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第六篇 职官

 zjp67 2023-01-28 发布于福建

第六篇 职官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系列·第六篇 职官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革损益;情况复杂。在这个题目下;我们不能全面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谈几个重要的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等。

中央官制

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赵惠文王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是人所熟知的例子。《苟子·王霸》篇说相是“百官之长”;所以《战国策·齐策》说:“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楚国最高的长官称令尹;次于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国;官号和其他各国不同。

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禀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长兼管监察。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丞相地位虽尊;权力却逐渐缩小。例如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理国政;其权势就远在丞相之上。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大司空是主水土之官;和先前御史大夫的职掌不同);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但到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见《后汉书·仲长统传》);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了。

所谓台阁;是指尚书机构尚书台说的;后世逐渐称为尚书省。晋称为尚书都省;刘宋称为尚书寺;一名尚书省。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魏文帝鉴于东汉尚书台的权势太大;把它改为外围的执行机构;另外设置以中书监、令为首长的中书省;参掌中枢机密。南北朝时皇帝鉴于中书省权势日大;又设置以侍中为首长的门下省;对中书省加以限制。这样;就形成了皇朝中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领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隋代避用“中”;改中书省为內史官;改侍中为纳言。在唐高宗、武后和玄宗时;三省名称曾有几度改变:尚书省称中台;文昌台;中书省称西台;凤阁;紫微;门下省称东台;鸾台;黄门。三省首长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唐代因为唐太宗曾任尚书令;以后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唐高宗以后左右仆射不再参决大政。唐太宗又认为中书令和待中的官位太高;不轻易授人;常用他官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的名义掌宰相之职;高宗以后执行宰相职务的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简称为“同平章事”;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宋代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枢密院类似秦代的太尉府;正副首长是枢密使、副使。

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又;过去文人常用宰辅宰衡等以称宰相;但都不是正式官号。)正式定为官号是在辽代。辽代中枢机构是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明代废中书省;皇帝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草拟诏谕。后来大学士逐渐参与大政;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辅臣有元辅、首辅之称。清沿明制。到雍正时成立军机处;大学士就没有什么职权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系列·第六篇 职官

秦汉时中央的行政长官有:

(一)奉常;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

(二)郎中令;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光禄勋;管宫廷侍卫。

(三)卫尉;汉景帝初一度改称中大夫令;管宫门近卫军。

(四)太仆;管皇帝车马。

(五)廷尉;汉代有时又称为大理;是最高的法官。

(六)典客;汉初沿用此称;后来又称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

(七)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八)治粟内史;汉初沿用此称;后来又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

(九)少府;管宫廷总务。

以上诸官;后来称为九卿;九卿之中;延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的是政务;其余六卿管的是皇存私人事务。

九卿之外;还有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后来称为执金吾);以及掌管营建官室的将作少府(后来称为将作大匠);等等。

诸卿各有属官;这里不都列举;只就郎中令(光禄励)的属官大夫和郎稍加说明如下:

汉代有太中大夫、中大夫(汉武帝改称光禄大夫)等。大夫“掌论议”;“无常事、唯诏命所使”;是后世散官的性质。

郎是皇帝待卫官的通称;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议郎掌顾问应对;比较特殊。其他诸郎皆“掌守门户;出充车骑”。

此外汉武帝又置期门、羽林作为光禄勋的属官;期门是汉武帝微行时的侍从(《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引服虔说:“与期门下以微行;后遂以为官。”王先谦说:“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羽林是宿卫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羽林亦宿卫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说羽所以为王者羽翼也。”);都是郎的一类;所以有期门郎、羽林郎之称。

汉代的加官;这是本官之外另加的官职。

汉代的加官有侍中、给事中、诸吏等。加侍中就能出入宫禁;成为皇帝的亲信。加给事中就能掌顾问应对。加诸吏就能对宫廷官员进行监察和弹劾。后世侍中成为门下省的首长(见前);给事中成为门下省的属官。

汉代的加官还有中常侍和散骑等。中常侍在禁中侍奉皇帝(东汉改用宦者);散骑是皇帝的骑从;掌“献可替否”。曹魏时合称散骑常侍、备皇帝顾问并掌规谏。南北朝散骑常侍是集书省(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的首长;后世并人门下省。

下面说到六部。

尚书本是九卿中少府的属官;发展为尚书台后;事务增多、于是分曹治事;每曹设尚书一人;这是后世中央各部的前身。从东汉到南北朝;部曹尚无定制;隋代始定为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属于尚书省。唐避太宗讳;改民部为户部。此后历代相承;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制基本未变。

六部的职掌大致是:

(一)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

(二)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

(四)部;掌全国军政。

(五刑部;掌刑法、狱讼等。

(六)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的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部下设司;隋唐时每部分为四司;第一司即以本部为名;“佐其长而行政令”;其余三司各以职掌命名。例如唐代吏部;第一司仍称吏部;其余三司为司封、司勋、考功。后代部司有所调整;名称也不尽相同。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属官有都事、主事等。

