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宣怀最早是给李鸿章当幕僚起家的】三年师爷当得可圈可点,李鸿章有意栽培,赏给他筹立“轮船招商局”的肥缺。 作为李鸿章与洋人打交道的拐杖,早在1876年,盛宣怀就协助李鸿章与洋人签下了《中英烟台条约》。由于跟洋人打交道日久,熟悉洋人运作的猫腻,清廷一度很看重他,就连慈禧太后也夸赞:“今日看来,盛宣怀是不可少之人。” 晚清时候,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已不满足输出商品赚“小钱”,资本输出攫取暴利成了他们的滴血之谋。他们除了在中国直接开设工商业、银行业,还着重提供财政借款、铁路借款以及进行矿产投资。 搞这些资本掠夺,洋人是需要买办官僚里应外合的。 盛宣怀懂得其中奥妙,于是弯腰向前,很快成了当时顶子最红、手心甚黑的大买办。 据统计,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清廷向列强借款达六点二亿多银元,铁路借款达五点五亿多银元。其中,盛宣怀一人经手或谈妥的财政借款占总数的18.5%,铁路借款占57.3%。两者相加,盛宣怀一人办的借款就占全部借款的36.79%。 为了自己套利,盛宣怀还以本人控制的汉治萍公司作抵押,擅借外债近四千万银元,其中大部分借自日本。 当时就有人发议论,观此数字可知,盛宣怀此人,乃民族罪人,也是列强资本入侵中国的带路汉奸。1898年到1911年,西方列强在中国,除了直接经营的铁路外,通过“借款”手段共得到七千二百零七公里铁路的修筑和经营权,而经盛宣怀之手的,就达到了四千二百三十二公里。 盛宣怀手中最大的一块肥肉是他直接控制的汉治萍公司。这个公司,旗下有大治铁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为了自己盈利,盛宣怀与日本人勾结,十年时间,先后借日债三千零九十万银元,无形中使得产权日益沦入日本人之手。 盛宣怀所有企业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大量聘用洋人,基本由买办充当高级管理人员。揭开这些公司光鲜的表象,其实质就是残酷压榨民众的血汗。 在晚清官场、商场之上,盛宣怀还有一手玩得特别“溜”,那就是把“官办”企业逐渐变成“商办”,变公有为私有,损公肥私,不亦乐乎。 当然,盛宣怀最大的脏手还是抢夺民有铁路,然后出卖路权,滥借外债,从中谋权谋利。熟悉内幕的都知道,只要出卖路权的合同一签,盛宣怀本人就可以从中得到天价的“买办佣金”,同时可以借“政府”之名,不断输送利益给他本人直接控制的公司。 有人评价,盛宣怀最聪明最可恶之处,实在这里,“挟官以凌商,挟商以蒙官”。 四川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爆发后,立宪派高嚷要砍盛宣怀项上人头,清廷本想将他牺牲掉。 但杀掉他是很难的,因为他的身后站着洋人。 因为有洋人的保护,犯了众怒的盛宣怀,最终安全脱身,悄然离开了京城。 1912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洋奴”盛宣怀以金钱为诱饵,故技重施,唆使孙中山等人以中日合并汉治萍公司为条件,向日本借款五百万日元。 消息传出,群情激愤。 当世人得知又是盛宣怀从中起作用后,纷纷表示要杀之以谢国人。 画皮再次被拆穿,盛宣怀为了保全巨额财产,再不敢折腾,从日本回到上海当起寓公后,他养尊处优,直到1916年4月撒手人寰。 盛宣怀死后,有人发出感慨:此人既无中兴之功,又无科举功名,竟能在朝堂上比肩晚清诸位名臣,真是竖子得道,小人成精!更可悲的是,此人死后,有人竟给他冠名,赞其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开拓者、中国早期工业之父······看来金银真是世间最大的魔道! 百年过去,今日再看,谁又是另一个盛宣怀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