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贵生老师在欧洲传播古中医 黄贵生老师(古典巨灵针灸传承人)笔课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灵枢·本神第八》,提出了诸多概念,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 德,是一个形而上的一个符号;天,也是一个形而上的符号,跟我们头顶上的那个蓝天没有太大的关系。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到了人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力量帮助自己的时候,这个天,就从一个形而上的符号变为了一个图腾。 中国老百姓需要的是实用主义。知识分子们则要探讨的是更深一层的生命的真相。 天,这个生命的本来,赋予生命的那个大功能。在我,这个具体生命形态上所禀赋的那个,是德。 在我们巨灵的传承里头,一开始就说,“巨灵与元气齐生。。。有巨灵胡者,偏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 又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恻隐之心”-《论语·颜渊》 《尚书·泰誓》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好生之德”,是上天给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生存的机会。 马,鹿之类的跑的快,可以逃避危险。这个是上天给这一类动物所赋予的生存的机会;老鼠打洞,把自己藏在洞里头,也是上天给这一类动物所赋予的生存的机会。 造万物的父母,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天所赋予生命的是德, “地之在我者,气也”——生命能量的原动力。 上天予以人的生存机会的,是灵。这个灵,所具有的特点是,恻隐之心。 这个德,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头,长篇大论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是德与气合流之后的产物,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所以灵枢在《本神》里头,确定了生命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德,气。与后面的气一元论的医学大相径庭。更不用说现代的唯物论医学了。 “故,生之来,谓之精”,到了这里,于是产生了生命的物质部分了。 这个与后来道家师父们说的精气神,大致相同。 我们的生命所具备的三体:神体,气化体,和肉体。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魂是更加精微的神体,魄体相对于魂体而言,就稍微粗一些了。这个是要真正修行之后,才可以明白的道理。 我们的这个肉体,是极为粗糙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这个“心”,佛家研究的,就非常的深入了。这里讲的心,就不是我们的肉团心了。 比如我们平时说的同情心,心心相印,并不是实指我们胸膛里头的那颗肉团心。 这个是我们中国人本有的心理学,跟现代心理学有极为不同的研究方向。中国人的心理学是通过反观内视,观察了生命的本源之后得出来的。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新冠肺炎,为什么要洗肺呢? “喘喝胸盈”,是肺气的实症,所以要洗肺,我们用欷穴。 肺气拥塞,又伤了魄,所以要用募穴治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