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发挥 (病证理论的临床运用)12.10.

 昵称1Z7nN02j 2023-01-26 发布于福建

内经临床发挥 (病证理论的临床运用)12.10.

第四节 《内经》对痛证病机的论述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痛证是以症状命名的一类病证。由于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自我感觉病状,人身各个部位,只要感觉所及,都可能出现疼痛病候,因此常见于厥、痹、疝等多种病证之中,为其病候之一,但临床上以疼痛为主要病候而成为独立病证者亦不少见。《内经》既对痛证的基本病机做了专门论述,又对独立为病的头痛和心痛等加以专门讨论。

一、《内经》对痛证病机的认识

《素问·举痛论》对痛证的病因病机做了颇为概括的论述:

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所言“五脏卒痛”,系指五脏所居的胸腹部之痛证而言。而论致痛病因,则着重于“寒气”,此寒气既指外感寒邪,亦包括其他病因伤人以后体内所化生的寒气。之所以着重强调“寒气",盖因寒性收敛、凝涩,易致气血不通之故,但其他因素引起气血不通者,亦可致痛,故《素问·举痛论》中亦有言及因热致痛者。寒气“客于脉外则(脉中之)血少”,血少则内脏失养而痛;“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气血不通亦致痛。由此亦可知痛证有虚实之分,虚者常因阴阳气血之不足,实者则因气机之不通,阴阳气血之阻滞或逆乱。而关于各种不同病情的痛证,如“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而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等,论中亦进一步阐述其具体机理: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气血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所论各种痛证的具体机理,虽然比较直观简朴,但从中仍可见到:痛证病因以感受寒气为主,由于寒气收引经脉,凝涩气血,因而致痛。正因如此,故经文认为卒然而痛是经脉缩蜷,气血骤然不通而致,“得炅(热)则痛立止”及“按之而痛止”者,则因为凝滞的气血得以温散疏通;而痛久则是因为反复受寒,气血长期凝滞不通所致;痛不可按是由于寒热相薄,气血逆乱,按之则增加其气血之逆乱不通而痛甚;至于"按之无益",则因气血凝滞的部位太深,按之不能起到温通作用之故。因此,痛证的病机关键就在于气血凝滞不通,后人所谓“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之论,即秉自于此。而由此亦可知:治疗痛证,关键在于疏通气血,调畅气机,而“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疏通气血又必须重在温通宣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