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有三怕:一怕生冷,二怕撑,三怕生气和郁闷

 为什么73 2023-01-25 发布于河北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2023-01-24 18:00 发表于福建

假期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时节,这和假期暴饮暴食、作息不规律有很大关系。
中医在治疗脾胃病上,有丰富的经验。胃炎作为最常见的胃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

图片
病案一
01
胆汁反流性胃炎

39岁的王女士,近1年反复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隐痛,伴嗳气反酸,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服西药症状稍缓解,但胃痛仍时有反复发作,就诊于郭号大夫。

初诊时症见:3天前出现胃脘隐痛加重,发作不规律,稍有胃胀,嗳气,反酸,烧心,胸骨后异物感,口干口苦,纳食一般,眠可,大便稍烂,日行1-2次。舌淡,苔黄厚稍腻,脉细滑。

中医诊断为胃脘痛 脾虚湿热证,治以健脾行气,清热化湿之法,方用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加减,7剂水煎服,日一剂,饭后温服。

二诊:患者胃脘隐痛较前减轻,纳食好转,大便基本成形,仍有少许胃胀,口干口苦,处方六君子汤联合四逆散加减,7剂水煎服,日一剂,饭后温服。

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继服7剂,随访无再复发。

图片
病案二
02
慢性萎缩性胃炎

48岁的金先生,曾在武警总医院做过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近期因熬夜加班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就诊于郭号大夫。

初诊时主诉:胃脘部隐隐作痛,时作时止,饥不欲食,有灼热感,泛吐酸水,口燥咽干,神疲纳呆,消瘦乏力,大便干结。郭大夫诊察其舌边尖红少津、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弦。认为此患者系胃阴亏耗、胃失濡养,兼见肝郁脾虚,治拟养阴益胃、疏肝健脾、和胃止痛。方用一贯煎、益胃汤、芍药甘草汤加减。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一周后复诊,患者自述胃痛症状已明显减轻,无反酸现象,但食欲尚差,上方加减14剂继续调整,随访至今患者未再复发。

(备注:中医讲究辩证论治,一人一方,文中用方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请勿自行抓药自服。)
脾胃生病的主要原因

郭大夫说:脾胃一怕生冷,二怕撑,三怕生气和郁闷

胃病大多与饮食不节有关。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易伤及脾胃。脾胃最怕撑,尤其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

思伤脾。大家常说的“气饱了”,形容的就是肝脾不和的问题。肝郁气滞、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克脾胃,导致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所以要养肝柔肝,调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

因此,养脾胃要注意少食生冷、作息规律、尽量减少发怒。

图片

郭 号主治医师,临床工作10余年,师从多位中医大家,以治疗内科杂病,尤其脾胃肝胆疾病、骨伤科疾病及痛症见长,月犁传统中医奖获得者。《饮食保健》杂志养生顾问,主编《图解新编中医四大名著》(全套4本,包括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合著《临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参与《本草纲目全本图典》的编著。
从小接触中医药,临床上尊崇针药并用的治病理念,对脾胃病、肝胆病、肺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眩晕、耳鸣、三叉神经痛、湿疹、痔疮、月经病等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思路;通过触发点疗法,能精准、安全、有效解决身体肌筋膜疼痛;运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肌肉劳损等骨伤科及软组织损伤类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