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诊和望、问诊

 asasww 2019-05-16
        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说天地的阴阳之数是无穷无尽的。而在天人合一中,人的脉象又总是随着二十四节气里侯气的阴阳更换而变更着,阴阳之数也是无穷的,数之可千,推知可万。人的脉象沉为阴,浮为阳,阴阳往复,上应着天期 ,随着五运六气运转在标气的时间,在中气的时间,在本气的时间,随气所在,应于寸脉和上关脉、下关脉。从天的气则生,人正常活着,违天的气则病,不当其位则病,迭移其位的病,失守其位的见于贼气的病危,尺寸反了的死。在365天中,气血行在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标气,叫寸、关、尺的地理之位;气血行在三阴经三阳经的中气,为寸、关、尺的人气之位,人为中,为中知人事病情之位;气血行在三阴经三阳经的本气,为寸、关、尺的气位,叫天文之位。这点诊脉的秘密,从往古时代就受传,而遗留、赠给后人,到现在。中医的先生们老是用西医医理论病,看病,还说她是中医大师。硬说它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论诊脉不是按照《黄帝内经》中说的病在何经脉,病气在何经脉的初端,在何经脉末端,在何经脉中端。总是说些临床的经验,总是说望见的,问到的。老是不能上升成脉理,医理,都是凭自己的经验所在,从来不用《黄帝内经》中受传的,而遗留、赠给的脉理诊病。连南政年和北政年也分不开,连司天的气为寸脉,在泉的气为尺脉也不懂,才造成了现在诊脉的笑话,成了唯一的,所谓标准的,机械死板的脉理医理。          

比如寅申少阳阳气司天之年,在甲寅,甲申之年,湿气的时令在长夏,司天的阳气在小满初候的时间到小暑末候的时间,(少阳司天只限于这6087.5刻的时间论脉)在甲年的南政年中,少阳的浮脉在医者的右边,叫左移于右,为患者左手的寸脉,少阳的中气厥阴肝经的脉也随着。叫“左心、肝”。意思是能诊到少阳经彰显的脉口。

医者的右手易于左,为诊患者右手的尺脉,阳明经的中气太阴脾经也随着,所以叫“右肺、脾”。肺脾的经脉在医者右手的食指中,为上关脉。意思是能诊到阳明肺经和太阴脾经的脉口。

同样是少阳司天,在丙寅丙申年,戊寅戊申年,庚寅庚申年,壬寅壬申年的北政年中,少阳的浮脉在医者的左边,叫右移于左,为患者右手的寸脉,少阳的中气厥阴肝经的脉也随着。叫“右心、肝”。意思是能诊到少阳经的脉口。

医者的左手易于右,为诊患者左手的尺脉,阳明经的中气太阴脾经也随着,所以叫“左肺、脾”。肺脾的经脉在医者左手的食指中,为上关脉。意思是能诊到阳明肺经和太阴脾经彰显的脉口。

“左心、肝”;“右肺、脾”。在南政年的十二年中,只有两年为甲寅年和甲申年。在六十年里又分别各在三十年中只有一年是少阳司天。而且是在少阳司天的第三气的芒种和小暑三十天中才会出现“左心、肝”;“右肺、脾”脉象。

“右心、肝”; “左肺、脾”。 是在北政年的四十八年中,在六十年里又分别各在三十年中只有一年是少阳司天。而且是在少阳司天的第三气的芒种和小暑三十天中才会出现“右心、肝”;“左肺、脾”的诊法;

