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吃得过多过杂过油腻,经常做这几个手法,助消化、消积滞

 牛妈古法育儿 2023-01-24 发布于北京

过节期间,各种美食轮番登场,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容易吃得过多过杂过油腻。大人每逢佳节胖三斤也就罢了,但孩子就不止长胖的问题了,这么吃很容易积食了。积食不仅会引发多种病症,还会伤害到脾胃。虽说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在红红火火的节日气氛烘托下,想拦也拦不住,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做好后续的调理工作。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帮助孩子消积食的手法,节日期间一早一晚都给孩子做一做,就会最大程度地避免,过多的食物让孩子的脾胃产生积滞,如果孩子已经积食了,舌苔变厚,有口气、便秘,也可以用这几个手法消食导食导滞。

1、揉板门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处上三分之一,大家可以摸到一个筋头,用力按揉有酸痛感。

刺激板门穴可用揉法,按揉时,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都是可以的。按揉100-300次左右。

板门穴,又被称之为脾胃之门,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个穴位,常揉能改善消化道,促进食欲;改善脾胃运化功能。能够通达肠胃积气,清胃热,止呕、降逆。

2、搓四横纹

四横纹位于手掌面第2-5指根部横纹处,属线型穴位。操作方法就是用拇指侧压住穴位来回推,叫搓四横纹。可搓100下。

搓四横纹具有健脾化湿,调中行气,消胀散结,清脏腑热之功效。可以调理腹胀,疳积,腹痛,纳呆,胸闷,痰喘,口唇燥裂等。

临床经验来看,搓四横纹不仅有助于健脾化积,而且对于咳嗽有痰、肺燥或者胃热引起的痰液难以咳出的效果非常显著。积食又咳嗽有痰的孩子不妨多搓一下四横纹。

3、掐四缝

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位于第2~5手指掌面,中间指关节的中央。左右共8穴。刺激该穴可用指甲用力掐,每个穴位7下。

用指甲四缝穴具有消食导滞、祛痰化积的作用,对于小儿食、胃口不开疳积、腹泻、百日咳、气喘、咳嗽、蛔虫病、惊吓等都有良效,不但适合孩子也适合大人。

1、搓中脘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50次。

这个穴位虽然属于任脉,但同时也是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因此它在调理胃肠疾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循经考穴编》对此穴的评价是:“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作为日常脾胃保健,我们可以每天横搓中脘,因为中脘穴旁开两寸是足阳明胃经上的梁门穴,横搓中脘的同时也刺激到了梁门穴,两穴同时刺激,能够很好地发挥健胃消食、理气除胀、和胃止痛的功效。

2、揉天枢

天枢穴位于肚脐两侧旁开2寸处,揉50次。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募穴”就是五脏六腑之气集中在胸腹部的穴位。

从解剖位置上讲,天枢的位置刚好对应肠道,所以点揉天枢可以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调理便秘、消化不良、恶心、腹痛等。。

3、推胸降气

从锁骨推到肚脐,可做50次。

推胸降气能促进胃气下降,正常运转的脾胃,是脾气上升,胃气下降,当吃得过多,脾胃产生积滞时,就会该上的上部去,该下的下不来,甚至出现胃气上逆,导致呕吐,而这个手法则可以促进胃气往下走。

4、顺摩腹

顺摩腹全掌贴于宝宝肚子皮肤,做顺时针摩腹,30次。

这是调理脾胃功能用到最多的手法,可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对消积滞,缓解便秘都有帮助。

近期导读:

年味“闲话”|饮酒后第二天困顿神疲,送您一杯香美的醒酒茶
年味“闲话”|元气满满的一年,从一杯茶开始
牛妈有话说|辞旧迎新之际,和大家说点心里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