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到底发现了什么?让其明白了众生无岸,有道难渡

 新用户9131CP6m 2023-01-24 发布于湖南

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创立道家学派,提倡无为而治与道法自然的老子,他到底发现了什么?促使他最后选择了西出函谷关,至今没有留下出关后的信息。

老子以人的视角发现了自然中运行的规律,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

“道可道,非常道”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他发现人是复杂且无法被完全掌控的一种生物,因此在孔子向自己阐述“儒”的思想时,老子留下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就走了。

他深知人的本性。纵使以儒家思想教化万民也只是矫正了人的“衣冠”。

因为,人无法做到克制自己的欲望,更不能做到可以向圣人那样约束自己。

“无为”是老子期望的一种思想(思维)状态。他发现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可言,人若遵循这些规律,顺应人事“上善若水”,一切都可以随心处之。

老子发现了自然中的残酷,更看到了在一些必定的规则下,人的脆弱。因此留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当然,他也知道在“人”的群体中最脆弱的还是不断受到各类思想犁心,被驱使的民众,又说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他心里清楚,当时山下百家争鸣,却无一不是为了向贵族王室表明自己的学说思想更有用。

没有哪一种学说是以天下万物,众生为基。只是各持学问,行权谋之举。

智慧如皓月当空的他,也无法真正的做到脱离规则之外。只能,在高山之上寻一处静地,观摩众生。

这可能是智者孤独的体现。

虽以明万物之源,却无处可“行”。只能旁眼看山下与我同族的人,受那尘寰之苦。自己却无法助他们,脱离苦海。

也或许,他并没有这种想法。

他知道天地没有“思”,一切都是自我定义,而那些有思想主张的人却也是在做由心之举,所以后面补充到“守中”认为在逐流下动身言教,不如保持虚静自处。

老子发现规律是可以看到的,却忽显忽灭。他觉得“道”是一切事物的初始状态,若把规则比做“道”,便可以从中观察它们,所以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虽可见,却无法传。只因“见”道需要智慧,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智慧。这也是身为圣人贤者的他,最无奈之事。

既然自己有了如此智慧,却不能让处于山下的百姓真正摆脱规则的束缚。或许,这为他后来西出函谷关做了铺垫。

老子发现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源头,有一个根。

没有什么是突然就发生的,也没有什么是突然就创造出来的,比如石头是沙土日积月累形成的,水滴是从云雨中掉落下来的,火苗是依托杂物燃烧起来的。

是什么促成了它们?又或者,是什么导致它们的出现,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老子发现了常人所不能视的东西,并把这份发现通过文字简述了出来。但却无法完全以文字形容它,在知道这种情况便仅挥挥洒洒写下《道德经》。

如果,说他去了哪里,或许是去找能让所有人都可以见“道”的方法。又或者是,对山下的众生已经失望透顶,去寻一处新天地。

文/武侯说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