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法火烧圆明园后,曾国藩与左宗棠反应为何截然不同?

 逍遥_书斋 2023-01-25 发布于河南

#头条创作挑战赛#

虽然清政府晚期昏聩无能,对内残忍暴虐,对外卑躬屈膝,但这段时期还是涌现了不少名臣。尤其“晚清中兴四臣”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推崇,而声威赫赫的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都名列其中。

虽然都是中兴名臣,而且曾国藩对左宗棠还有知遇之恩,但他们后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

甚至两人因此产生了冲突和矛盾,虽然不至于撕破脸,但曾经的好友还是走向了分道扬镳的结局。

之所以会这样,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三观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内心的坚持都差别很大。这一点在两人对“火烧圆明园”的不同反应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图片1

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的暴行

对大部分国人来说,圆明园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永远的痛。每次提到都会立马想到积贫积弱、任人欺凌的近代史,对晚清的唾弃和不满也会随之涌上心头。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公元1860年,它其实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收尾。这场持续了5年的战争,以1856年的“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开端,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下北京后结束。

其实圆明园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当时的英法联军只有18000人,想要攻破北京这样坚固的城池绝非易事。

而且在早些时候的大沽防守战中,清军就曾经打退过英法联军,可见后者是可以被战胜的。

文章图片2

圆明园

可惜的是,面对气势汹汹的英法联军,大清上下从皇帝到大臣,几乎都没有抵抗之心。

联军刚刚打到通州,咸丰帝就带着后妃仓皇逃窜,早早躲到了热河的避暑山庄。

皇帝和重臣都不战而溃,那士兵们自然也很难有顽强的抵抗意志。就这样,英法联军长驱直入,于10月18日攻入了北京城。

进入北京城之后,英法两国为了报复清廷,放开了对士兵的限制,允许他们在城中烧杀掠夺、肆意妄为。两国的士兵都很清楚,老百姓没什么油水,所以他们第一时间把目光放到了皇家生活的地方,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圆明园。

其实不少人对这场悲剧的认识是比较片面的,因为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身上。其实在1860年,英法联军丧心病狂地烧毁了大清皇家的三山五园,而圆明园仅仅是其中之一。

圆明园

在这场持续了3天3夜的疯狂掠夺中,英法联军一共抢走了超过150万件的文物,其中不仅包含了来自先秦时期的珍贵青铜器,而有历朝历代最优秀的书法字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回过头来看,“火烧圆明园”不只是中国人的苦难,它几乎就是19世纪欧洲列强殖民掠夺的缩影。

甚至这件事在英法两国内部都不乏反对的声音,比如大文学家雨果就曾怒斥两军的暴行。

然而有些国人不仅对英法两国的暴行熟视无睹,还试图替对方洗白和辩驳,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妄称“圣人”的曾国藩。

文章图片4

英法军

曾国藩的“逆天”言论

1860年对于清政府和北京、天津的民众来说绝对是一个黑暗的年份,但是对远在江南的曾国藩来说,却是他人生最得意的日子。

这一年的4月,曾国藩率领部下在太湖中大破陈玉成的部队,重创了太平天国的主力水军。与此同时,他的竞争对手何桂清却掉了链子,后者的一个重大误判直接导致苏州和常州接连失陷。

此消彼长之下,曾国藩在1960年的6月,顺利升任两江总督,彻底把江南的军务揽在自己手中。

当北京陷落的消息传来后,一直打着“为国为民”旗帜,力图做一个“圣人”的曾国藩却诡异地保持了沉默。他既没有抨击英法联军的暴行,也没有表现出北上勤王的意图。

文章图片5

曾国藩

不过,曾国藩对英法两国的态度却在他1862年所写的笔记中彻底暴露,他是这样评价的:“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

在曾国藩这位湘军首领看来,洋人对北京的劫掠和残暴行径仅仅只是“小错”而已,并且对方还没有毁坏大清的宗庙社稷,实在是让他有些感动。

这种骨子里对洋人的卑微谄媚如今读来还不由得让人怒火中烧,曾国藩对英法暴行轻描淡写的态度实在是人神共愤。不仅如此,曾国藩还不忘强调洋人曾经对中国的恩德,他反反复复强调不能因为对方的一些“小小”恶行就忽略曾经的大恩。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会感到疑惑,欧洲列强连续两次发动“鸦片战争”,为什么曾国藩反而认为他们是恩人呢?这是因为曾国藩和蒋介石有着高度一致的三观,他们两人都是“攘外必先安内”这个理论的坚定践行者。

文章图片6

曾国藩

曾国藩真心实意地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才是满清的腹心大患,而洋人占领的那“一点点”领土不过是癣疥之疾,完全动摇不了清廷的根基。

