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鸡生态养殖及配套牧草栽培利用技术 _刘杰等 0 引言 自贵州省开展农村产业革命以来,生态畜牧业已成为贵州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黔东南州更是将林下养鸡列入林下经济“四大重点产业”之一,大力鼓励养殖户、养殖合作社开展林下养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黔东南州林下养鸡热潮也随之兴起。虫草鸡生态养殖作为林下养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传统的养殖模式,不依赖于全价颗粒料,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通过将鸡放养在林间觅食昆虫、嫩草、草籽等,同时利用林间空闲地和部分耕地种植牧草,将牧草与其他饲料原料按比例制成自配料进行利用,实现林下养殖中“虫—草—鸡”的平衡,实现节约饲料成本、提高禽蛋品质的目的,最终实现养殖增效、农民增收。 笔者通过参与养殖合作社开展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就如何提高虫草鸡养殖的存活率、出栏率,提高禽蛋产品品质,把握虫草鸡养殖的关键环节,总结出虫草鸡生态养殖及配套牧草栽培利用技术,现总结如下。 1 养殖设施 1.1 场址选择 一般选择地势相对高燥平坦、植被丰富、林下有一定的虫、草量,距离公路主干线、村寨或居民区1 km以上,且交通便利、通水通电的林地或果园作为养殖场地 。 1.2 圈舍建设 圈舍建设原则要求夏季隔热、通风良好,冬季保温良好,圈舍四周设置排水沟,长宽高适宜,便于除粪、消杀。 1.2.1 育雏舍 由于雏鸡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修建育雏舍时要充分考虑圈舍的保温效果,使用保温效果好的材料修建,必要时可增加增温措施。圈舍面积按20 ~ 35羽/m 2 计算 ,根据养殖规模合理建设圈舍,育雏舍每栋圈舍规模不超过5 000羽。 1.2.2 育成舍 育成舍延着养殖场内部道路两旁修建,便于补助饲喂管理。修建育成舍的个数按养殖场面积、饲养数量确定,一般按每10 ~ 15亩(1亩≈667 m 2 )林地或果园配套一个1 000羽规模的育成舍,育成舍养殖密度10 ~ 15羽/m 2为宜。 1.3 围栏 由于放养模式下鸡的活动范围大、飞翔能力强,为防止鸡飞走逃窜,每个放牧区域围栏高度不低于2 m,围栏距离林地边缘3 m以上。 2 饲养管理 2.1 品种选择 宜选择抗病力强、活动采食范围广、当地市场接受度高的鸡品种 ,黔东南地区以黑脚麻羽土鸡最适。 2.2 养殖前准备 养殖前1周对圈舍和养殖用具进行彻底清洗,干燥后用2% ~ 3%的烧碱溶液进行消毒 ,24 h后用水冲洗残留碱液;养殖前24 h用0.3% ~ 0.5%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或0.5% ~ 1%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再次对圈舍和用具进行喷洒消毒,同时用生石灰对圈舍周边地面、排水沟、粪池等消毒 。 2.3 饮水和开食 2.3.1 出壳苗饮水 鸡苗到达后入舍休息30 ~ 60 min,即可供给凉开水,水温以35 ~ 37 ℃为宜,为防应激反应可在水中加入3% ~ 5%浓度的多维葡萄糖,1周后可改饮常水。 2.3.2 开食 在出壳鸡苗初饮约1 h,并发出觅食的叫声后方可开食,用雏鸡料。第1天投料采取撒料投料法,即将饲料撒在开食盘里面,开始少量撒入,再慢慢增加投喂量。 2.3.3 脱温鸡苗饮水 脱温鸡苗入舍休息30 min左右,即可供水,可在水中加入0.0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肠道清理,同时在水中加入3% ~ 5%浓度的多维葡萄糖防应激反应,水量控制在半小时饮完,随后改为自由饮水。 2.3.4 脱温鸡苗投料 每天每只鸡按50 ~ 75 g给料,少喂勤添,定时定点投喂培养条件反射,便于饲喂管理 。 2.4 温度 温度是育雏的关键,是影响育雏成活率的重要因素,育雏期一定要保持育雏室内恒温,切忌忽冷忽热。