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作品对话丨第四期:“平 •行”——《形态构成学之平面构成》学生作品展

 涤砚堂 2023-01-24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图片

指导老师:岳欧璐

图片
图片

展览寄语: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用特殊的课堂方式完成了此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用理性构建了作品的骨骼与经络,用情感注入了作品的血液与魂魄。在经历了繁重的作业“量”的磨练后,终于见到了“质”的飞越。谨以此展览纪念努力的你们!加油!

图片

课程地位

《形态构成学》是本专业基础课,是已知成因去寻求造型的可能性,它以视觉为主并超越视觉范围,是设计专业不可缺少的平面空间视觉训练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形态与色彩的基础知识与构成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视觉设计思维及空间设计语言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本门课程的整个课程的内容有: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形象要素,骨骼,形与空间关系;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概述,色彩构成应用设计赏析;立体构成: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立体构成应用设计赏析。

图片

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平面构成“平·行”主题展、色彩构成的“炫·彩”主题展和立体构成的“幻·空“主题展。展览作品主要由本校的19级服装与服饰设计1、2、3班同学的优秀作业组成。

本篇推文为平面构成“平·行”主题展。

图片

19服装与服饰设计1班

蔡佳哲

图片
图片

该作品采用四周暗,中间亮的方式来体现中心主体物,用对比的方式,体现原本图片的型,做出错乱的感觉。

图片

灵感来自于玻璃画,将传统的典雅、繁复的玻璃画用点线面组合构成的方式进行表达,将点线面组合构成用于其中,一定程度地去平衡点线的使用。

陈俊勇

图片
图片

《梦境“战疫”》画面中有太阳,月亮,星星,代表抗疫一线的战士夜以继日地在与病毒作斗争;颗粒是沙,代表五湖四海的广大人民群众,虽然个体很小,但凝聚起来,就是牢不可破的万里长城;矩形代表医护建筑,六边形叠加形成的花朵,代表春天将会到来,也是对抗疫英雄们的赞美;五角星代表中国,是张开双手,向前奔跑的姿势,中间的一抹红色代表着中国的红色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抗击新冠病毒的我们!

陈彤

图片
图片

《旅人的梦》-灵感来自梦境中的无限循环,通过由近及远的构图来表现空间的延伸感,利用图形引导视觉,呈现出一副完整的画面。

陈依瑶

图片
图片

《重叠》图象的抽象几何练习。选用了立体构成感强的建筑摄影图片,画面主要以方形,圆形等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构成,通过色彩上黑白灰的处理构成作品,将具象抽象化处理画面,简化复杂的东西,使画面对比感强烈,具有视觉冲击力。

刘婉琳

图片
图片

《交叠》将一张静物照片仅用几何形状来表现平面结构,线条之间交错重叠之后形成的面用黑白灰填充,赋予画面构成感和空间感。

吴丹炜

图片
图片

灵感来源于我特别喜欢的一位歌手(n-buna)的音乐,他曾说过“希望比起喜欢自己你们能更喜欢音乐”,因此作品中把人物的脸表现的模糊抽象,让人臆想,中间的元素采用了现代城市建筑,即使是普通的音乐也会流入城市当中,被人聆听,周围的装饰元素暗示了专辑碟、夜晚以及不同的音乐旋律,“Z”表示的是zone,借指n-buna的音乐是为夏天所生,耐人寻味,无数次的轮回,他的夏天还在。

吴秀兰

图片
图片

《繁刚简柔(男与女)》1-运用点、线、面加以装饰组合成一位男性形象特征图片,画面装饰味浓郁,元素繁多。

图片

《繁刚简柔(男与女)》2-手法与上面思维相反,将点线面简化形成具有女性特征画面;二者相得益彰,繁简对应男女,并与之赋予刚、柔之感,别有一番韵味。

图片

《光怪陆离-灰色地带》该画面由快速读取参照对象的点、线、面等要素构成,通过抽取再造视觉的关键部分,再加以衍生改造,舍去画中繁琐部分,将画面元素进行组合重构,并根据画面需要的黑白灰处理,从而得到这张充满抽象意味的作品。

张诗琪

图片
图片

《光影》-本张作业选择了一张画面特征性较强的摄影图片,将画面中立体的内容平面化,舍弃画面中较繁琐的细节,将其概括出来。并加以黑白灰关系进行处理,使画面趋于平整,且具有顺序。

图片

《抽离》-画面选择了一张标准的静物,将画面中的物体伸缩变换,令其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再将其进行简化、抽象的概括,提取画面中具有较强特征的点、线、面,并且连接起来,最后加上一些阴影的渐变,使画面具有美感。

朱细缘

图片
图片

《栖息》利用点线面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设计,描绘出火烈鸟及其生活环境的基本形态,构成了一幅火烈鸟正在栖息的温馨画面,表达着一种安逸,祥和的画面感。

朱燕芳

图片
图片

《翱翔》在自然界中以鸟飞翔的立体形态作为素材,对鸟的形态进行简化、夸张、变形、扭曲,简化成线稿,再用纸张进行拼接,使其有块面感。

图片

《抗傲》以中国地图为原型,进行改造设计成一个类似于竖起大拇指的图案,因为疫情期间中国的表现令人感到骄傲,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图片

19服装与服饰设计2班

陈炜

图片
图片

《梦境》-欲要表现梦境中混乱的秩序,打乱秩序的手法和表现方法展现出了梦境的无厘头和捉摸不透,加上最近国内外因疫情而闹得各种混乱想要从中获得秩序,乱中有序,黑白灰对比和疏密对比就是秩序。

