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小常识

 会飞的猪SHILI 2018-06-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经五脏和阳经六腑的发病规律有哪些不同?

    阴经五脏和阳经六腑的发病规律,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阴是贼风虚,邪外感六淫阳邪,侵犯人体从外而入,传及六腑,多属于阳热有余之证,而有身热、不得卧、喘呼诸证;饮食起居不慎之阴邪,病从内生,伤及五脏,多为里阴不足之证,而见飧泄、肠澼辟诸证。
    疾病的发展趋向,病随气转,故阳经之病上行日久,转趋于下;阴经病,下行日久转趋于上。
    邪气伤人,同类相聚,故风属阳邪易伤上、伤阳、伤胃;湿属阴邪而易伤下、伤阴、伤脾。

 

“心主身之血脉”与“肺朝百脉”的中西医含义分别是?
 

    “心主身之血脉”一说,出自于《素问·痿论》,是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脉为血之府,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之所以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不已,全依靠心气的作用,因为“心藏血脉之气”。
    “肺朝百脉”,出自于《素问·经脉别论》,指全身血液都要流经于肺。其中,朝,是“朝会”的意思。脉中水谷精微之气,流行于经脉。全身之经脉(即百脉)之气,又均朝会于肺,因而,就有“肺朝百脉”之说。
    现代医学认为,血运行的情况是:“动脉血”从左心室驱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向全身各器官及组织,在身体的毛细血管中进行物质交换,把氧气(即清气)和营养物质(水谷精微)运送给组织细胞,并带走新陈代谢的产物和二氧化碳(中医统称之为浊),变成“静脉血”,流入小静脉,再经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这一整个循环过程,叫做“体循环”或“大循环”,其动力来自心气。
    “静脉血”经右心房流入右心室,由右心室将其驱入“肺动脉”,然后到肺,在肺泡壁的毛细血管中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浊气),吸收新鲜氧气,又变成了“动脉血”,再经肺静脉将血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的过程,叫做“肺循环”或“小循环”。这也是靠心气推动的结果。
    左心房的血再进入左心室,左心室又将动脉血输送出来。就这样,血液在由“体循环”和“肺循环”连续构成的密闭的环行管道系统中周而复始,循环无端,以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总之,正由于体循环的静脉血流入右心房,肺循环的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因此,就有“诸血皆归入于心”之说。又全身静脉血流入右心房,由右心房进入右心室,再经右心室将其驱入于肺动脉到肺,进行气体交换。这就是中医学所说“肺朝百脉”或“百脉朝会于肺”的本意。

 

 

食积有哪些临床特点? 

    食积,九积之一。食滞不消,日久成积。通常情况下,食积具有食伤脾胃、食积化热、助湿生痰化热的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具体如下:
    1.食伤脾胃。主要症状有厌食、呕吐酸腐、脘腹胀痛、泄泻或便秘。
    2.食积化热。主要症状有便秘头痛、腹满心烦、痔疮下血、手足心热、腹部发热、颧红潮热。
    3.助湿生痰化热。主要症状有舌苔垢腻、或黄或灰、口臭痰多、脉滑或数、或生疮疡。



感冒跟膀胱经有关是为什么?

    膀胱经是一条太阳经,它涉及的病症很多,其中,就有感冒。这是因为“太阳主一身之藩篱”,它就像我们身体的外墙,它的作用与功能,就是防止外面邪气的侵犯。一旦它出现了问题,外面的邪气,就必然会侵害我们的身体,那时,它就会出现感冒等不适。

十二经脉盛虚有什么治则治法? 

    所谓十二经脉盛虚,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十二经脉盛虚,主要有以下两大治则与治法:
    盛、虚的诊断。这是据“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则知通过切脉的方法,来确定经脉气血的盛虚。
    分别十二经气血的虚实法。虚实法是确定病在什么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人迎对比诊法,即通过寸口,确定病在阴经或病在阳经。对此,《灵枢·四时气》曾这样论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即气口候手足三阴经,人迎候手足三阳经。另外一种是根据气口、人迎脉的差度的大小与静躁,确定病在某一阴经或阳经。这种方法的诊断标准在《灵枢·终始》有所规定,比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此外,《灵枢·终始》又指出“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脉口一盛,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由此可见,经脉气血虚实在人迎,寸口诊相对比较下确定的。其治疗无非是表里补泻之法,同时,还实施补泻兼顾,使表里经气调的方法。

《黄帝内经》中怎么阐述气、味、形、精的关系? 