不同周龄室内温度见表1。 表1 雏鸡饲养温度 ![]() 2.5 湿度 整个育雏期间的湿度控制在60% ~ 65%,湿度计放置高度离养殖平面5 ~ 10 cm处。 2.6 通风 通风有利于减少圈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防止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发生,圈舍内应每天定时进行通风换气,通风时注意,不能让风直接吹到雏鸡身上。 2.7 放牧期管理 一般35日龄即可进行放牧,初牧需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随时注意天气并设置紧急避雨设施,50日龄以上 或体重达0.75 kg以上可自由放牧 。放牧30 d后驱虫,驱虫采取饮水添加驱蛔灵、盐酸左旋咪唑等。 2.8 常见疾病防治 2.8.1 球虫病 (1)症状及病理变化。鸡球虫病属肠道寄生虫病,雏鸡易发病,高温、高湿环境易引起发病。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粪便带血,并有零星死亡。 (2)防治方法。养殖户勤换垫料,保持圈舍干燥,可预防和减少球虫病发生;发病时饮水添加地克珠利口服液、磺胺类药物治疗,直到圈舍不出现血粪即可停药,待鸡出栏后需用3% ~ 4%浓度的烧碱溶液对圈舍进行消毒 。 2.8.2 鸡白痢 (1)症状及病理变化。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 ~ 3周雏鸡最易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临床表现为羽毛松乱,羽翼下垂,缩头颈,不吃不动挤在一起,排有恶臭、白色糊状鸡粪,部分粘在肛门周围结块状,病鸡因虚弱衰竭死亡。 (2)防治方法。预防鸡白痢需要保证鸡群各个生产阶段饲料、空气、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保证营养平衡,预防垂直传播,不从疫区引进鸡苗;发病时一般按每只鸡每天用青霉素0.2万IU拌料饲喂,或按0.04%土霉素和0.03%氟苯尼考拌料饲喂,以上药物交替使用效果为宜 。 2.8.3 鸡大肠杆菌病 (1)症状及病理变化。鸡大肠杆菌病属常见的肠道疾病,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为肠道充血,腹部水肿,皮毛松软,腹泻。 (2)防治方法。预防鸡大肠杆菌病要在育雏时加强通风换气,保证鸡舍正常温度,经常带鸡消毒等;发病一般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磺胺类药物治疗,先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 。 2.8.4 啄癖 (1)症状及病理变化。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多,换羽、性成熟、营养缺乏、养殖密度过大、环境不良、疾病等引发该病症,放养饲喂的情况下该病易发生于初夏和秋初这两个季节。 (2)防治方法。注意保持合适的养殖密度,注意饲料营养均衡,可减少鸡啄癖的发生。当产蛋鸡有啄肛行为,可在饮水中加入1%的食盐;有啄羽行为,可在饮水中添加0.2%的蛋氨酸,饲料添加1% ~ 2%的骨粉;鸡啄癖发生时需及时隔离、淘汰被啄伤的鸡,并对发生啄癖严重的鸡群鸡舍进行遮光,遮光程度使鸡能看到食物和饮水即可。 2.8.5 鸡霍乱 (1)症状及病理变化。鸡霍乱属于细菌性传染病,又被称为鸡出血性败血病、鸡巴氏杆菌病。该病发病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危害极大。临床变现为病鸡怕冷嗜睡,羽毛杂乱,精神萎靡,喜欢待在温暖的地方,排蛋清样稀粪,呈黄色、绿色、黄白色。 (2)防治方法。鸡霍乱发生时需要及时隔离发病鸡群,并对圈舍和鸡群主要活动区域进行消毒。该病治疗一般用土霉素、金霉素等抗菌类药物,按剂量拌料饲喂,一般饲喂1周左右。 2.9 鸡的常规免疫 完整的免疫流程是保障鸡群免受疫病的困扰,提高鸡群成活率,实现鸡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基础。