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回小说《魔稻演义》:世界第一产稻国 种稻历史近万

 PaperRSS 2023-01-23 发布于北京

作者:毛昌祥 广西农科院,PaperRSS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本文系章回小说《魔稻演义》第20回章节。

第二十回  稻中国

世界第一产稻国 种稻历史近万

看官,你可知道,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也是至今有考古为证,栽培水稻历史最久的国家之一,我国浙江河姆渡史前遗址发掘结果,发现了大量的碳化稻谷和种稻用的工具。我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第二,但是稻谷总产量第一的国家。水稻种植面积按第一的是我们的邻国印度,但是他们的单位面积产量低,所以总产量比我国少许多。不过,这里要补充一句,由于我们中国帮助印度发展了杂交水稻,近些年来,超过了原来的第一名泰国和后来的第一名越南,印度从水稻进口国逐步变成了全球第一的稻米出口国,排名第二的越南也是学习了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增加了产量,稻米出口大幅提升的,这是后话,本书后面有故事详说,看官到时留意罢了。

 

作为中国人,不知道“中国稻、稻中国”的一些事,只怕有点对祖宗不起,俗话说“身在福中要知福”,那么“身在稻中国,就要知中国稻”,对不对?其实中国稻,也就是世界稻的缩影,但是也有它的独特之处。看官,假如我抓一把稻谷,放到你眼前,问你这是什么品种,只怕你会答不上来。也许你通过谷粒的形状,可以说,这是籼稻或这是粳稻。我想除此而外,你再也说不出什么了。那你会说,我请水稻专家来看,比如说请我们称之为“稻神”的袁隆平来看,他一定会告诉你很多。错啦!他也只能和你说的差不多,也不知道这些稻谷是什么品种。

 

能够告诉你更多情况的是要通过这些稻谷内部的遗传密码,才能告诉你更多,但不是全部。所以,任何一个水稻品种,都要结合他的内部遗传密码和外部形态表现,才能确定它的一些细节。告诉看官,袁隆平在大学学的是遗传育种,不懂遗传,难搞好育种,要搞育种,一定要学遗传。这里有一个定律,那就是任何生物的表现型,是它的遗传型,即它特定的遗传基因与所处外界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怎么理解?好理解,同样一个水稻品种,按理说它的遗传基因是固定了的,但是种在不同的田块,由于肥料水平不一,产量就会大不一样。就这么简单!

看官,现在你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水稻插秧和收割都是机械化,稻田也是大片大片平整得很好,拖拉机、无人机耕种管理,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在田间。可是看官你如果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你就记得种水稻的辛苦。插秧、收割都是人工,农民们脸朝泥土背朝天,一蔸蔸秧苗都是一手手插到水田的泥巴里,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前后左右还要等距离对整齐。收割时,手持镰刀,一丛丛稻子离地面5公分左右割下来,放到稻田里,收割完了,再一捆捆抱去在打谷机也就是脱粒机上脱粒,没有脱粒机是,就是在原始的“扮桶”上使劲摔打稻穗使之掉粒到“扮桶”里。这也就是为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当时产量不高,为了多一些粮食,有的地方,就搞起了“双季稻”甚至“三季稻”,把育秧的时间叠加在上一季水稻的生长期里,在小块的秧田里育成下一季的秧苗。到了第一季,也就是早稻成熟时,组织劳动力抢收早稻,收完了早稻,立马犁田翻耕,又抢插下一季即晚稻。这是种稻人最忙的时候,叫做“双抢”。所谓“双抢”,就是必须在短短几天之内,抢收完早稻,抢插完晚稻。许多地方的口号是“插完早稻过五一,插完晚稻过八一”。

当时形容“双抢”时田间的变化是:早上一片稻黄,中午满田水汪,晚上一片绿秧。湖南长沙附近当时的双枪季节一般是每年的7月下旬。机关、学校(中学为主)和部队的人员都要去附近农村参加双枪。打着红旗排着队,背着行囊带干粮,一干就是好几天,累得回家只趴床。不少人在双抢中中暑、受伤。这就叫“提高复种指数”,一亩田产两季稻谷,成本极高,代价极大,谁叫水稻品种产量低?现在用上了高产品种和各种机械,哪还有什么“双抢”,听都没有听到过了。许多地方改双季为一季,产量还比两季高。余下的时间,可以种蔬菜、绿肥或者休耕养地。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幅员辽阔,生态条件复杂。境内有世界的第三极喜马拉雅山。从最南端的海南三亚到最北的漠河,东边的台湾到西边的新疆,都有水稻种植,只是季节有所不同而已。大致划分,我国的水稻种植带可以分为华南双季稻带,长江以南的单、双季稻种植带,这两个种植带,都是籼稻类型品种为主,粳稻品种为次。而粳稻品种一般是用作晚稻种植,后期比较耐寒,这样,连湖南都有粳稻育种,主要是晚粳品种。长江以北到黄河以南,可以说是籼粳交错带。而东北三省是粳稻种植带。西边的云南是一个特殊的稻作区,它有籼有粳,但是粳稻为高原型粳稻,普遍比较耐寒,最高分布到了海拔2600米左右,如丽江的“丽江黑谷”就是有名的高原粳稻品种,在云南,水稻种植面积不大,而高原粳稻面积也只有六成多一点,问题是,那些居住在高海拔地区了人,尤其一些少数民族,还必须种它,否则吃什么,所以这类品种的选育,只有云南自己能做。在新疆,也有少量粳稻品种,类似于欧洲粳稻类型,但大多还是东北亚的粳稻类的品种。

 

正因为中国的水稻生态复杂,没有一个地方培育的品种可以在全国或者大部分地方种植。所以各地都有自己水稻育种队伍,根据各地的具体需要,培育自己的品种。而育种中很重要的一环“区域试验”,即水稻品种推广之前的必须进行的“统一考试”,即便挂名“全国区试”,也只是某一个大的生态区组织的国家级“统一考试”。有的省区,不同的纬度位置,品种的适应性就大不相同,比如广西南宁培育的品种,拿到桂北,如桂林地区种植,就不适应,反而是与桂林相邻的一些湖南品种,可以在桂林获得高产。

这样,中国杂交水稻育种,袁隆平研发出来的技术路线可以被各地参考,但是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各地要根据自己的育种目标,生态条件,品种资源的类型,最后进行策划,实施。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但是不可生搬硬套。后来各地出现了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不足为怪。其中有的是实力雄厚的省级科研、教学单位没有成功,反而是一些地市、县级科研或推广单位,甚至个人,取得了某些方面的突破。看官,这就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和发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

 

一个偏远的安江农校的老师,带着几个中专生,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搞出了惊天动地的“东方魔稻”,而那些国家级、省级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在这件事上却少有建树,甚至在袁隆平将技术路线和育种材料提供出来之后,这些头部科研单位也没有多少人搞出新东西来。看官,这也不奇怪,科学研究与创新这玩意儿,是与人的头脑挂钩的,也与勤奋、汗水、机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后面的回合里,看官你将看到不少“人不出众,貌不惊人,身处偏远,两袖清风”的苦行僧们,在杂交水稻的发展上,却演绎出了精彩的人生。

                                            2022-06-03,22:25 完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