    气,既是指可用鼻子嗅的药物、食物中的成分,又指人体之气。味,指可用口尝的食物、药物的成分。形,指人体和构成人体的各器官组织,如脏腑五体。精,则是人体中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一般来说,气、味、精、形之间的关系是比较错综复杂的,而且在不同关系中体现的作用有所不同。这些关系具体如下:
    1.形与气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说明药食之气的作用。气有药食之气和人气之分。由于在生命过程中,人体及其脏腑五体,是赖以饮食之气而生存;生病时,需借助药物之气治疗疾病、补充人体正气,即经文所说“形归气”,因而,药食之气的作用主要是滋养,也就是经文所说的“气生形”。
    2.形与味的关系。味,一般指药食的五味。由于在生活中,人需要进食五味;生病时,需要服食药物五味治疗疾病。此外,人与脏腑对于五味,以及五味对所入五脏又具有选择性,所以,就有“形食味”、“味归形”之说。但药食的五味不能摄入过多,过多就会出现“味伤形”的后果。
    3.气与精的关系。由于在精的生成与转化为气的过程中,都要利用并消耗一定量的药食之气和人气,因而,气与精的关系为“精食气”。同理,精在利用并消耗药食之气和人气的同时,又可以转化为人气,即“精化为气”。要注意的是,物选择不当、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者人体之气过盛,就会出现“气伤精”的情况。
    此外,药食五味也能补养人体之气,但也要防止“气伤于味”的情况出现。

怎么理解“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一般来说,刺法分补与泻两大类。而“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是在强调刺法选择的依据。神,是指五脏所藏的精气与经脉中运行的气血以及这些物质所含的神魂魄意志。其中,气血是根本,气血(神)的虚实不仅决定了经脉五脏及五脏经脉的虚实,而且还决定治疗的对象、方法的选择与取舍。  至于具体用哪一种方法,则要看经脉中气血的虚实等依据。比如,在《内经》中,经脉病是用针刺补泻治疗为主。
    关于刺法的选择,一般除了要看经脉中气血的虚实外,也要看气血的变化,这就是说气血变化决定针刺对象。
    当然了,气血虚损的程度,也是选择刺法的一个重要依据。对此,《灵枢·终始》曾这样论述:“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这实际上在说明,经脉气血严重亏的人,是不能用针刺治疗的。
    总之,用针刺治疗,一定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之后,才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施以针刺治疗。

 

怎么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的“治病必求其本 ”?

    “治病必求其本”一说,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其本”的意思,就是说治病的本质就是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使人体内的阴阳恢复相对的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身体康健的目的。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学的一大基本原则。基于这一原则,古代贤医又强调“急则可先治其标,缓则必当求其本”。而无论是“治病必求其本”,还是“急则可先治其标,缓则必当求其本”,都有很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怎么理解“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的含义?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是在说明饮食五味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饮食五味可以说是五脏精气之源,如果饮食五味太过,就会伤害五脏,就像经文所说的“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由于五味太过会伤害五脏,因而,在饮食上,我们一定注意味淡。这样,才能避免或者减少饮食五味对身体的伤害。

怎么理解“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及“以右治左,以左治 右”的含义?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和“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是针刺的法则,是阴阳学说在针刺中的应用。
    所谓引,就是指引经络之气来调节虚实。所谓阴,泛指内脏、五脏、阴经、胸腹部、下部等身体部位。所谓阳,指体表、六腑、阳经、背部、上部等身体部位。因而,“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说明的是针刺部位的穴位,也就是针刺时所要刺的具体地方。
    从阴引阳,是以针刺阴部的穴位,来治疗相对的阳部的病变,如取下部的穴位,治疗上部的疾病。从阳引阴,是针刺阳部的穴位,来治疗阴部的疾病,如取背部穴治五脏的病;取阳经的穴位,治疗阴经的病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由于人体的阴阳气血,是相互贯通的,针刺阴或阳的部位或腧穴,就能调节相对一方经脉的虚实,使阴阳气血恢复为平衡的状态,这样,疾病就可被治愈。
    而“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怎么理解呢?其实,这是《内经》中的谬刺法,即用针刺右侧腧穴,治疗左侧疾病;针刺左侧的腧穴,治疗右侧的疾病。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人体的三阴三阳经脉,左右交叉,互相贯通。通过左右交叉而取穴针刺,就可以调节阴阳,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阐述的精气阴阳互相转化对临床有哪些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事实上,这段文字讨论了精与气之间的生化过程及其转化关系,即供给形体发育成长的阴精源于饮食五味;形体有了饮食五味的滋养才能产生气化;有了气化功能才能化生精微。由此可见,人体的阴精和气化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由于精为形质属阴,气为功能属阳,因此,精气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阴阳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根据精气阴阳相互依存和转化的理论,在临证中,凡遇到精气、阴阳虚损之病证,往往要阴阳双补,气精双补。由此可见,精气的阴阳相互依存和转化对临床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病机十九条中属风寒湿致病的病证病机是什么?

