其鸣喈喈,同频共振了。还是第一篇《诗经》周南关雎说的“琴瑟友之”,琴瑟和鸣,同频共振了,其鸣喈喈。大家都是这么叫的,都是这么明道的,鸣通明,都明白了,都是这么想的,都是这么做的,最终都回归大道。

这个“喈喈”其实还通和谐的“谐”,你也可以读“其鸣谐(xie)谐(xie)”,就是和谐之意了。你唱我和,非常的和谐。天子诸公和百姓都是和谐的,我们说军民团结一家亲啊,最终的道理就是这样的。当天子当公侯的,拿着这个道去落到实处,教化人民,最终让人民和你一家亲,同频共振,也就和谐了。你读“皆”,就是大家都这么做,都这么明;你读“谐”,天子、诸公和百姓都没有隔阂,其实也没有这种族类分别,最终大家都归于大道,这叫“其鸣谐谐”。
 
整个第一段就是讲度人的,讲大道的,讲归道的。要是读不出这个气脉来,会憋死你;但你读出来之后,简直是任督二脉被打通,过瘾得很。最后军民团结一家亲,如果做天子的、诸公跟老百姓割裂了,那叫什么教化民众?天子和百姓分道扬镳,不同心,一定会天下大乱,东周不就是如此吗?


你看现在的那个“诗”字,一个言字旁,底下一个寸,上面一个土。“寸土之言”名为诗也,其实就是微言大义。真正的诗,孔子留下《诗经》,每一篇都是微言大义。语言很少,但是寓意非常地深广奥妙,微言大义才能称为诗。“寸土之言,微言大义!”有了上一篇《关雎》的基础,我们再读葛覃就很好理解了。讲《诗经》太累了,村长的理解也未必对,也可能是望文生义,给大家抛砖引玉,你再去研究的时候也可能更深刻。村长的理解也可能是比较肤浅的,到底孔夫子是不是这样理解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诗经里面全是象征,隐喻类,其实跟《西游记》一样,里面的那些妖怪,山川河流,全都有隐喻的意思。孙悟空他们经常走着走着走错路了,吴承恩就写他走错路时的场景,比如说“獐鹿满地跑”。有一种动物叫獐子,鹿就是我们说的梅花鹿。獐鹿满地跑,绿萝丛生,葛藤盘绕。什么叫“葛藤盘绕,绿萝丛生”,其实都是隐喻,你走错了路,不是向着佛道走了,出现很多障道的东西。獐子就是“障”,你遇到障碍了,不是大道了,是小道了。走小道的障碍就很大。出现那个鹿,“鹿”通忙碌的“碌”,我们现在很多人整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在干嘛。走的不是正道才会碰到“障”,碰到绿萝、葛藤,各种荆棘纠缠难出,他其实这么写都是表法的。

村长如果不是研究了十几年的《西游记》的功底,《诗经》也解不出来。因为村长现在已经学会了避坑,会跳出字面的意思,去看作者背后想表达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是养成这个习惯了。人有人的精气神,诗有诗的精气神,望文生义只能道有形层面的“精”上,到不了气上,解道气上一定不能被文字束缚,从气上再与圣人琴瑟和鸣,鸣喈喈,那就能通神了。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诗经》很多是重复的,只换一两个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和前面都一样,还是说圣人在世间施布了中道之种,连绵不断的生长。上一句叫“维叶萋萋”,下一句叫“维叶莫莫”。两个境界就不一样了。

萋萋通妻子的“妻”, 形容葛的叶子枝繁茂盛,其实是代表子孙旺盛。后面说“维叶莫莫”,莫是什么意思?甲骨文的莫,描绘的是太阳快要落山了,这是莫的本意。圣贤用莫的本意“日落草丛”想表达道衰了,莫通没落的“没”。莫是虽还没有落,但就快要落山了,真正要落的话,那就没有光明了,归与昏昧了。圣人的光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那些葛藤的叶子,开始从道貌盎然的样子衰落了,从维叶萋萋变成了维叶莫莫。

