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2年,刘晓连驾驶着安-2 6运输机,从张家口机场起飞,爬到

 洋溢九洲 2023-01-27 发布于河南
1982年,刘晓连驾驶着安-2 6运输机,从张家口机场起飞,爬到700米高空时,眼前一幕,瞬间让她血液凝固:一架歼击机正向她迎头撞来!

只听一声轰然巨响,超强的撞击力令机组人员全部昏迷,失去操控的飞机如断线的风筝急速下坠。

1982年,刘晓连接到任务,运送一批物资从张家口机场出发。接到任务后,刘晓连像平时训练的时候一样熟练地进行飞前检查。

检查完毕后,刘晓连和机组人员上机出发。但是还没等到飞机完全升空,对面一架飞机就急速驶来,来不及反应的两架飞机发生了碰撞。

因为碰撞发生的时候,飞机还处于爬升时期,所以靠着惯性又继续爬升了几秒便开始了坠落。

在刚才的碰撞中,飞行员刘晓连和机组成员全都因为撞击昏迷。这一刻,无人操作的飞机极速坠落。刘晓连驾驶的是运输机,重量非常大,下坠速度非常快。

在这万分危难之际,昏迷中的刘晓连苏醒过来。苏醒后的她察觉到飞机正在急速下坠,急忙查看飞机状况。

油管断开了,喷出来的油将挡风玻璃全都遮挡,视线受阻。飞机的左引擎也已经停止了工作,机头的雷达罩也被损坏,联系不到地面。

因为只有一边引擎可以发动,所以飞机倾斜严重,刘晓连双手紧握操纵杆,试图将飞机保持平衡,这样左引擎还有恢复工作的可能。

她一边凭感觉对飞机进行修正,一方面观察仪表指数。这时候她才发现,仪表盘在撞击中也被损坏。

面对各种失灵的仪表,此时的刘晓连心如死灰,她在心里默问自己“刘晓连,难道你就要这样死了吗?”

心底传出一个声音,“不,我要活着,国家需要我。”想到这里,刘晓连重新睁开双眼,再次对飞机进行调整。

经过一番努力,飞机的下坠速度开始减慢。情况稍微缓解一些后,刘晓连开始大声呼叫机组成员的名字,要想让飞机平稳落地,靠她一个人是万万不行的。

同时,她需要确认机组成员的人身安全。在刘晓连一声声的喊叫声中,机组成员陆续醒来。

醒来后,一行人在这个身受重伤的飞机上开始商量对策,引擎、油箱受损,想要继续完成任务肯定是不可能的了,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减缓下坠速度,紧急迫降。

因为油箱破裂,一旦右引擎也停止工作,那这个庞然大物就彻底成了自由落体。刘晓连驾驶着飞机摇摇晃晃的缓慢降低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飞机降落时的冲击力。

在机组成员的的操纵下,整个机身都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身为专业飞行员,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飞机快要解体了,他们需要在飞机解体之前平安落地,否则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亡。

因为前挡风玻璃被油污挡住,刘晓连只能通过旁边的玻璃进行观察。透过窗户,刘晓连看到地标建筑物越来越大,紧接着是机场,随后是跑道。

见到这些,刘晓连的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一旦飞机坠落在居民区,那造成的损失将会是不可估量的。

随后,刘晓连指挥机组成员“放起落架,准备降落。”

此刻,她感觉自己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但经过多次尝试后,机械师艰难开口,“起落架放不下了,在刚才的对撞机中机身变形,起落架打不开了。”

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刘晓连急忙改变策略,“降落在旁边的草地上。”没有起落架降落,飞机将会和跑道产生摩擦,有很大的可能会引燃飞机上超过4吨重的燃油,到时候他们也没有生还的可能。

现在唯一能寄予希望的就是草地足够湿润,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因为摩擦带来的热量。

想好解决办法后,刘晓连看准时机关闭发动机,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机头对地面的冲击。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冒着浓烟的飞机划向草丛。

见到飞机落地,大家的心里都落了一块大石头。就在大家都以为安全了的时候,刘晓连突然发现飞机还在向左滑行,停不下来了。

这会影响到正在起飞的一架战斗机,如果两机再次相撞,那他们这次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刘晓连急忙用刹车,没有反应,改用紧急刹车。仍然没有反应,此时的地面也注意到了刘晓连他们的异常,但此刻再反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靠他们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晓连解开安全带,将自己全身的力量都压在刹车上。

经过刘晓连的不懈努力,飞机终于及时停下,没有和正在起飞的歼击机发生碰撞。全机组成员劫后余生,刘晓连在短短五分钟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