    病机十九条中,属风寒湿致病的病证有很多,这些病证及病机具体表现如下:
    1.诸暴强直,都属于风。这里的强直是指多种突然发生的全身筋脉挛急、伸而不屈,诸暴强直的病证大多是由风邪(外风)导致的。其病机是由于风邪人中,伤及太阳经脉,使经输不利,经气受阻,经脉失养所致。
    2.诸病水液,澄澈清冷。这是指排出之水液清稀透明而寒冷的病证,这些病证大多与寒邪有关。其病机是由于寒邪侵入脏腑,阳气被伤,或素体阳虚,阴寒之气内盛而致阳不化气,阴凝而为寒水,气寒水静,水津不化,则上下窍所出之液,澄澈清冷。
    3.诸痉项强,都属于湿。这是指多种手足抽搐、颈项强硬、活动不便的病证,这些病证大多属于湿邪所致。其病机: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遏阳气。如果湿邪滞于经脉,伤及太阳,阳气失于温煦,筋失养失温,因而强直。

怎么理解“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 气”的意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段经文是说地上的水汽蒸发上升则形成云,天上的云下降就成了雨。由于云属阳,雨属阴,因而,这段经文既说明了“阴阳应象”之理,又反映出自然界与人体有共同的运动规律,即正是因为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升降,才能交合而化生出万物。

怎么理解“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可以从营气柔顺、精专,卫气懔悍、滑疾的不同性质来理解。一般来说,营为阴,卫为阳,故其运行之主流,营气在脉中,卫气在脉外。但是,两者在运行中,既有阴阳相随,又有内外相贯而“偕行”的关系。
    营本属血,卫属气,脉内虽然以血为主,也有气在,脉外虽然以气为主,也有营血。营在脉中,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卫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

气血两虚、气虚失血、气随血脱的症状和治法分别有哪些不同?

    气血两虚证,指既有气虚之象,又有血虚之症的证候。多由于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先有血虚无以化气而致。此证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由于气能生血,因而,气血两虚证的治疗,应当气血双补,并以补气为主。
    气虚失血证,是在气短、倦怠乏力等气虚症状的同时,又有出血之证。如果气虚统摄失权,血离经隧而溢于皮下,则为衄;如果气虚下陷,血随气行,则血可从下部溢出,比如妇女崩漏。气虚失血证的治疗原则,应当补气升提,以引血归经。
    气随血脱证,主要表现为大量出血的同时或以后,突然出现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血压下降,甚则晕厥,脉细数无力或见芤象。一般来说,气随血脱证的治疗,应根据血脱先益其气的原则,急投补气重剂(如独参汤或参附汤之类),且补气即可摄血。

《素问·经脉别论》中阐述的谷食精气输布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素问.经脉别论》认为谷食精气输布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散精于肝”,经肝气的疏泄,滋养全身筋脉。另一个方面是“浊气归心”注之于脉,再经过“肺朝百脉”,宣发与肃降相互配合,把精气输布到全身,外达皮毛,经气血相合,交汇后,再回还于经脉中流于四肢,滋养全身。

饮食、劳逸不当会致病是为什么?