六部仿《周礼》六官;列表对照如下:

六部尚书

《周礼》六官

吏部尚书

天官大宰(冢宰)

户部尚书

地官大司徒

礼部尚书

春官大宗伯

兵部尚书

夏官大司马

刑部尚书

秋官大司寇

工部尚书

冬 官大司空

后世以《周礼》六官作为六部尚书的代称;如户部尚书称为大司徒;礼部尚书称为大宗伯等。但是吏部尚书则称冢宰。又清代以户部掌漕粮田赋;故又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

六部成立;诸卿的职权变小;有的卿由于职务并入有关的部司;后米就裁撤了。

现在说到中央的监察官和速官。监察官对百官进行纠弹;谏官对皇帝进行规谏。下面分别叙述。

我国古代中央的监察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御史。御史是记事之官兼纠察之职;秦汉称为侍御史;秦以御史大夫为侍御史之长。西汉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由其助手御史中丞领导监察弹劾工作。后来成立监察机构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首长。御史台又称宪台;后世或称肃政台等;所以习惯上把监察官称为台官。历代监察官的首长或为御史大夫;或为御史中丞等。明清中央监察机构称为都察院;首长称为左右都御史。历代管监察的属官除侍御史外;还有治书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唐避高宗讳;改治书侍御史为持书侍御史;又误作侍书侍御史。

前人把台官和谏官合称为台谏。西汉有谏大夫;东汉称为谏议大夫;是属于光禄勋的专职谏官。唐代除谏议大夫外;又增设补阙拾遗;三者各分左右;分属门下、中书二省。宋代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后来并入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首长。隋唐以来;和谏官同居门下省的有给事中;负责审阅各部奏章和封驳中书省所拟的诏旨(有不合者封还驳回);明代给事中负责稽查六部;并兼任前代谏议、补阙、拾遗之职;所以后来俗称给事中为给谏。清雍正时给事中和御史同属都察院;这样;御史也就称为台谏了。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汉代选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金马门是汉代未央宫门。未央宫门前有铜马;故名金马门。);或供奉辞赋;或讲论六艺群书;没有特定的官号。唐初设翰林院;这是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不是中央机关。唐玄宗以翰林待诏(后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章。翰林待诏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被认为是“清要显美”之官。宋代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明清称为翰林院;但职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侍奉皇帝讲读称为侍读、侍讲。唐代有集贤院侍读学士等;宋代有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宋元以来;皇帝和侍读、侍讲学士以及其他高级官员定期在内廷讲论经史;称为经筵。清代主讲经筵者称为经筵讲官。

古有史官。旧说周代太史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秦汉时太史和太卜、太祝等官归奉常领导。魏晋南北朝设专职史官;一般称为著作郎。唐代设史馆;以他官兼任史馆修撰;由宰相监修国史。宋代史馆称为国史实录院;有修撰、编修、检讨等官。明代史官并入翰林院;仍沿用过去的官号。

我国从古就很重视图书的收藏和校订。汉代御史中丞除作为监察官外;还在兰台掌图籍秘书;其下有兰台令史掌校书定字。东汉的秘书监以及后来增设的秘书郎、校书郎都是专管图书的官员。管理图书的机构一般称为秘书省。唐代秘书省一度称为兰台;这是因为兰台是汉宫的藏书之处。唐代内廷有收藏经史子集的弘文馆和修写“御本”的集贤殿书院(“御本”是缮写给皇帝看的);设学士、直学士、修撰、校理等官;并有校书郎、正字等;从事图书的管理、修撰和校订。宋代把收藏图书和编修国史的单位合称为馆阁:馆指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阁指秘阁和龙图、天章等阁。秘阁收藏真本书和古字画。龙图、天章等十一阁分藏宋太宗、真宗诸帝的“御书”“御制文集”等。明代馆阁之职并入翰林院;所以翰林院也就称为馆阁了。

宋代龙图、天章诸阁各置学士、直学士和待制;其职掌是备皇帝顾问、参与论议或校订图书。后来这类阁学士成了朝臣外补(外调)时的“加恩兼职”;并不担任上述职务。宋代又有殿学士;这是授予旧相、辅臣的“职名”;有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这类殿学士和阁学士都是表示优宠的虚衔。