一个王朝如果失了道,这个王朝就会没落。所有王朝的盛世,都是有道的时候,大家都能同心同德,都能“齐民喈喈”。 可是慢慢地人心不古,人心堕落了,没有圣贤的光明恩被了,就“维叶莫莫”了。这里的莫也通没落的“没”,叶子开始慢慢地没有光照,没有能量了,要落了。
 
如佛陀在《涅槃经》上讲的,佛陀说几个月后就要涅槃了,弟子知道后嚎啕大哭,闷绝扑地,都说“众生要遭慢慢长夜了,佛陀光明没有了,佛陀离我们而去,众生要受苦了”。这如同“天不生仲尼,万古无长夜”同理,上天不生孔子,我们没有圣贤的教化,就像漫漫长夜没有光明。仲尼对百姓来说,就是那道光。那要没有佛陀,六道众生也只有漫漫长夜。“维叶莫莫”,太阳要落山了,圣贤光明远人,人心不古了,人们开始失道了,通过维叶莫莫四个字来这个象表达这个意,上面还是“维叶萋萋”,子孙旺盛,一片绿意盎然。第二句急转而下,开始世风日下,道离我们远去了。“繁华落幕”,跟上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图片

村长开始时讲周的历史,西周时是光明,大家都拥护爱戴周天子,下到百姓上到公候都与天子鸣喈喈。可到了东周,是怎样的一种境地了?维叶莫莫,但那时道还没有废,太阳还没完全落山。到了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就彻底坏了。大家能明白吗?所以刚开始村长非得要讲西周和东周的这些事,就是为了做了铺垫,为了让大家理解这里的变化。
 
后面“是刈是濩”,表面意思是说这葛叶要落了,可以收割了,可以做衣服了。“刈”是拿镰刀,“咔咔咔”用刀去割,很形象。我们说了,葛藤能做衣服,后是“濩”,葛滕很硬,要给它煮一下,煮软捣碎,提取里面的纤维来做衣服。

“为絺(chi)为绤(xi)”,“为絺”就是做成精美的细布,“絺”是细葛布,“绤”是粗葛布。“服之无斁”,“斁”是灾祸,服之无斁指穿上后无灾无祸,这是表面的意思。

大家要知道贵族穿细布,老百姓穿粗布,百姓也称布衣。古代衣服是不能随便穿的,服饰是和你的层级相匹配的,不能乱穿。现在也有这样的规矩,比如出家的和尚有僧服,道士有道服,也不能乱穿。“为絺”,是给贵族公侯穿的;“为绤(xi)”,是给老百姓穿的。穿上这葛布就有好处,能趋吉避凶的,就不会有什么灾祸。

解《诗经》,有时候表面意思都很难解,有些字都很难理解。我们来看他真正想表达的是啥意思?“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是一派生机勃勃;“维叶莫莫,是刈是濩…”,道已处没落中,赶紧看看哪里还有圣贤之道,马上给收回来,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就是赶紧学呀!因为大道已经要没落了,不能再随波逐流,不能做荇菜了,要赶紧学道,赶紧把道收起来。

服也通“符”,要符合,即相应,要服服帖帖合在身上。这里表达的是要把道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自己时时刻刻要身体力行,与道相匹配、相符合。也可以说是要把道传承下来,把道学回来,收起来,服于道,合于道。

在锅里煮一下做成衣服,即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为絺为绤”,不管是老百姓也好,是达官贵人也好,都要符合法、符合道,要时刻穿在身上。圣贤之道赶紧去学,去践行。道家要穿法服,法服即服于法,符合于法。道家衣服上有八卦图,所以告诉你要学这个爻,学天地规律,穿在身上是服这个法,是念念不忘,是要去行道。和尚穿袈裟,横竖横竖,那是一块块的福田。当法师去讲法,你的目的是为众生去种福田的,所以也叫福田衣。如果你心里不知道怎么给众生种福田,穿上法衣也没用。穿上袈裟,时时刻刻想着为众生做功德,我为他种下种子,希望他有收获。这叫种福田。
 
