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9年,他被提名总长人选,上级领导认为他锋芒毕露,不再考虑?

 茂林之家 2023-01-28 发布于湖南

1959年,总参谋长一职换将,许光达、萧劲光、刘亚楼等人都曾被提名,最终都没有选择,而是选择罗瑞卿担任。

文章图片1

对于提议许光达、萧劲光,很多人是表示理解的,毕竟此前几任不是元帅,就是大将,在军中地位威望甚高。对于刘亚楼,他在军中的威望,能力也不低,尤其在解放战争时期,与林罗齐名,又对空军建设起到巨大贡献。

从能力上看,以及配合默契度上,刘亚楼的能力不输大将,深得林总赏识,怎么就没有被考虑担任总参谋长一职呢?

说起刘亚楼,他是林彪的老部下,在麾下担任过师政委、师长,抗大训练部部长、东野参谋长等职。

文章图片2

他是一位从政工转为军事的将领,抗战时期在苏联8年,1940年苏联卫国战争后,参加苏联红军,担任参谋工作。1945年跟随苏联红军对日发起作战,被安排到大连做协调工作。1946年年中,罗荣桓到大连治病,得知他想回队伍,恰好赶上东北民主联军两位参谋长都不在司令部,他就被任命为参谋长。

对于林彪的指挥艺术,刘亚楼是非常佩服的,在日后的作战中,俩人配合非常默契,林彪把控战略战术,他具体负责部署。工作中,又完善参谋制度,使得参谋人才正规化,规模化。

在林、罗、刘等人等努力下,东北野战军发展迅速,经过辽沈战役后,部队发展到七十多万正规军,是五大战略区实力最强的部队。

文章图片3

1949年,原本被任命为兵团司令员的刘亚楼,接到新任命组建空军工作。因为他会俄语,能力强,而且解放战争时一直肩负东北航校的工作。

空军在他的努力下,发展非常迅速,大批援华专家协助他办航校,无论从人才,还是装备,都得到优先发展。有人说空军发展优先于海军,是事实,也有片面性。

海军之所以发展慢,它属于战略军种,严格意义上要高空军一等。在历来的战争中,海军与陆军都是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空军相对来说都是配合作用。当时引进大吨位舰艇,我们的国力不行,只能先武装小舰艇,实行近海战略。而苏联并不愿意让我们的海军强大,为此发展缓慢。

文章图片4

随着空军优先发展,刘亚楼从严治军取得很大成绩,1964年还被树立为全军标兵。

如此有能力的人,怎么不能当选总长呢?

很多人都知道,他能力强,性格也强势,脾气火爆。空军司令部的多位副职领导对他也有一些意见,主要是平常工作中带来的。

根据吴法宪回忆,刘亚楼工作严谨认真,对几位副司令员批评也丝毫不留情面,常常弄得他们下不来台,因此他们对他的工作作风、领导方法都很有意见、很不满意。平时对总政的 一些人不够尊重。

1959年,当有人提名他为总参谋长人选,毛主席也曾经说,工作能力强,就是有些“刺”。

文章图片5

三军总参谋长是一个什么工作,主管三军工作,要团结周围干部,能听进去别人的建议,不搞一言堂等才是关键。这个职务不仅需要工作能力强的人,而且更吸引能够团结别人的将领担任,从其他方面看,刘亚楼显然是不合适的,毛主席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总长人选上,并没有考虑他。

张爱萍曾经说过,他担任副总参谋长时,粟裕、黄克诚等人,都能很好听取别人建议,尊重别人,放心大胆交给别人办事,总参上下是团结的,就事论事解决问题,不穿小鞋,在工作中干劲很大。

这一段也印证了,总参谋长的工作不单单需要能力强的人,更需要上下协调处理工作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