在打击太平天国运动这件事上,英法等列强一开始选择了作壁上观,后来发现洪秀全等人完全无法掌控后,便转头支持清廷。

他们不仅成立了联合武装来剿灭太平军,还给曾国藩的湘军提供了不少帮助,比如武器和航路的支援。

因此,在曾国藩看来,英法的帮助是实打实的,至于他们屠杀百姓,劫掠京城,不过是毫不起眼的“冒犯”而已。

这就是曾国藩对英法联军的态度,这个被无数士大夫吹捧的“圣人”对百姓竟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惜,对国家也没有一分热爱。他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官位和前途,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文章图片7

曾国藩

左宗棠的爱国情怀

作为和曾国藩其名的“中兴四臣”,左宗棠对“火烧圆明园”的评价完全不同。

他在得知京城陷落、无辜百姓被屠戮的消息后,悲愤到无以复加,甚至气到彻夜难眠。

此时的左宗棠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军务参赞,他没有被所谓的“大局”牵绊,内心里只有最纯粹的家国情怀和爱民之心。

虽然后来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他所在的部队也收到了来自英法两国的援助。但左宗棠从来没有信任过这些野心勃勃的列强,他对洋人的态度一向是警惕和疏离。

这一点在左宗棠成为高官之后依然没有任何改变,比如他在巡视上海的时候,就从不给洋人优待,对租界一视同仁,完全无视后者的所谓“规矩”。一旦发现问题,就立马进行处理,绝不姑息。

文章图片8

左宗棠

而左宗棠这种强硬的态度不仅没有招来灾祸,反而有不少外国人对其表示尊敬。这些人在左宗棠巡视的时候,还展现出彬彬有礼的样子。

可见,傲骨铮铮的君子在哪里都会被人重视。

到了后期,左宗棠对洋人的强势甚至成为了一种威慑力,不少洋人听到他的名字就会感到害怕。甚至沙俄在逼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时候,因为听到左宗棠要回京述职,其代表立马选择了让步。

就连美国学者都对左宗棠赞不绝口,评价其为“国家之光、民族之光”,视他为支持清政府的栋梁。

可以这么说,左宗棠的报国之心从始至终都未曾变过。正是因为怀着这份对人民和土地的热爱,他才会在60多岁的高龄率领湘军跋涉进万里去收复新疆。

文章图片9

左宗棠

而且因为年龄过大,左宗棠在上战场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以身报国的准备,他在出行之前就为自己准备好了棺椁。而“左宗棠抬棺西征”的故事在民间一度也非常盛行。

在出发之前,左宗棠制定了完善的进攻计划,他提出的“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得到了官兵们的一致认可。

1876年,左宗棠率军到达酒泉,正式对强占新疆的阿古柏发起了进攻。

在他的运筹帷幄和湘军的拼死作战下,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新疆全境就被收复。

左宗棠的西征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战不仅粉碎了英俄两国侵占新疆的野心,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安全;还为之后的新疆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这里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文章图片10

左宗棠

后世的评价翻转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末民初的这段时间里,曾国藩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都远远高于左宗棠。前者收获了无数文人士大夫的肯定,还被冠以“半个圣人”的超高评价,足见其声望之隆。

而收复新疆、主持洋务运动的左宗棠虽然也颇受好评,但是文人墨客对其的歌颂其实远逊于曾国藩。

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追捧曾国藩的声音都屡见不鲜,不少人被一些书籍误导,以为曾国藩真的是“国人精神之典范”。

进入网络时代后,随着普通人对历史了解的深入,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大众认可度也出现了翻转。曾国藩伪君子的一面被很多人发现,尤其是他在天津教案中对洋人阿谀奉承,对国人重拳出击的形象更是让不少历史爱好者大失所望。

而左宗棠“抬棺西征”的义举则在网络中被更多的人熟悉,这位爱国爱民、对洋人不卑不亢的中兴之臣收获了大量的好评。不少人认为,新疆如今能安稳掌控在中国手中,左宗棠绝对居功至伟。

文章图片11

左宗棠

结论

总的来说,从对“火烧圆明园”这件事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曾国藩和左宗棠的不同。

前者虽时刻把儒学经典挂在嘴边,但并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可“仁义爱民”的孔孟之道;而左宗棠虽然貌似粗豪,却时刻践行着儒家忠君爱国、施政为民的理念。

古人讲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国藩在这方面几乎做到了极致,所以他在世时搏得了一众好评。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谁是虚假的儒学门徒,谁又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参考资料

《左宗棠全传》——秦翰才

《曾国藩真相录》——易孟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