葛就是圣贤种下的道法,布施的道,要赶紧收回来,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意思是要符合这个道,符合这个法。所以说“服之无斁”,就没有灾祸。你懂道、懂法了,就不会失道,就没有灾祸,是不是?那要是不懂道,失道一分,就有一分的惩罚,完全背道而驰,就必然满身的病。上一句讲道存时,绿意盎然时,君民一家亲。当道没落时,这些士大夫、贵族一定要记住,赶紧学道。圣人的祈盼,赶紧割了,把它收回来,即学好道之后才不会有灾难呐!天才不会降灾于你。

“是刈是濩”,再扩展来讲,当道失了后,那些众生受的灾祸,刈就是刀割,濩就是被热水煮,就是水深火热。现在这个末法时代,看看是不是“是刈是濩”?多少人在医院里躺着受刀割?割肝割肺割心割截身体。濩是在汤里煮,老百姓在水深火热里。

你天子公候失德后老百姓会越来越苦,灾难越来越多。不是上天降的灾难,是你失道后,背道而驰了,不是上天在惩罚你,是你自作自受。如果上天刻意在惩罚你,那么上天必有私。“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你逆天,不懂道,就有灾难,一定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所以说赶紧把圣贤种的葛,种下的道,变成衣服穿在身上,要符于法,符于道,然后你自己没有灾祸,教化人民,让人民也没有灾祸,都会是妙吉祥的。
 
前两段对比来看,是大道彰显的一个状态和大道没落的一个状态,然后告诉你该怎么做。《诗经》在汉朝就已经没人能看懂了,更别说我们现在。所以村长在读时,尽量不去看别人的。因为也怕受别人的影响,一般村长解完之后,才会去看看别人怎么写的。村长读《诗经》,只查一下里面的陌生字,知道这些字的大意后,就往这儿一坐,开始体会它的气脉和神机,揣摩圣人想表达什么意思。当村长达到同频共振时,知道它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时,气脉一下就打开了,村长也就知道自己解开了。村长的身体会有反应,奇怪得很,没解之前很难受的;解开之后通了,豁然开朗。

我们身体的气脉即是天地啊!同频了!琴瑟和鸣!鸣喈喈!和谐了,心里好畅快,就是这种感觉了,就知道解开了。只是自己解开了,还要变成语言给大家讲明白,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这需要点功夫的!通过比喻,通过事例,给大家讲清楚。
 
《诗经》每一篇都是在讲道的,传道的。孔子太明白了,不然他怎么能把《葛覃》放到第二篇。第一篇是《关雎》,让你自度度人,一圈一圈轮回,把最重要的一篇放在第一。第二跟你讲道风蒸蒸日上时该怎么办,道风日下时该怎么办,都是不得了的。

《诗经》老百姓也喜欢看,文人也喜欢看,写歌的也喜欢看,修道的也喜欢看。跟《西游记》一样,喜闻乐见的。讲得再高深、再惟妙,你传不下去也白搭,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将道传承下去。 “应众生心,现所知量”,每个人对经典的理解都不一样。就像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孔子以“思无邪”所说法,后人随悟各得解,你心境到什么程度,就能领悟到什么程度,是不是琴瑟和鸣,跟你自己的知见、修为、阅历、悟性都是息息相关的。
 
说到流泪,村长也经常流泪,尤其看圣贤的东西。流泪就是感应道交了,就是其鸣喈喈了,当你心里跟圣贤琴瑟和鸣,眼泪会不如自主地涌出来,那个不是悲伤之泪,不是难过之泪,是有感而发。感动感动,是感而动容,是感应、是法喜。有些泪是自然而然涌现,村长读佛经就会泪“哗哗”往外流,控制不住,流完之后身体畅快,充满法喜,内心愉悦。泪和泪也不一样,你要是憎恨一个人,恨得咬牙切齿,那流下的泪就不一样,还是看你起什么心。
 
村长在大学毕业之前都没读啥书,大学毕业后开始读书,那个时候喜欢《诗经》,但是以当时的见地,也悟不出里面的意思。就跟硬盘一样,里面的信息读不出来。后来慢慢地学佛之后,再看《诗经》就不一样了。其实《诗经》还是那本《诗经》,是你的心不一样了,悟出来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有本书叫《大学》,“在明明德,止于至善”。《大学》就是“太”学,太就是道,所以要让你懂道,真正懂道了才能成“大学生”,不懂道都是“小学生”。如果按照古人那时候的理解,我们现在很多上到博士后的依然连古代小学生的知见都不如,为什么呢?因为你学的是邪知邪见。

