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比“补”更重要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3-01-25 发布于湖南

Image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Image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请你关注Image一同进步

养生秘密:“守”比“补”更重要

Image


从古至今养生就不容忽略,铺天盖地的养生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市面上的各类补品,让人眼花缭乱,大家也纷纷接招,不管自身体质如何,照搬照做,什么补身体就吃 什么。中医有个基本观点叫“同症不同证”,意思是生病的症状相同但可能导致该病的原因不同,所以在治疗时要对“证”下药。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三者相互为用,是保持和恢复人体健康、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和功 能,为养生长寿之根本。比起一味的“补”,守住精气神才是根本之法。下列几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不“守”却“补”不但达不到养生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话多耗气伤津】

中医认为,“多话语则耗气”,如果长期从事教师、话剧演员等用嗓过度的职业,很容易耗气伤津,频频出现口干咽燥等症状,或咽炎、喉炎、声带息肉等疾病。此 时若用甘寒的胖大海、麦冬等泡水,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还可能因药物寒凉而损伤脾胃。这是因为只补阴,忽视了益气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首先应当少说话,减 少用嗓,守固气阴;如实在无法避免,可在胖大海、麦冬基础上稍加太子参、蜂蜜等,可益气生津。

熬夜伤血】

中医认为,与无形的阳气相比,有形血液属阴。“昼则养阳,夜则养阴”,夜晚是养阴血的重要时间。如果经常熬夜,或因各种原因长期昼夜颠倒,会导致阴血耗伤 而出现健忘、脱发、月经不调等症状。此时最需要做的不是服用阿胶等补血之品,而是立刻调整作息,守护阴血;其次,可在睡前热水泡脚,能够引火归元,促进睡 眠;再次,可以将龙眼、红枣、百合等配小麦熬粥,以养血助眠。

【纵欲伤精】

肾精来源于先天,又有赖于后天的水谷滋养,它在人体起着生殖繁衍、充养髓骨和调节全身机能的作用。房劳纵欲而伤精者,不仅会表现出生殖方面的异常,还可见 骨软乏力、脑空无物和身体温度感觉异常等表现。在这方面,中医养生提倡“守精”:首先要做到节欲保精;其次应适当参加户外活动,疏理肝气,健运脾胃,以后 天养先天;此外,还可以用黑豆、薏米、核桃等煮粥调养。

Image

【过劳耗气】

合理的劳作,有利于疏通气血、活动筋骨、增强体力,但违背常规过度劳作,就会影响到健康。中医认为,“生病起于过用”,只有劳逸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才能守住正气,维持体内平衡状态,达到健康长寿。

【悲则气消】

《黄帝内经》认为,“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这句话是说,过度悲伤会导致心肺之气消耗。一般悲伤爱哭的人, 就比较容易神色黯淡体质差,这是心肺之气被伤的表现。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调畅情志,防止过悲伤气,可运用《内经》五情相胜理论,“喜胜悲”,在人悲伤时, 尽量用能调动喜悦情绪的事物缓解其悲伤,比如讲讲笑话,外出欣赏美景等,分散其注意力。

很多的时候我们认为很难的事情,其实往往很简单,反之简单的事情更该精妙谨慎的对待,有的人天天养生不离口,但是真正的养生精髓你真的领悟到了吗?

修炼必读:用心,养心,息心!


Image

1

心学一门,为儒释道三家修养之不二法门。下手在此,了手亦在此。入圣在此,堕凡亦在此。一念圣即圣,一念凡即凡,圣凡之别,全在此心一念之间。或言正心,或言尽心,或言明心,或言炼心,或言寂心,或言闭心,以及人心、道心、天心、本心、真心,凡百名心,皆属一心耳。

心为“圣君”,亦为“贼王”。戒慎恐惧,谨独存诚,全在动心起念之际,一刀截断,即见本来,还归真体。

人当不思善,不思恶,不思亦不思时;当万缘俱泯,一念不生,不生亦不生时;当喜怒哀乐未发,情欲爱怨未发,未发亦未发时;际此境界,心在何处?尔在何处?汝试道来。


Image


古谓心为思虑之官,凡属思虑者皆曰心,总管意识、精神、情志、欲念等现象。故荀子谓:“心者,形之君,而神明之主也。”蠲弃物累,澡雪心神,毋为事任,毋为境缘,毋为知役,毋为欲牵,便自得天清地宁境界。

省事心君静,无欲神明清。十二时中无挂碍,寂然不动驾羲农。心之官----思,心之能----虑,无思无虑,有心常不用,便尔自无心矣。闭心法者,即闭其思虑之谓也。
心本无心,动则心生。心生识生,心灭识灭;心生欲生,心灭欲灭;心生情生,心灭情灭;心生念生,心灭念灭。动于其心,生于其心;生于其心,害于其道,故孟子以“不动心”为教,而吕祖谓“千言万语,只不过发明炼心二字”。

炼心者,炼其心使细,炼其心使一,炼其心使寂,炼其心使无也。六祖谓“制心一处,无事莫办”,即炼其心使一之功夫也。《易》曰:“君子以洗心退藏于密。”洗心亦即炼心功夫;退藏于密,密之极即为无。能于一切处无心,亦无一切心,庶近道矣。


