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育“活当下的能力”是心理疾病治疗的关键有心理卫生科临床经验的人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3-01-28 发布于江西
培育“活当下的能力”是心理疾病治疗的关键
有心理卫生科临床经验的人都知道,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症、疑病症等病人基本上都没有“安住当下”的能力。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来访者,当医生给他布置作业,让其进行练习时,他往往会说:“医生,这方法万一无效,那怎么办呢?”另一些人则说:“你讲的这些我都懂,也知道有好处,就是做不到”。
一些失眠症来访者,在睡不着时,往往不会去专注自己的呼吸或身体感受,而是想:“如果今天睡不好,明天做不了事咋办?”“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身体垮了咋办?”结果是,越着急越睡不着。
一些焦虑症来访者学不会“忍受痛苦、为所当为”,而是整天想着:“万一出现身体不适、应付不过来怎么办”,结果是越回避,症状越顽固。
一些疑病症来访者往往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及各种检查,而是想着:“万一医生误诊了咋办呢?”结果是不断地看医生,但症状一点也没改变。
相应地,培养来访者“安住当下”的能力,就成了许多心理障碍治疗的关键环节。无论是格式塔治疗、存在主义治疗等心理疗法,还是“禅疗”,都非常重视这一原则。即让来访者学习如何在当下妥善处理他对生命的意识;教会来访者聚焦于即时即刻的过程而不是结局;使来访者最终具备“在自己面前”或陪伴自己的能力,以及“在另一个人面前”或陪伴另一个人的能力。(摘录自著作《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