    饮食、劳逸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但是处理不当,反而有害人体健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食太过和不及都会伤及脾胃,造成食积停滞,产生痰饮、湿、热等邪气。如果饥渴过久,则断绝气血生化之源,便会产生虚损之证。
    此外,如果饮食不当,饮食不洁,比如食用腐败有毒食物,不但伤及脾胃,出现恶心、腹痛等症,而且还会扰乱气血,使人中毒,甚至危害生命。
    同时,饮食偏嗜,也会致病。这是因为嗜好太过,会导致营养不全,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而且可能伤及脾胃以外的其他脏腑。
    在生活中,劳逸不当致病,也会劳则气耗,逸则气滞,皆伤脾胃。这就是劳伤气,脾气不足则纳呆、食少、神疲、乏力。逸则气滞,饮食不消,则脘腹闷胀或疼痛。
    除以上原因之外,在生活中,也要注意房劳。因为房劳伤肾。一般来说,肾精不足,肾气亦亏,可见腰酸膝软、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绵绵等。
    总之,饮食、劳逸不当都会损害健康,因而,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适度饮食,劳逸结合。

怎么理解“医起源于圣人”?

    医起源于圣人,就是说医学源于圣人的创造。这种观点,可以从历史传说的内涵来理解。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传说,如伏羲画八卦阐明百病之理,神农尝百草,黄帝作《内经》阐发医理。
    这些传说虽然只是传说,却反映了上古不同氏族集团群体和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对医药经验的积累和贡献。其中,那些比较喜欢医药而又具有观察、创造才能的人,则善于总结经验,探寻出更有效的药物和更好的治疗措施,因而在推动医药发展中,这些人起着巨大的作用。

寒热真假是什么意思?

    通常情况下,当病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一些与其病理本质相反的“假象”症状与体征,“如寒极似热”“热极似寒”,即所谓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就是疾病的本质是热,而却见到一些寒的表现。热是真象,是真热,而寒的表现是表面现象,是假象,因而,称之为假寒。例如,某些患者,既有高热、恶热、心烦口渴,便干溲赤、舌红脉数等大热、阳热亢盛之象,又有四肢厥冷的表现,四肢厥冷好像是“寒”象,其实,是一种假象,因而,称之为假寒,而热才是疾病的本质。
    而真寒假热,就是疾病的本质是寒,有时却可见到“热”的表现。但是寒是真的,是疾病的本质,“热”是表面现象,是假象。例如,某些患者,脏腑阳气衰微,既有精神委靡,形体倦怠,形寒喜暖,四肢厥冷,尿清便溏等阴寒盛极的表现,又有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症状,如进一步仔细分辨,身虽热不恶热而喜近衣取暖,面虽红但如妆,或游移不定,口虽渴而喜热饮,饮量不多,脉虽大但无力,由此可见,这些热象是假象,因而,称之为假热。

引起经脉虚实的病因、病机分别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引起经脉虚实的病因有两种。其一,是外因;其二,是内因。
    引起经脉虚实的外因为:作用于机体使经脉中或气或血与邪气相并而气、血壅盛或皮部经脉充实坚大,拒按、按之痛甚,则为实。同样的病因,如果耗伤正气,就会表现为皮肤松弛,起褶皱,喜按、按之痛减则为虚。
    引起经脉虚实的内因为:怒、引起气血升降表里出入运动失调,如怒则气上,而致上盛而下虚。上盛为实,下虚为虚。
    引起经脉虚实的病机为:各种病因作用机体,引起经脉气血变化不同,从而有虚实的变化。

 

《黄帝内经》是怎么论述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黄帝内经》认为,任何生命的活动都具有新陈代谢、反应性、生长和发育、生殖和遗传这几种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具体如下:
    关于新陈代谢,《黄帝内经》提出了“阳化气,阴成形”的观点。所谓阳化气,即把机体中的形质,化为无形的气。至于阴成形,则是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己的形质。化气与成形总是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同时,又保持其动态的平衡,而这个过程,就是新陈代谢。
    关于反应性,《黄帝内经》认为,生命体在受到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时,均具有产生反应的能力,如冷热刺激的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呕吐反应、排便反应等。
    关于生长和发育,《黄帝内经》是这样论述的:任何生命都要经历诞生、生长、发育的过程。一般来说,生命在诞生后通过新陈代谢,其形态和体积便会发生变化,这便是生长。而发育,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是指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一直到死亡。
    关于生殖和遗传,《黄帝内经》认为,生殖的结果,可使生物的种族得以绵延不绝;遗传的结果,是生物体维持其稳定性的基础。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膑胀” 是什么意思?