图片

《房间》-画面通过天花板的灯发散性来扭曲画面,从而让这个房间充满了神秘和静谧的幽闭感,配合黑白色块来烘托环境的氛围。

程玉涛

图片
图片

我的这幅画的创作思路来自疫情期间,我们都被隔离在家,在此期间,身在一栋栋高楼里的我们都像笼中鸟一样渴望外面的世界。

廖仕玲

图片
图片

梦到的疫情结束后回到和谐校园,走进校门,澎譽湖的荷花依然绽放,湖中的鱼儿在自由的嬉戏,双子楼在阳光下依旧显的挺拔。

黄月琼

图片
图片

《青面》-一个青铜古面也能营造一种形态平面的感觉,有无限的空间感。

林丹

图片
图片

将画面简单的平面化.,在构成中加入纹理修饰并塑造,强化黑白灰关系。

刘鸿俊

图片
图片

运用板绘进行概括提炼。

彭荃欣

图片
图片

《茶桌》根据茶桌的照片,运用黑、白、灰,点、线、面等最概括的方式重新呈现成平面构成。

图片

《梦疫》这张作品描述的是,染上新冠状病毒的病人在病危中的梦境。病人身在病房,梦境中以照顾病人的医生为主体,以疫情期间的部分热门话题,如蝙蝠、新冠状病毒、作为中间宿主的穿山甲、被封锁的城市、伟大英雄们的请战书、以及“中国加油”的声音作为素材,体现战“疫”主题。

图片

《黑玫瑰与白玫瑰与叶》运用点线面的构成手法,背景、玫瑰、叶子作为面,添加波点与各式曲线直线作为装饰,安排好疏密与黑白绘成画面。

谢佳利

图片
图片

这幅作品融合了点、线、面的设计,底面的黑白感三角形参考了地砖的设计hhhhh其次是中间的主体物的感觉,想要做一个有一点“相对”的画面感所以也增加了一些黑白的关系对比,然后上面的花是因为偶然看到了衣柜上的花纹hhhh然后然后!上面的「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我的亮片指甲油,不规则的点和颜色形成画面的视觉感!谢谢!

谢琳琳

图片
图片

梦境中的“战”疫成功,人们摘下沉闷的口罩,再也无需畏惧病毒,病毒逐渐被消灭,迎来新生的太阳与生活。

杨思伟

图片
图片

运用了近似构成和特异构成以及密集构成,用圆形的图案,按照不同大小进行排布,做成嘴唇样子,里面用点和线进行绘制。通过疏密进行对比。整个图案是嘴唇包裹一个头部,说明在现实中人们总是被外界的评论所困扰,而里面的头部用鸟进行遮盖,说明在人们梦境中,是向往自由的。而周围的线也进行视觉的填补。

钟思琪

图片
图片

《城市建筑》平面综合构成,把点、线、面进行综合重构构成设计。在城市里错落的林立着大同小异的高楼大厦,而不同于坚硬耸立的尖角楼,一抹墨色的液体打破了尖锐的沉默。

图片

19服装与服饰设计3班

陈奎璋

图片
图片

这张画的构图方式是:首先先用一个圆形确定大方向,然后加上点,线,面,丰富画面,让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在整体上提升了细节性,丰富性。

方欣

图片
图片

用贴纸和马克笔拼贴加绘画,我在梦境里希望每天都能开心,从黑白的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色彩。

赖滢

图片
图片

这是一幅梦幻的黑白装饰画,点线面构成各种各样的元素,令人向往梦幻和美好。

李家乐

图片
图片

这次作业我画的是一幅黑白装饰画,这幅画是点线面构成综合构成的,这是将我校考前的设计老师教的内容与现学的点线面构成相结合的。

梁伟琦

图片
图片

这次并没有参照学校或者疫情的主题来画。而是根据在网上看到的蜘蛛侠和晚上做梦梦到的印象来画出来的。

廖治彬

图片
图片

结合了点线面综合构成,我将自己名字开头定为框架,在里面加入了点线面的元素,中间的L是我的姓氏,整体的zb是我的名字,整体画面有疏有密,视觉冲击力强,旁边的留白使得画面有一块透气的空间。

图片

由于工具原因,没有卡纸,用涂色的方式去表达,这是网上找的图片斑马然后抽象出来的,后期有使用过PS涂色,使颜色更加均匀(起初没涂均匀,一块一块的)。

图片

这是通过一套茶具抽象出来的,再根据它的光影关系,进行黑白灰处理,变形抽取了茶具的线条构成的画面。

吴文迪

图片
图片

作品用了冰棍还有蛋糕的元素。还在书本中绘出一个泳池。表达一些自己想要的在梦里才会出现的东西。

许佳恩

图片
图片

这幅作品利用放射和点线面相结合,还有点矛盾转换,再用黑白来表达。

杨婧涵

图片
图片

《光影》运用同方向的光照抽象分割画面,乱中有序,使其更有层次感。

图片

《梦》这是我的梦境,表现出与人类社会格格不入的犀牛的孤独。运用点线面构成画面,复杂的背景突出中间的犀牛。

图片

《壶》画面中逐渐舍弃面,用线抽象勾勒出主要的物体形态。

图片

(未完待续)

来源 | 19服装与服饰设计1班、19服装与服饰设计2班、19服装与服饰设计3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