鸡的常规免疫程序 见表2。 表2 鸡的常规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 3 牧草栽培及利用 牧草栽培及利用主要解决虫草鸡在林地、果园自由觅食过程中无法满足自身营养需求,需适当进行补充饲喂,通过虫草鸡养殖总结出以原粮、鲜绿牧草等制成自配料进行补助饲喂,既能保证虫草鸡禽蛋产品品质、风味,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饲料成本。 3.1 品种选择 为实现青饲料周年供应平衡,选择紫花苜蓿、金荞麦、黑麦草、菊苣4个可多次刈割的牧草品种进行栽培。每年3月中下旬播种紫花苜蓿、金荞麦,6月至11月可利用,9月下旬播种黑麦草、菊苣,11月至第二年6月可利用 。 3.2 整地和施肥 播种前深耕细耙,整平破损,以利出苗,开好排水沟。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2 500 ~ 3 000 kg经堆积发酵的农家肥,整墒待播 。 3.3 播种方式和播种量 采取撒播方式进行播种,由于紫花苜蓿、金荞麦、菊苣3种牧草种子较为细小,可用适量细沙与种子混合均匀再进行播种。撒播的方式种子播种量一般为:紫花苜蓿1 ~ 1.2 kg/亩、金荞麦1 ~ 2 kg/亩、黑麦草1.5 ~ 2 kg/亩、菊苣0.5 kg 。 3.4 田间管理 牧草出苗后,在其生长期内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及时进行人工中耕除草,也可根据杂草特性选择适宜的化学除草剂除草。牧草生长期内,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水分含量,适时、适量进行灌溉或排涝。在苗高40 ~ 50 cm时或刈割利用后进行追肥,追肥时根据牧草生长情况、地块情况、牧草特性等合理选择追施的氮、磷、钾肥比例 。 3.5 刈割和利用 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在初花期最适宜,该时期营养最丰富,之后株高60 ~ 80 cm时刈割,留茬高度3 ~ 5 cm;金荞麦、黑麦草、菊苣均在株高40 ~ 60 cm时刈割利用,留茬高度5 ~ 10 cm 。 为节省饲料成本、提高牧草利用率、改善虫草鸡禽蛋产品品质,将刈割的鲜绿牧草与其他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粉碎、混合、制粒利用。由于鲜绿牧草水分含量较大,制粒完成后需将自配料颗粒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摊开晾干,必要时增设烘干措施,以防止自配料颗粒发霉变质。虫草鸡放牧期自配料配方见表3。 表3 虫草鸡放牧期饲料配方 ![]() 4 结语 在虫草鸡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各个阶段的管理,准备阶段要重视各养殖区域和养殖用具的消毒工作,育雏期管理需把握好温、湿度的控制和疫苗的接种环节,放牧期管理需注意控制放养密度适宜、实时监测鸡群疫病的发生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牧草管理需注意刈割时期和追肥等,细致的管理是保证存活率、出栏率和禽蛋产品品质的关键。 由于虫草鸡独特的养殖方式和膳食结构等因素,其禽蛋产品肉质紧实、营养丰富、风味鲜美而深受市场欢迎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普通鸡产品价格高40% ~50%;同时,通过牧草的栽培利用可代替饲料日粮占比15%左右,一定程度上节约饲料成本。较高的市场价格和较低的养殖成本保证了虫草鸡养殖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养殖增效、农民增收。 通过紫花苜蓿、金荞麦、黑麦草、菊苣4种牧草的饲料营养与饲草栽培利用实现了虫草鸡养殖中青绿饲料周年供应平衡,解决了虫草鸡在补充饲喂阶段优质植物性饲料添加的问题,为后续开展虫草鸡补充饲喂阶段动物性饲料的培育选择、利用方式等探索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