古代的人,即便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太学之道,但是他们近道,也是学了很多理。但是现在的人呢?正好背道而驰,学问越高,邪知邪见就越多。学的是钻木取火,是钻牛角尖,越钻越狭隘,离正道越远。我们现在所谓的大学连原来的小学生都不如,更别说古时的大学了,真正得道才能称大学,得了道行道才能称为“君子”,儒家的君子类似佛家的初发心菩萨。没得道之前统一都叫“小”人。以前就是懂道的人才称为“大人”,你看当官都称太守、太慰,都是得道的人。没懂道的人只能称自己是“小人”,要对“有道之人”恭敬相待。
 
村长是如何得道的?“所谓得道,是名得道”,而真的没有一个道让你得,如果真的有一个道让你得,那就违背了“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了。“是名得道”,实是“得无所得”。《心经》里说“以无所得故”,你修般若波罗蜜多,你还有所得?你还以为有个道让你得?有个佛让你成?有个菩提道让你学?这个不叫道,叫“着相”,着我相、人相、众生相,能明白吗?你得的是 “着相”。

我们接着讲最后一段,更深邃。

图片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言告师氏”,这里“师氏”,是指在西周时候那些公侯伯爵的老师,类似于国师一样,比如帮助西周建国的姜子牙这样的圣贤。大家有没记得在看《封神榜》的时候,周武王姬发称姜子牙为什么?对,叫“亚父”。“亚父”就是仅次于自己的父亲,像干爹一样。要像姜子牙这样能辅佐周朝建国的、通天达地的圣贤,来负责教化周家王朝的公侯伯子男这些贵族的,才能叫“师氏”。

再比如辅佐商汤建国的伊尹。再往前推,黄帝的老师广成子,天师岐伯这些圣贤,才能称为师氏。师氏,不是一个人,是能起到辅佐君王建国,教化王朝公侯伯子男的这类圣贤,都称为师氏。后来,武则天时期的神秀,也称为国师。但后面的国师,他们的知见、修为跟师氏比差得十万八千里。

师氏,作为一个名词,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官职。“师”也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来理解,就是“师从”。比如,村长学佛法时,师从于妙印法师。

那师氏师从于谁?师氏师从于“氏”。那这个“氏”可就了不得了。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氏”?例如,伏羲氏,神农氏,还有黄帝是轩辕氏。“氏”表面意思是一个氏族,例如炎帝之于神农氏。炎帝是一个人,神农不是一个人,是一整个部落,是一个氏族。称黄帝为轩辕氏,也是同样的理解。再比如,村长姓赵,村长称整个家族为赵氏家族。那什么样的人能称氏?这个也有讲究的,不是随意称的。

“氏”通“是”。“是”,就是“非”的反义词。“是”,在上古到底是啥意思?佛经里常见“闻如是”“如是我闻”。这个“是”,从根本上来理解就是道。闻如是,就是闻道而行。我们说实事求是,就是以坦诚的心来求这个“是”,求个究竟道理。所以说能称轩辕氏,就是整个轩辕氏氏族都为得道的圣人。还有神农氏这些上古三皇五帝,全都是得了道的圣人。这是更深层的含义。

“氏”在底下加一点,念“氐”(di,第四声),就是到根上了,直达本源。很多字通音,我们可以来通解。中国的文字就是各种的借假,通义,通音。

那这些只要称“氏”的,他们都是得了道的,就“如是闻,如是行”了。这些师氏,他师从于谁?比如说姜子牙,他有道,他是师氏,他师从于谁呢?最终是不是要往上追寻呢?是不是也是学习三皇五帝,伏羲氏,神农氏,有熊氏他们的道?所以说师氏,就是师于氏,归根到底是师于“是”,就是归道。这就是解到底,解到根上了。

