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第一响|信哥

 运河儿女 2023-01-24 发布于江苏

2021年有一好友从外地回宝应,我送了他几样土产,其中有几斤锅巴。几个月后他问我怎么个做法,尽我所知简略的回复了他。

锅巴是农村土灶铁锅烧柴草煮饭而形成的那种米饭集结状的特殊食材。会煮饭的大婶想留一锅金黄色的锅巴的话,会在煮饭前用油把铁锅刷一下,然后放进米和水煮。待米饭成熟后盛出米饭,把贴近锅的一层留下,用小火微微炕一会,这时锅巴会微微的自动翘边,然后用锅铲轻轻地从四周下铲,与铁锅形状一致的锅巴就形成了,谓之"元宝锅巴”。做喜事的人家会把它放置在客厅的老爷柜上,锅巴里放上一张小方块红纸,以示吉庆。刚出锅的锅巴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煞是诱人。

现在的大部分人都喜爱吃锅巴,尤其是用土灶铁锅煮饭的锅巴。一是物以稀为贵,二是图个久违的新鲜感。

其实锅巴除了口感好,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锅巴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和B,以及钾、钙等矿物质,有益于补充人体的相关养分需要,保障人体健康的功效,还有一定的补钙、提高视力的作用。

宝应农村人对锅巴的认识通俗易懂,五个字:"锅巴补正气”。遇到农忙季节,农村大婶早晨会煮上一大碗锅巴,加入蛋花,给老公吃,好有力气干农活。

锅巴晒干了是极便于保存的。我喜欢储备一些锅巴,有亲戚朋友来做客,我会作为一道菜招待他们,很受欢迎。无论三五朋友,还是一桌食客,桌面上会吃剩一些菜肴很正常,而锅巴往往会被一扫而光,足见人们对锅巴的青睐。

我回复好友锅巴的几种做法:第一种最简单的吃法,取一些等量锅巴用冷水浸泡一下,待酥软后下锅煮烂,可放些小菜芯,加入鸡蛋花,有条件的可放几枚淡菜,加少量油和盐即可。其特点是口感软糯,还有些Q弹,香气扑鼻,清补润肠。

第二种做法是油炸锅巴。油温六成热锅巴下锅,这时锅巴会立即膨化,时间长了会发生焦黄色就嫌炸老了,时间短了,没炸开,嚼不动,所以掌握火候分寸很重要。锅巴炸好后立即装盘,撒些椒盐粉,谓之椒盐锅巴。特点是香酥脆,咀嚼时格嘣响的快感令人陶醉,口齿留香,回味绵长。另有一种做法,同样也是油炸。装盘后淋上熬制的番茄酱,谓之番茄酱锅巴。它的特点是酸甜软糯,开胃助消化。

还有一种做法比较上档次了。

据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途经宝应县。有一次县衙接到预报某日中午乾隆皇帝要在宝应歇驾,县衙准备接驾。但经费见拙,就请当地一富商招待。富商感到天降宏福,荣幸之至,立即应承下来了。但问题来了,做什么菜孝敬皇上呢。富商挖空心思,冥思苦想,皇上拥有天下,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呀,我只能做当地特色菜,为皇帝图个新鲜,兴许皇上没吃过。

其中有一道菜叫"三鲜锅巴"。它的做法是,一边油炸锅巴,一边熬制佐料,在高汤中加入鸡丝、海参丝、鲜菇丝、笋丝、小青菜芯等,汤汁熬好后淡淡的勾芡。一人将炸好的锅巴装盘端上,另一人将汤汁端着紧紧跟随。锅巴上桌后,浇上汤汁,刚出油锅的锅巴,浇上汤汁,立即发出嘭……刺啦……一声响。顿时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皇帝问这是什么菜呀,富商回话这是三鲜锅巴,皇帝品尝后连夸好吃,说这道菜鲜香可口,锅巴软糯,色泽鲜艳,非常美味,实乃人间珍品。这一声响分明是平地一声雷,天下第一响啊!

从此三鲜锅巴有了一个著名的别称:天下第一响。

 

最近精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