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进山,都会想起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臼与丹枫。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这首诗,诗意简洁明快,秋色清新脱俗。我自作聪明地把它的最后一句改了一下:秋天到了,我们龙眠山里处处可见诗中的情境。尤其是柿子正当季,屋墼里的房前屋后,山脚下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叶黄果红,或叶半黄果半红,风吹叶飘摇,果子挂枝头,遒枝劲横,犹如天作之笔。而且,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更不要做弯,可以尽情采摘,随便带走。 柿子浑身都是宝。
果实饱满润泽,枝条疏密有致,和梅树的枝干非常相似,但比梅枝要生得暖意融融了许多。叶子圆润,经络清晰,风舞婆娑,又可见鸦雀啄食,翻飞吵闹其间,自带有几分中国画的小写意,或者工笔的手法,十分有型养眼。我印象最深的是“郑虔书落柿”的故事。小学三四年级时,爸爸让我学着练习毛笔字,每天让临字帖。我故意胡写乱画,浪费掉不少纸张。每回,爸爸差不多都会说起这则故事来教育我。《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传》有载,“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意思是说在唐玄宗时,有一个叫郑虔的人喜好书画,但又苦于囊中羞涩,买不起纸张来练笔。得知慈恩寺里贮藏的柿叶堆满了好几间房屋,就借口住到寺里,每天在柿叶上写字画画。时间一长,把几大间屋的柿叶都给写完了。后人就用“郑虔书落柿”作为勤苦习字的典故。杨万里杨万里还有“满山柿叶正堪书”,大名鼎鼎的大文豪苏东坡的“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这句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苇管书柿叶,即是执芦苇为笔,铺柿叶为纸,让人不禁感受到“柿叶临书”的风雅之趣。熟透了的柿子皮薄肉鲜,捧在手里都颤颤巍巍的,有句成语叫吹弹可破说得就特别经典形象。似乎是挂在枝头被风吹得稍稍一晃,果肉都会晃破果皮,又应了另一句成语:皮开肉绽。儿时吃柿子从来都是逮到张口就咬,一口下去,果肉和汁水也渍了自己满头满脸。等到略略长大了岁把,学小哥哥小姐姐们的样子,吃时先用牙轻轻地嘬开一个小嘴,嘴对着嘴嘬嘬嘬,那蜜一般的汁水连带着果肉便嗤溜出来淌进嘴里。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的狠吮,末了,还照样会是嘴上脸上手上眼里鼻子里眉毛里全都黏上了柿子汁。嘿,想起来,那真是一场场甜滋滋的体验。柿子当然是拣软的捏,从它的蒂子处揭开,把皮朝四个方向轻轻撕开,撕得就像是一朵绽开的花,然后找一把家里最小的调羹,在花心里一口一口地搲着吃。每一口,那种清清爽爽,丝滑细腻的甜,直接沁到心脾肝肾里去了。我觉得还是小时候不顾吃相,吧唧吧唧的嘬嘬嘬,是最过瘾不过的了。但人长大了成了大人,就得有一副大人的模样。大人们都说:唉,人生在世,活得真累。可是可是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还是得长大的呀。又想到了小时候吃过的柿饼,现在市场上似乎很少见到了。柿饼,顾名思义就是外观似饼,用柿子做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在柿饼表面,通常覆盖有薄薄一层白霜一样的物质。但实际上,它不是霜,那是果肉干燥时,随水分蒸发而渗出的葡萄糖和果糖的凝结物,并不是石灰、糖粉等等特意添加的防腐剂。重点来了:中医认为它有润肺止咳生津的功效,且口感清甜,所以入药,且称之为柿霜。可以说,所有的草木在中医的眼里,都能化作形形色色的灵丹妙药。柿子当然也不例外,就像是一个个民间的偏方。除了上面提到的柿霜,诸如:鲜柿子,润肺止渴,缓解秋燥。柿蒂煮水,对反胃打嗝的疗效非常不错。柿饼健脾养胃,止泻止血。而柿叶煮水,能有效地改善三高。家在徐河血防组时,对面是采购站,里面的柜台上摆放着的玻璃糖罐里经常装有柿饼售卖,我是既馋又好奇:说它叫柿饼,是用树上的柿子做的,我怎么一点也看不到柿子的样子,偶尔吃到一两口,也吃不到柿子那种既甜又鲜还凉嗖嗖的味道。我那时浑然不知,新鲜的柿子寒凉,可做成了柿饼就转成了暖性子。血防组的后面是陶家生产队,有一位招亲的何爹爹常年替采购站用大板车到新安拉货。他可能是听到了一些制作柿饼的方法,就学着去做。他选用的是皮厚一点的柿子,把它们一个一个用细麻绳穿起来,挂在屋檐下风干。说是风干了之后再剥皮,然后还有如何如何的步骤。风吹绳晃柿香,小灯笼似的,好耍又好看。我等不到柿子干透,放学时会偷偷跑去拽一个下来,三天两头的拽,可能还有别的小伙伴也在拽,要不了几天,我们就让何爹爹制作柿饼的然后没有了然后,就只剩一根光秃秃的绳子在风里飘荡,就只看到何爹爹解下那根光秃秃的绳子,再把它绕成一股,像鞭子似的拎在手上,满屋墼里撵鸡撵鸭,“看看看,它们把我的柿饼都叼走了。”哈哈哈,我们一群胎毛未褪,乳臭未干的小半吊子们偷偷地躲在河边的大竹园窠里笑到肚子捄筋。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家搬到了城关。我的记忆里,在现在的老城区十字路口的食品公司大门口,一直有一位姓方的小奶奶(大家都叫她方家小姑奶奶)在那里摆卖四时的果脯,记得其中就有过柿饼。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能帮我多回忆回忆那时的场景人物,写在留言里。众所周知,吃柿子也是有些注意要点的。首先,柿皮最好剥掉。前面也已经说过,它的性子大寒,要控制住自己的嘴,每天最多只能吃一到二个,并且不能空腹吃,更不要和海鲜,特别特别特别是和它同季上市的螃蟹一起吃。因此,老人们总是语重深长地跟我们打招呼:柿子虽好,可千万不要贪食哦。适逢新春佳节,就用这篇《柿柿如意》给各位亲朋好友拜年啦!祝大家在2023年里,平安健康,幸福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