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下)第十五节

 liuhuirong 2023-01-27 发布于湖北

前言:据不同版本对《孟子》此节内容的翻译来说,个人觉得由上海三联出版的译文更为精确:孟子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还要详细地解说,为的就是能够深入浅出,让人回到解说后的简约要义中。”译中所提及的“深入浅出”在原文的直译里并不存在,但可供读者对“将以反说约也(最终经过自身的融会贯通回到简约大义的境界(大道至简))”更好的理解。所以,此节先对“深入浅出”做一系列赏析后,再回归原文本意。

赏析(深入浅出):

此间翻译增加了意译“深入浅出”可以更好的串联“博学而详说之”与“将以反说约也”,即:博学→详说→简约⇒深入→浅出,而我们所看到的包括《孟子》在内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即已在于简约的阶段(浅出阶段)——深明大义就藏在这短短的不到十几个字的原文当中。

点:正因为如今所看到的内容早已是(圣人)经过博学与详说之后的简约部分了,所以,对于有兴趣去研究这些思想的本源的人们,他们会反用“深入浅出”——从浅出入手回到“详说”的“假想”状态,从而深入挖掘人类所需要博学的内涵实质——人类所必须保有的美德与品行以及逐步完善的人格与心性——通过简约→详说→博学的逆推法找到人类生命的意义与真谛。

引申:在逆推法中有一个问题,即在博学之后会否产生来自于自身的详说与自身的简约?我想这是无法产生的,因为逆推法中所有的阶段都是由古之圣贤所完成的。若今之众人想拥有自身的详说和简约,除非你的德行近乎于圣人的存在,否则所有的一切只是虚伪以及自诩的,长此以往只会变作一个夸大其词,败絮内外的伪人。换言之,有些狂妄之人想凭借玩世不恭、不可一世的态度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言论,都仅仅只是作秀而已,也只是好为人师罢了,其根本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可以忽略或摒弃。

另:所以,从梁惠王上到如今的所有浅析,仅仅只是逆推(简约(前言、说明)→详说(赏析)→博学(引申))的过程,在博学(引申)阶段后就终止了整个浅析过程,只希望能从简约中帮大家提炼出对生活、日常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且仅仅只是供参考而已,或是能激发出大家对此逆推法的兴趣,由自己来找到圣贤所隐藏在简约背后实则要告诉凡人的真理是什么,再结合每个人不同的认知水平、阅历以及天赋,使之能够更好的运用在处世为人中,不偏不倚地过好每一天。

赏析(原文):

从直译来看,此节内容是一个良性闭环,博学→详说→简约→博学(源),在不断地经过此良性闭环时,会使得每一步骤愈发的精炼,且,每一次的详说与简约后都能回到博学的源头,会使得自身在此基础上的选择与判断更为精准、正确。不仅如此,还可以因“源”触类旁通理解由此源分散出来的所有分支,反哺于自己的理性与感性生活。而,在稳固了作为“凡人”的基底后,即可追求更高层面的内涵——每一次地追本溯源能够使自己离原本的自己更近一些。

这样的一个良性闭环,更能作用在整个“修行”道路上,每一次的“源”,都是一个小节点,而在自身颠覆了对人文、世界、宇宙的认知后,即是每一阶段的胜利——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的逐步形成与完善,而当这些良性闭环运作到终了之时,也是自身回归本源(自身)之日。

例1(逆推)【典籍(修行)浅析】{简约→详说→博学【源】}:以<离娄下·第十二节>为例。

此节内容为: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分析:首先,整节文字是为简约后的精髓,中心词为赤子之心,辅助词为不失;其次,对辅助词的详说,来辅助理解赤子之心,看不失二字最远能到达什么境界(天地→圣人→凡人);再者,回归中心词赤子之心,使得不失二字重新回归原文,使得不失赤子之心成为最终的博学内涵;最后,提炼出本文博学(源)的实质——人类必须在寿终就寝之前尽可能的找回已经丢失的赤子之心,还给天地。

例2(正序)【日常生活】{博学→详说→简约}:

可以对任何善知识做正序的感悟与理解,从博学的开端到达简约的境界,即:大道至简。

另:随着第十五节的终结,可以看出从第十二节开始,每一节内容都可与“修行”二字挂钩。

第十二节:是为“修行”的意义——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找回赤子之心)。

第十三节:是为“修行”的开端——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每个人开始“修行”了,也就真正意义上步入寿终阶段)。

第十四节:是为“修行”的过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修行路上,以己为重)。

第十五节:是为“修行”的终了——将以反说约也(每一次的追本溯源,最终回归自身的本源,或最终经过自身的融会贯通回到简约大义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