“言告师氏”。这个“言”更厉害。什么样的人说的话才能称之为言?要好好想想。村长说的话能称为言吗?孔子说的话只能称之为“语”,村长说的话连“语”都称不上,只能称之为“侃”,瞎逼逼而已。孔子说的话,都只能说“子曰”,所以,能称得上言的,不得了的。“言”的甲骨文,是怎么写的?(上面一个倒三角形,下面一个口的形)

图片


这个口我们好理解,就是说话。这倒三角是什么意思?倒三角是“帝”的符号。你看皇帝戴的帽子,玉皇大帝戴的帽子是什么样的?倒三角,前面有帘子。甲骨文就将这个倒三角的象给取出来,象征上古时候的帝。再比如“帝”字上面的那个立,也是个倒三角。那这个“皇”就更厉害了。这是不能乱称的。是帝就是帝,是皇就是皇,是天子就是天子,是公就是公,是侯就是侯,类似于菩萨的阶位一样,不能乱用的。你不能称五帝为皇吧?我们称皇,就是上古三皇。称帝,就是五帝。所以,能称为言的,就是那些大帝,得了道的真人、至人说的话,才能能称为言。连圣人孔子,都不敢称言,只敢说子曰、论语。

老子五千言,老子说的那些话并不是老子说的,是老子摘录上古那些帝王说的通天达地的话,成为了“五千言”。如果是老子说的,老子著的,老子不敢称“言”的。他只能称老子曰,老子语。那些佛菩萨讲经,就是佛“言”。佛的弟子,都是圣人,都是佛菩萨乘愿再来的。“白佛言”,也都称“言”。佛说的所有的言,都称之为经, 所以,这里面字的使用道理有多深?

解读《诗经》,我们要知道里面一些重点字的意思。你解不了这些字,就名不正言不顺,你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言告师氏”这是一句倒装句,就是师氏以上古圣人之言来告诫你。刚才说师氏最终是师从于谁?是师从上古的那些圣贤、帝所说的话,所以才叫言。“言告师氏”反过来说,师氏以上古这些圣贤之言来告诫你们,就叫“言告师氏”。

师氏以上古的圣贤之言告诫谁呀?告诫周朝的这些天子公侯,因为师氏就是负责教化公侯伯子南的,教化这些贵族的。好好听祖宗的训诫,好好听祖训,好好听上古圣人这些圣贤的训、这些告、这些言,好好学好好听。

为什么让你好好听好好学?“维叶莫莫”啊,你周家后人不好好学,诸公侯都要开始不听你天子的话了,万民也不听你公候的话了。因为你没有德了,失了道,失了德,所以说才赶紧去认祖归宗,去学帝言,去跟着师氏学,听师氏的劝告。表面上是说听师氏的劝告,跟师氏学,其实是跟谁学?其实是跟“道”学,不能失道,一定得上道,一定得心在道上,一定要和民众去“其鸣喈喈”,一定要跟民众去琴瑟和鸣,要“集于灌木”,要君民一条心,要一条心。

不能因为自私私心,因为自我的抱负毁了道,心不在道上了,是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因为没落了,开始慢慢失道,才让你赶紧地去认祖归宗。这个时候还来得及,一直没落到了孔子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再去学,那个时候无力回天了。孔子说礼崩乐坏了,再认祖归宗再学,还能来得及么?孔子一直想恢复周礼,他行了一辈子“礼乐仁和”这个思想,也没有实现。

所以说圣人能看懂这个,在没有礼崩乐坏之前,没有失道之前,刚出现了一些偏差的时候,道开始有点往下落的时候,就是在“维叶莫莫”的时候,道风开始往下,就要马上正过来,往回拉,别一头撞到南墙上,赶紧悬崖勒马,赶紧去认祖归宗,赶紧听师氏的劝告,赶紧从师氏那开悟,从师氏那得道,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是一派祥和,像第一个“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名喈喈”那时的状态,那就不需要言告师氏了。就是因为第二段,大道要颓废了,才去劝告,这个时候还来得及。真正到来不及的时候,那跟治病不是一样么?我们身体刚有点小病的时候,赶紧把它治好,以致于别传经,别传到里了,别到时候病入膏肓了。当病入膏肓的时候,谁救也救不过来,因为气数尽了,没有气了。