    所谓飧泄,是指顽固不化的泄泻;膑胀,胀起也。所谓清气、浊气,是指摄入的自然之气和饮食水谷,在人体所化生的两类精微物质。
    一般来说,五脏三阴经接受的天阳之气就是清阳,六腑三阳经接受的水谷精气则是浊阴。至于飧泄与膑胀,则是由于阴阳清浊升降失调而致的一种病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水谷精气为浊,浊中之清者,当上注于肺,自肺注之于脉。如果清气不升,滞留在中焦,水谷不分,清浊不别,就易生飧泄。天阳之气为清,清中之清者,不能上走孔窍,如果清中之浊者,不能下行诸经,而滞留于胸中,就会引起胸中的满闷;如果水谷之气的浊中之清与浊中之浊不能升降外运,滞留于胃肠,就会引起腹部的膑胀。

《黄帝内经》提出了什么独特的医学理论观?

    《黄帝内经》通过长期医疗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独特的医学理论观,其中的人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所谓人体观,就是《黄帝内经》在“人与自然相参”的思想指导下,把人放在宇宙中来考察,从而形成了天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整体观。
    而疾病观,则是《黄帝内经》根据“奇恒常变”的观念所确立的疾病理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病理变化机制。对于病理变化机制,《内经》则着眼于分析整体机能失调的方式、状态和过程,提出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变为基础的表里出入,寒热进退、邪正虚实、气血运行紊乱和疾病传变等观点。
    关于疾病防治观,《内经》首先提出了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这种养生原则,在今天依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脾病会导致四肢病变是为什么?

    之所以有脾病而四肢不用一说,是由于脾病不能运化胃之所生化的水谷精气达于四肢,从而让四肢失养,筋骨肌肉萎缩,而产生四肢不能随意运动的病变。
    脾病而四肢不用一说,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于四肢枯萎,不能随意运动的病证,一般要用调治脾胃的方药治疗。而《素问·痿论》提出的“治痿者独取阳明”治则,对于现代的临床治疗,依然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针刺血络会出现仆倒的现象是为什么? 

    在针刺血络时,一些人会突然昏倒。如经文中的“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黄帝内经》认为,这是错用治疗方法所致。比如,错用了泻法,再加上出针时,未作针孔按压,致使脉外之卫气亦随之外脱。这样,就会造成营卫大伤,患者就会昏仆。
    总之,刺血络而仆的原因是血脉中血虚,并且误用泻法,致使脉中营血益虚,并使脉外之气随之而脱,使气血不能上荣于头而致。

 

“风者,百病之始也” 是什么意思?

    风,中医病因学概念,又称风邪。风为百病之始,风邪致病有外因和内因之分。外风本指自然界中因空气流动而形成的一种气候或环境状态。外风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是六淫病邪中的主要致病因素。
    “风者,百病之始也”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风为六气之首,四时常在,寒暑燥湿莫不缘风而伤人,发生不同性质的外感疾病;其二,风本身善行而数变,其引起的疾病动而不居,如风气胜者为行痹。
    正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就有“风者,百病之始也”之说。

 

男人和女人的生命节律分别有哪些?

    所谓生命节律,就是生命的周期。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分别指出了男人和女人的生命周期。
    女子代表阴,女子的生命节律以七为一个周期,跟“7”这个数字相关。女人在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的时候,应该以“7”这个数字作为一个标志。比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女子三七即二十一岁可以嫁人了,这时,肾气已经长足了,生发之气也是到了顶点。
    男子的生命节律以八为一个周期,跟“八”这个数字相关。男人在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时,应该以“八”这个数字作为一个标志。比如,男子八岁,开始肾气足了,开始换牙、长头发。
    一般来说,女性经历过七个阶段,男性经历过八个阶段,就完成了从生长到衰老的过程。

偏枯的病因、病位、病证及病机有什么分别?

    偏枯,是古代的一种病名,是外邪侵犯身体某一局部。阻滞或耗伤营卫津液引起的疼痛、局部汗出受阻,最终发展为局部皮肤干燥,肌肉枯萎的疾病。
    偏枯的病因主要是虚邪。它是人体外自然界的致病因素。其病位,则于分腠之间。一般表现为疼痛、半身无汗、皮肤干涩、肌肉枯萎等病证。其病机,就像《灵枢·刺节真邪》所说的“虚邪……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

来源http://www./info/20090903/89606661762.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