以上这两种情况,都只限于在少阳司天之年,在一年里从小满到小暑的时间。在六气的分治中,还有每年的初气,二气,四气,五气,终气的时间。凡是遇到少阳司天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脉象,其它五气司天就不能出现“左心、肝”,“右肺、脾”或“右心、肝”;“左肺、脾”的寸脉。而当今的中医者们总是“左心、肝”;“右肺、脾”,的诊啊诊,“左心、肝”;“右肺、脾”的临床啊临床,还拿着自己的经验去给别的中医讲,还说自己是大师。当你知道了这些诊脉的道理之后,在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司天为寸脉的时候,您还能说“左心、肝”; “右肺、脾”吗?“左心、肝”;“右肺、脾”。只是在六十年间中,每当遇到少阳司天为寸脉的时候,一种特殊诊脉方法。可是所有正常,普遍诊脉的天理都在“左心、肝”;“右肺、脾”的诊理之中,也就是普遍的真理都存在于特殊的真理之中。这种在当其时由师傅传授的一种诊脉方法,而后在不同的时间,司天的气变了,南北政年也变了,可是司天为寸脉,在泉为尺脉,间气为上关、下关脉的天道并没有变。天地人的用法不变,一年中12节气,12中气,一气有三候的气,还是照常循环着。都不会举一反三,反而僵死的,机械的生搬硬套,又不会按照天人合一的脉理,解释病理。反而又说,望闻问才更正确。岂不都是各取所需吗?

中医诊脉都来自于《黄帝内经》,中医的理论,不能不以《内经》中所讲的医理为准。五味入口内养五脏,各有所爱好。各按照味的类型入本脏,但各有所伤,为五味所伤。五味都随着自己的同气归于本脏为五味所合,为生荣。当五味的色气合到五脏见反气叫五脏已败。这些味见色见,病之始,都要以五种脉象为准,彰显出来。要知开始,都要先建其母,先要迎合五运六气运转图,应当其时司天在泉的寸脉和尺脉,寸脉尺脉先要符合当其时的时令侯气,知脉气过于不过,应于不应,而后才能知道邪气之所在,病与不病。

如:头痛巅疾,是足太阳膀胱经在初候的时间,标气少阴巨阳的阳气太过,脉象浮大,才知道上实下虚造成的病。因为经脉起于目内眦,在上额头,上耳角,络脑,下颈。肾中的阴气少,不能使足太阳膀胱经脉中的阴阳气中和,不能引着巨大的阳气下降。故有病,头上发红。阳明经脉,少阳经脉也会于头上。没有脉象就不可能知道是太阳经脉。只望见头上发红,就不可能知道在何穴位行针补泻。

徇蒙招尤,目暝耳聋:是足少阳胆经在初候的时间的阳气不及,脉象不浮。才知道足少阳经脉上虚下实,足少阳经脉标气端,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至缺盆痛。没有脉象就不可能知道是少阳经脉。只知道徇蒙,就不知道在何穴位行针补泻。

若是中候的时间一定是少腹上夹胃肝络胆,贯隔两胁。从而知道要泄本气。

请中医大师们注意,《黄帝内经》中祖传的论人有病没有病,都说的是本质话,说的都是真的东西,讲的都是气血的阴阳,即营气和卫气在人身经脉中的均衡,过于不过,及于不及,塞、通的真理,讲的是,人气血的流动灌注,是不是随着天地间,司天、在泉气的更替而随其所在,叫人气血的流动与天的五运六气的运转合没合一,即天人合一。什么血管壁薄了,厚了,狭窄了,有污垢了。不要老去用西医的话解释中医的医理。这中医还有好吗?

又如:腹满瞋胀,支隔祛胁。是足太阴经脉阴气盛,不往下行,反而上行,聚于腹中,足太阴经在时令初候的标气脉不不是沉脉,股内前廉的阴气上升入于腹,故瞋胀。

在中候的时间,脉不是短而涩,而是沉阴气逆行,鼻子喉咙有病为昏冒。

又如:咳嗽上气,是手阳明经的标气的阳气为浮脉,脉浮,气在胸中。

气血通过的经脉的位置,留居在一处生成的邪气,造成的病,在脉中可以彰显出来,可以类推,可以意识到,可以通过脉象再用目察来符合。一个中医如果能够把色变与脉合到一起,参校异同,断病的成败,当然诊病就更全面,更是万举万当了。只用色变不可能把邪气,正确的符合到经脉中。总是会张冠李戴出现妄行,诊病,治病。

                               拄其间  锷未残

                                     2018.1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