“言告师氏”理解了,后面讲“言告言归”,也就理解了。赶紧归,回来听老祖宗的训斥,听老祖宗的话,心要在道上。用言告诫你:要回归,要回头,不能失道。刚有失道的苗头,就让赶紧回归。有句俗语叫“言归正传”,说着说着扯偏了,赶紧劝说言要归正,正传就是言传要归正,归中道,不能斜,不能偏,赶紧要言归正传,赶紧要听劝、听告、听训,要回头,要迷途知返,再不迷途知返,周王室就不行了,大家都不信奉你了,就像一个人没有了德行是一样的。

身边总有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我们跟他在一起很舒服,想跟他主动靠近,这种靠近是我主动地想靠近,因为他有德行,跟他在一起很舒坦、很舒服,大家愿意主动靠近。但是如果这个人失了道,自大无比,或者傲慢无比,谁见谁烦,都想远离。

人跟人的关系,与王朝诸侯对一些王室的拥护,其实是一样的。你有道了,德高望重,大家才拥护你;失了道那大家就不听你的话了,那这个道就断了,王室这个气脉气数就要尽了,走向灭亡,走向没落。

图片
我们现在知道这个问题,那就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失道,有没有失德。如果有,赶紧回头,言告言归,也听村长劝,村长引用的也是上古圣人之言,赶紧听村长话,心要上道,不上道气数就会尽,气脉就会乱,是不是?失了道,身体的气就会乱,乱了就会生病。

你把一个人当成一个国家、一个王朝,是一样的。一个王朝失了道,整个国家就生病了,气数就慢慢地散尽,到病入膏肓的时候,再想救也救不回来了,无力回天。

商朝也不是纣王一念走向衰败的。一个王朝,肯定有成住坏空,不是永恒的。孔子在解归妹卦的时候,写了象辞: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敝”,是破败。“君子以永终知敝”,意思就是要知道万物都有始有终,最终都一定要归于“敝”。 “敝”也通“闭”,就是门打开,最终还要关上。道有彰显,最终也有衰落。君子要知道万物都有始有终的,要知道道风日下,最终一定会衰败的。

每一个王朝都有个成住坏空。圣人知道这个规律,知道不会是永久的。你学卦,也要知道这事。有些事,阻挡不了,但并不是不让你努力了,你不努力只会湮灭的更快。万物都是成住坏空的,万物只要有生成,必定会破灭。这是现象界的一个规律。

“妹”通“昧”。归妹,就是归于昏昧,没有光明。

每个王朝都有个气数,气数有长有短,要看天子他家能传道多久,能坚持不失道多久。其实周朝800年基业,能坚持这么久,是非常厉害的了,是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王朝了。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薄”通“不”。在这里就可以念成不。“污”,念wu(第四声),动词,污染的意思。“私”,是指里面的东西,表面上解是内衣的意思,不展示给外人看的,其实是指内心。心念,别人是看不到的,但外在表现别人能看到。

薄污我私,就是不能有私心,不能亏了心,不要昧着良心,不要有自己的私欲。不要整天想“我有八百乘车,然后征讨什么国家,想驰骋打猎,我想吃什么,我想玩什么,我喜欢什么美女”这样的私欲。如果天子这样的话,他的国家能不完吗?纣王怎么完的?就是去拜女娲娘娘庙的时候,一看女娲娘娘这么漂亮,心念一想我要把她娶回家。你看纣王就这么起了一个念,心就失了道了。然后女娲娘娘就派了只狐狸精,将他国家给霍霍了。你说这事,能说是女娲霍霍这国家吗?纣王如果不先起这个私心私念,怎么能招感这外界的祸害呢?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自作自受,才会受这个报。说白了,就是“NO ZUO NO DIE”。
 
这个“薄”通“不”,“薄污我私”就是不要污染我的内心,就是内修去掉贪嗔痴。同时,薄也是厚的反面。薄情寡义和厚德载物是相反的,所有的圣人都是教我们要厚德载物,不能薄德,不能薄情。不能见众生不管,不能薄情寡义,一定要待众生如父母一般,去爱护他们、去教化他们,去亲民。大学之道在亲民,不能薄情寡义。
 