Image


所谓“心如墙壁”。心本非墙壁,而必使之如墙壁,此功夫即是炼心功夫,此法门即是闭心法门。闭其心,使外不入内,内不缘外,内外两静,内外两忘,内外两寂,内外两泯,便自可得清虚静定心境。而可使心君泰然,寂然不动于中矣。

《心龠经》曰:“心动有机,出入有门。杜其机,塞其门,则心自不生,神自不出。斯为闭心法,为入道要妙。”又云:“杜其机,则自心不起念;塞其门,则自神不外驰。”修道最怕动心起念,念头不起即本心真心,亦即道心;念头一起即凡心妄心,亦即人心。人心生即凡夫,人心灭即仙佛。灭人欲存天理,灭人心存道心,为入圣门径。

《心龠经》曰:“静其心则心自清,定其心则心自寂,虚其心则心自灵,无其心则心自明。下手捷要,在闭心一法。”郝太古谓:“心死则神活,心活则神死。”亦即言闭心之要也。

Image

2

闭心法要多端,总不外“内”“外”两途。下手均在“止念”“息妄”。念头不起,此心不闭自闭;妄心一息,此心不闭自闭。经云:“不灭照心,只灭动心。”念头起,妄心生,俱是动心之病。动心之害,始小而浸大,不塞而闭之,使其无出无入,自将以身徇物,以心徇欲,往而不能返矣。

心不动,只是一个虚极静笃功夫。能虚极静笃,自然情识双泯,人我两忘,而无机心为用矣。老子常教人以“婴儿”为法,因为婴儿纯一片天真,动与天随,无丝毫机心存乎其间耳。有机心,则有利害心,有得失心,有计较心,有人我心,诸心交织,万欲纷牵;不动于此,即动于彼;不计于此,即计于彼,如此又何能上入于虚静灵明境界。


Image


老子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吕吉甫注云:“心动于内,而吾操焉,是谓有兑;有兑则心出而交物,我则塞其兑而不通,不通则心不出矣。物引于外,而吾纳焉,是谓之有门,有门则物入而扰心,我则闭其门而不纳,不纳则物不入矣。内不出,外不入,虽万物之变芸芸于前,各归其根而不知矣。夫何勤之有哉?若开其兑而不塞,济其事而不损,则我之心直为物之逆旅,莫适守者,何恃而不亡哉?此所以终身不救也。”其解极精,直为玄门 “闭心法”之注脚。世人多以兑为口者,大误!达摩之“心如墙壁”法,即此塞兑闭门法也。


Image


闭心法,乃息妄心,死偷心,扫欲心,泯人我心,截断心根下机窍之上上妙法。达摩谓:“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此为“闭心法”之“内外两绝法”。内外两绝,人法俱舍。即一切相,无一切相;即一切法,舍一切法;即一切用,离一切用;即一切心,泯一切心。富贵功名,毁誉得失,祸福成败,寿夭生死,万千欲念,即起即离,即离即扫,即扫即舍,即舍即泯,泯之而至于无,使此心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片晴空万里,便自可彻见本来心性,本来面目矣。

一切心地法门。总从静定入手。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虚则神守,心灭则神存。心不能清静,心不能虚寂,总是一大病痛。

昔郭大年问道,当即授以保身卫生之术云:“神不漏则可保身,气不漏则可全生;心不动则可入圣,神不动则可全真。”此为养生要道。心生则欲生念生,而欲障念障随之,事障理障随之。精气两竭则百病丛生而命自绝矣!心动神摇则万事无主矣!心性精气神五者,皆能全其天真,还其本来,则自永生矣。

Image

3

万缘放下,是外筑基法;一念不生,是内筑基法。缘声入静法,观物入静法,是“由外打入”筑基法;凝神寂照法、心息相依法,是“由内打出”筑基法。其余如胎息法、止息法、三一法、观心法、存想法、摄念归元法、神气相注法、养圣胎法。无不为闭心止念入定要门。

老子曰:“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此老子之“无我”教也。人一无心便无我,若能无我自无心。以我者身之所形,而身者心之所寄也。故天玄子谓:“莫将我身作有身,将我身入众生身;众生不灭我不灭,万古众生即吾身。”此即是无身而有身,无我而有我之教也。世人只知以自我为我,而不知以无我为我。以自我为我,则我外众生,而众生亦外我矣,斯为小我;以无我为我,则我不外众生,而众生亦不外我矣,斯为大我。

Image


天玄子曰:“少年要有我,中年要用我,老年要无我。”白鬓老人曰:“少年要用心,中年要养心,老年要息心。”能息心无我,则荣辱得失,寿夭生死,均无足以动其中矣。

所谓息心者,在息妄心,非息真心也;闭心之道亦然。佛门有十法,任择一二修持即可。十法者何?一曰观察法,二曰休歇法,三曰泯心存境法,四曰泯境存心法,五曰泯心泯境法,六曰存境存心法,七曰内外全体法,八曰内外全用法,九曰即体即用法,十曰透出体用法。凡上所举,均为可行要法。特附录于后。

道门语要注:心性之修炼,佛门讲述尤多。均认为佛家理论高明广大,殊不知道家,儒家均有修法。且简而深,精而纯。但是儒家实借鉴道家根本思想(儒家秘传在《易》),而道家修养又密不外传,故知者少。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