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通过修复基因治病,这种说法靠谱吗?

 植物游记樊蓉 2023-01-24 发布于贵州
写在前面

有一种说法:中药治病是通过修复基因而达到目的,大部分人觉得这种说法不靠谱,查了一篇文献,我发现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光谱与DNA与阴阳

某些小分子通过某种机制,与DNA生物大分子作用生成复合物,从而改变自身或对方的光谱性质。

具有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含有芳香性碱基和磷酸生色基团。

小分子与DNA作用后,会导致吸收谱带变宽、红移或蓝移及减色或增色效应。

在光照作用下,有些分子会切断DNA的键。

有些小分子与DNA结合后,会使原本荧光很弱的分子荧光强度增大很多。有些小分子与DNA结合后,又会使荧光碎灭。

当核酸分子与其配体形成了超分子体系时,相互作用部位或基团伸缩振动会受到影响,从而红外光谱吸收峰频率发生一系列的位移。

吖啶、菲啶类染料是应用最早的染料探针,一般通过嵌入或静电吸引与DNA分子结合,使荧光大大增强,是序列非特异的小分子探针。

耐尔蓝通过与DNA作用,染料的荧光被猝灭。

口恶嗪染料则与发夹结构的寡核苷酸端基连接形成灵敏探针,杂交前被茎杆结构处互补的鸟嘌呤残基所高度猝灭。

当与特异的靶序列结合时,发夹打开,染料与鸟嘌呤分离,荧光能够增强约6倍。

临床上使用的许多抗癌药物都以DNA为作用靶点,通过与癌细胞DNA发生相互作用破坏其结构,进而影响基因调控与表达功能,从而表现出抗癌活性。

些金属离子,特别是一些过渡金属离子能与DNA发生缔合作用,使某些DNA的结构发生改变,像钙,铁.,钴,铂,以及铜等。

尤其是铜配合物及一些铁配合物,能有效地断裂DNA,充当人工核酸酶使用。

结尾

所有的酶和受体都是蛋白质,都是从DNA经转录、翻译等过程产生的。

通过上面的文献资料,更能佐证中药药理,中药药性是动植物特性的外在表现,是基因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比如滋阴的乌龟喜欢安静,壮阳的小鹿活蹦乱跳,能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的沙漠骆驼奶可以治三多一少的糖尿病。

当我们煮这些动植物时,他们溶出来的物质,正好是他们的DNA经转录、翻译等过程产生的酶和受体。

一方面这些酶和受体直接作用调控我们的身体机能。

一方面他们溶出来的各种物质,又通过各种方式与DNA结合,选择性的调控基因表达,修复因为生病而基因表达紊乱的我们。

某些小分子通过某种机制,与DNA生物大分子作用生成复合物,从而改变自身或对方的光谱性质。

物质的本质是共振的弦,偏发散的为阳,偏收缩的为阴。

DNA光谱性质改变,共振方式改变,也就调整了阴阳平衡。

超链接:

1:人间,天堂,地狱,真的存在吗?存在,我还找到了科学依据

2:听五行音乐治百病,不是玄学是科学

3:不光听五音能治病,看五色也能治病

辨证论治

医家讲求“辨证论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杜姗.电化学和光谱法研究药物及农药与DNA的作用机理[D].南昌大学,20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