村长按照自己的理解,气脉一气贯通,就顺着气脉来讲,不会拘泥于哪个字儿上,或者是语句的意思,要顺着他气脉来讲,气不能断。字你可以不认识,但是气脉不能断,断了就没气了。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薄浣我衣”,我们“浣洗”衣服,这个“浣”其实也通交换的“换”。“浣衣”,其实也是换衣服。“浣”,是完和水,就是用水洗干净后要替换。“薄浣我衣”,因为薄情,因为不厚道,把原本披在身上的衣给换掉了。换成什么了?刚开始他穿是啥衣服?贵族穿精致的细布做的衣服,老百姓穿粗布做的衣服。因为你不厚道,就该把你的外衣给换掉了,你不再配穿那些公侯穿的细布华服了。你配穿什么呢?你只配穿粗布衣了。
 
所以说当你薄情寡义,不厚德载物,你的王朝就会被推翻。你整个贵族就会被贬为平民,你就不配再穿华衣美服。古人的衣服都不能瞎穿,公有公的服,侯有侯的服,每种服装都不一样。就跟君子配玉一样,你是什么样的等级,就配什么样的玉,也不能乱配的。不像我们现在有钱了,就可以买很好的衣服,以前有钱你也不能买。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你没到那个德行,你穿了那个服,你也符不上。你即使是首辅大臣,你要敢穿皇帝龙袍就得杀头。你是几品官职,就穿戴几品官员的服饰。以前的服饰都是和你的品德相配的,服饰是你德行的一种外在的体现。因为你薄情,你不厚道,你不德载万物,你的不配位,也就不配之前的华服。

孔子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载物,其实就是教化人民。你能担当和承载起度化人民的这个任务,这是厚德载物。你做不到就直接把你的衣服给换掉。我们看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纪晓岚喜欢弹劾人,谁要是犯法就摘掉他的顶戴花翎,扒掉他的官服,发配边疆,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你不好好修德,就把你的衣服给你扒了,把你王朝给推翻掉。
 
纣王失道了,周朝就把纣王的殷家王朝给推翻了。其实上古很慈悲,虽然推翻了殷朝,但把纣王的那些子嗣也封为贵族了。即便封了贵族,也不再是天子,其实你的衣服也被换了。衣服换了也就意味着你的地位下降了,因为你薄情寡义,你没有厚德载物,你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就叫“薄”。以前当天子难得很,失一点道就骂你。
 
后边两句就更厉害了,是画龙点睛了。“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害浣害否。这个“害”是读he(何),“害(he)浣害(he)否”,这里的否也不读否(fou),否在古代读否(pi痞)。你要读否(fou)是读不出意思的。而读否(pi痞)就出意思了。易经有一卦就叫“天地否(pi)”,否极泰来。我们先说“害浣害否”, 这个害通“何”,就是为何的意思。
 
其实也可以从字义上去理解,“害浣”其实就是被浣所害,害否就是被否所害,也可以这样来解。以音解有音解的意思,以义解有义解的意思,你会发现都是解得通的,也非常有意思。意思就是,怎么会造成“换衣”的结果?或者是怎么去避免这个结果?如何防止换衣,防止否结不通?

否是天地不接,天地不交为否。天子在上,民众在下,君为天,民为地,如果当天子的情不下达,不去教化民众、体恤民众,你高高在上,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这不是薄情寡义是什么?这就是天地不交,就是否。上下不通,不交流就叫否。我们经方里面有专门治痞(否)证的一类方子,像各类泻心汤。村长这一次推出治新冠的甘草泻心汤,还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这些都是治痞症的,都是阴阳不交,上下不相顺接,火往上跑,水往下流,泻心汤系就是治这个痞证的,转动一下脾胃这个中枢,在“中”上下功夫,让天地可以相交,病也就好了。
 
