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慢性病患者的福音,擅长调理这15种慢性病!

 艾灸000 2023-01-25 发布于广西

灸法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医学家留下很多著作和大量验案,经现代国内外医学科学实验研究证实,科学性很强,内涵深邃,有理论,有依据,很适合人们防病保健之用。

艾灸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灸法最大的特色是在一定的经络穴位上长时间施灸,令艾火的热力和药性循经进入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循行周身,进而调节内分泌、旺盛脏腑功能、增强新陈代谢、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使人体生理、病理得到良性改善,最终实现延年益寿及防病保健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艾灸可以调理慢性病呢?

这要从慢性病的两大特点说起:虚和瘀

首先,中医将慢性病称为虚证,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

病程一般较长,症状逐渐加重,短期不易康复。

其次,久病必瘀,绝大多数慢性病患者都有“瘀”的问题。

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比如,人类健康的杀手——心脑血管疾病,与血瘀有关。

中医对于虚证的调理,以补益为基本原则。

正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艾草的药用价值很高,它可以抗菌、抗病毒、止血、祛痰、平喘、镇静、抗过敏和护肝利胆等。

用艾草作施灸材料,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达到温通经络、培补气血、补肾固元的作用。

人体的元阳之气与生俱来,如果损耗了,是不能再生的,只能补充,而药性和热性都是强大的外援。

艾灸不仅调动了人体自身的力量,还借用了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性来补阳益气,这是刮痧、按摩等方法所不具备的。

因此,在中医界有一句话:艾灸补虚人,刮痧治壮汉!

艾灸从本源解决“虚”的问题,并解决慢性病带来的衍生问题——“瘀”。

我们有很多客户都是慢性病患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艾灸三五年了,原本慢性病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但由于灸法在临床上使用少,没有推广开来,致使许多原本可以用灸法防治的病症就这样耽搁下来,实在令人遗憾。

一切慢性病,从灸腹开始!

艾灸即可补,又可泄,基本的施灸规则是:实热则多灸四肢,虚寒则多灸腰腹部。

腹部是脏腑所居之地,为气血升降的关键。

气血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对生命活动起着推动和调控作用。

因此,气血升降出现问题,非死即病。

就拿“气”来说,“人活一口气”,离了气生命便会终结。

气能益人,也能害人。

比如,气郁气滞,就会窝气成灾,招来疾病,故而治病先治气,气行病自无。

但凡慢病患者,大抵都有气机不畅的毛病,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

这个阻滞点可能是一个硬块,也可能是一个痛点,还可能是一个气团。总之,形态各异。

但只要找到它并重灸之,就有助于通畅全身气机。

灸量足了,五脏各司其职,回归本位,慢性病就能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断根。

如果没有慢性病,却发现腹部有阻滞点,这极有可能是慢性病的征兆,应该及早把它解决。

此外,腹部是人体的中央地带,汇聚了6条阴经,作为人体阴寒最集中的地方,素有“中央一凉,上下失守”的说法。

而灸腹能温暖中央,将瘀堵在腹部的各种痰湿瘀毒等垃圾都消融掉,交通上下,使虚寒者得补、郁结者得散、有病者得调、无病者得健,适用于各种人群。

常见慢性病该如何取穴?

穴位查询请在福玥堂公众号主页进行

1.偏头痛

主穴:百会、头维、率谷、风池、至阳;

配穴:肝俞、阴陵泉、足三里。

2.三叉神经痛

主穴:阳白、太阳、合谷、攒竹;

配穴:颊车、风池、风门、曲池。

3.慢性气管炎

主穴:肺俞、中府、足三里、膻中;

配穴:丰隆、鱼际。

4.哮喘

主穴:定喘、大椎、肺俞、膻中、足三里;

配穴:丰隆、中脘、内关。

5.中耳炎

主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

配穴:脾俞、肾俞、曲池、足三里。

6.肺炎

主穴:大椎、风门、肺俞、肾俞、天突、膻中;

配穴:尺泽、孔最、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7.慢性结肠炎

主穴:脾俞、大肠俞、天枢;

配穴:足三里、上巨虚。

8.慢性甲状腺炎

主穴:人迎、大椎、足三里;

配穴:合谷、中脘。

9.慢性肾炎

主穴:中脘、神阙、阴陵泉、丰隆、涌泉;

配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10.甲亢

主穴:翳风、大椎、肩井、身柱;

配穴:大杼、风门 、肺俞 、天宗 。

11.慢性扁桃体炎

主穴:大椎、曲池、合谷;

配穴:颊车、足三里、太溪。

12.经常感冒

主穴:大椎、风门、肺俞、关元;

配穴:足三里、外关。

13.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穴:大杼(骨会)、大椎、肾俞、命门;

配穴:关元、中脘、足三里、绝骨(髓会)。

14.强直性脊柱炎

主穴:大椎、身柱、灵台、病灶两侧华佗夹脊穴,多穴多灸无妨,可以长期施灸;

配穴:肾俞、绝骨、太溪、三阴交。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传扬,让更多人受益。

*文章部分图片、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