那怎么解决“浣(换衣)”和解决“否”的状态?如何防止被颠覆,防止天地不交的否?就是要天地交通,当天子的就下来教化民众,来呵护老百姓。以前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的职责就是为民做主。当天子、公侯的那就更是了,你们的任务就是来教化民众的。你要体察民情,要就向以前的帝学习。以前的帝王戴的冠上都有一个垂帘,那个垂帘就是要“垂怜”,“帘”通怜悯的“怜”,你的心要放低下来,要垂怜众生。要悲悯众生,要教化众生。因为他们心不在道上,失了道,他们就很苦。所以一定要把这些众生给度到道上,要垂怜他们。我们现在讲,当皇帝要去微服私访,要去民间走动,去了解民生,了解人民的疾苦,不能在上面高高在上。
 
然后底层的民众要怎么做呢?你要去敬重你的天子,也要通过教化慢慢地往上走,努力要上道。当你德行很高的时候,内圣外王,有一天你也一样可以当天子。等你当了天子之后,你也一样去亲民,去爱民,就是这个道理。你看还是前面说军民团结一家亲。你要能下达来救民于疾苦,来度化民众,其实这个意思还是跟最开始讲的一样,在道貌盎然的时候,圣贤道盛之时,黄鸟们最终要集于灌木,要到百姓中去,去救民、去爱民、去亲民。是不是还是这个道理?
 
这样就通了,如果气是顺的话,一定是上下通达的,贯通内外的。先说黄鸟要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这个就是地天泰的状态。鸟儿本来在天上飞的,但是集于灌木,是不是落到地下了?天子要下来教化人民,与民相接。这个就是地天泰的状态。但失了道,那就是天地否了,你下不来,天地不通了。你看这么一来,整个连上面的气脉,也连在一起了,现在就好理解了。
 
那怎么做呢?最后一句话是画龙点睛,给你说到底了,叫“归宁父母”,这个不得了。是说我们要归到父母那儿吗?要回父母家吗?“父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天为父,地为母。如何防止天地否?

最终要归到天地大道上,乾坤大道上。做天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自度,做地则“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以度人。自度度人,回归到道上,就回归到父母那了。最终要回归道上,然后要“归宁父母”。你看“宁”这个字用得多好,归宁其实就是我们宁静不动,安住,最终就是心安安稳。凝你的神,最终要归到这个上面,才算是止了,才算是定了,才算是明了。君子最终归到大道上,归到如父母般的天地大道上,才最终叫归宁。就像迷路的小孩子,找到家了,见到父母了也就心安了。
 
归宁,归于安宁,你心宁了,天下也太平了。你完全回归到大道上,“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你不再有“我”了,也不再总是想“我想要什么”了。这符不符合天地大道?如果遵循天地大道来行的话,那你心灵还会不会起妄念?不自私了,不胡思乱想了,你也就赢了,天子赢了天下民心才叫赢啊。百姓归诸侯,诸侯归公,公归天子,天子归道,这叫“归宁父母”。不但你自己归宁父母,到最后也要去度化众生,一起归宁父母。最终要与众生,与你的百姓一起其鸣喈喈。再回到我们开始的时候,继续“黄鸟于飞,集于灌木,齐鸣喈喈”。

图片
 
这就是《诗经》葛覃的整个脉络,村长花了三小时给大家梳理了一遍,归宁父母不能归妹。归妹是个凶卦,是个失道很凶的卦。如果你归到昏昧上,那就完犊子了。就是告诫你不能昏昧,像纣王那样就归到昧上了,昏昧啊。王朝都断送在他的手里了,是不是这个道理?要归于大道,归于天地,不能归妹。孔子给归妹卦的象辞是“君子以永终知敝”。事情最终破败了,走于衰落,归到妹上一定会衰落的,王朝会被别人给推翻的,天子位都不保了。
 
最终要归宁父母,要归到本处。
 
现在过年了,大家都回父家回娘家,都回父母家了,也都归到父母那儿了。回到父母家就小孩儿一样,小孩子见到父母,就不害怕了,就不恐慌了,感觉特别踏实,心就安了、宁了。所以用归宁父母来比喻,最终你的归止处,心安之处。最终我们学道也归到天地父母之大道上,内心便得安宁。《楞严经》中阿难听佛讲法后开悟,也是犹如迷失的孩子找到了父母一样,身心泰然。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