古代有博士、助教等官。秦汉时博士掌通古今、备顾问。汉文帝时;《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立博士;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并置博士弟子学习经术。汉代博士是太常的属官;所以有太常博士之称;以聪明威重者一人为博士祭酒。(祭酒的本义是在大飨宴时以年老宾客一人举酒祭祀地神;引申为对同辈或同官中年高望重者的尊称;后用为官名;如国子祭酒等。)魏晋以后历代所设的太常博士只是礼官的性质;和作为教官的国子博士、太学博士等职掌不同。晋代以博士为国子学和太学的教官(国子学是高级官员子弟的学校;太学是一般官员和庶民俊秀子弟的学校);并设助教作为博士的副职;后代沿置;直到明清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还有博士和助教。北魏以后地方教官一度也称为博士、助教。

附带说一说教授。宋代府州开始设教授;负责教诲所属生员。明清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各以训导作为副职。至于地方最高的教育行政长官;宋代各路一度设过提举学事司;这是清代各省提督学政的前身。

最后谈谈武官。

春秋时已有将军称号。战国有大将军;后来又有左右前后将军;秦汉沿置。汉代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地位都很高。此外还有临时设置的将军;例如对匈奴作战则置祁连将军;对大宛作战则置贰师将军等。汉代略次于将军的是校尉;各依职掌命名。例如掌骑土的称为屯骑校尉;掌西域屯兵的称为戊已校尉等。魏晋以后;将军和校尉名目繁多;其中不少是虚衔;如云麾将军、振威校尉等;这里不细说;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系列·第六篇 职官

地方官制

春秋时的地方行政单位有邑县。邑县的长官;鲁卫称宰;晋称大夫;楚称令尹。战国时有郡有县。郡的长官为守;掌军事为主;县的长官为令;掌民政为主。后来以郡领县;形成郡县二级的地方行政单位。

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县丞助理县政;县尉掌管治安。隋唐县的长官统称令。宋代派中央官员出掌县政则称为“知某某县事”;简称知县。明清沿用知县之称;元代则称为县尹。历代县有诸曹掾史;各有不同职掌。

秦汉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郡。秦代郡的行政长官是郡守;掌军事的是尉;掌监察的是监御史;简称为监。郡丞是郡守的佐贰。汉代郡守改称太守;后因兼领军事,所以有郡将之称。郡的属官除诸曹外还有督邮、主簿等。督邮举察属县官吏的功罪善恶;并督治地方豪强奸恶;主簿主管文书簿籍。督邮职权很重;唐以后始废。古代官署一般都设主簿;宋以后县的主簿和承尉同为县令(知县)的助理。

汉代和郡平行的还有“国”;这是皇帝子弟的封地;设官初仿中央,吴楚七国之乱后加以裁削;由中央派相处理行政(魏晋南北朝改称内史)。相和太守相当,都是二千石的官(汉制以俸禄多少作为职官等级的标志,二千石的官月俸 120 斛。),所以汉代往往用二千石作为“郡国守相”的代称。

汉武帝时全国分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部;每州置刺史一人(后或称为牧)监察所属郡国。京师所在的州置司隶校尉;略如刺史。刺史有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属官。别驾随刺史出巡,治中“主众曹文书”。(杜估《通典》卷三十二《职官》十四说:“治中从事史一人;居中治事;主众曹文书;汉制也。”)东汉战争频仍,刺史或州牧都掌兵权。魏晋南北朝刺史多带将军称号,并允许成立军府,自置僚属,权势很大。不加将军称号的称为单车刺史,多由庶姓充任。又,晋代郡守也多加将军称号。这样,刺史就有两套属官。一套是属于监察系统的别驾 、治中等,一套是属于军事系统的长史、司马、参军等。

隋唐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或郡。称州时长官是刺史,称郡时长官是太守(首都或陪都所在的州称为府,有尹、少尹等官),刺史实际上等于太守。古人把刺史或太守称为使君,柳宗元为永州刺史韦公写了《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文章最后说“编以为二千石楷法”,这里二千石是袭用汉代郡国守相的称呼,其实是指当时州的行政长官刺史说的。刺史既然成了行政长官,那么前代刺史的两套属官的称号也就参用为行政系统的官号了。(《旧唐书·高淙纪》载贞观二十三年(公元 649年七月改诸州治中为司马,别驾为长史.)了解了这一点,就会知道隋唐州郡的司马其实是不掌武事的。

唐代中央对地方的监察起初是派员出巡各州,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擢升地方官吏)。后来全国分为若干道,每道派京官一人巡察所属州县,先后称为巡察使、按察使、采访处置使,观察使。唐代又每聚边境数州为一镇,设节度使,兼度支、营田、观察等使,总揽一方军政、民政、财政和监察大权。观察使、节度使有判官、掌书记、推官等属官。节度使初设于边防重镇,后来内陆普遍设置,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宋代废藩镇制度,节度使只是优宠将帅大臣和宗室勋戚的虚衔。另分全国为若干路,各路设转运使等官,掌一路财赋等事。

宋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州政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称为“知某州军州事”(“军”指地方军队,“州”指民政),简称知州。州有通判,号称监州官,不似后世一般的副职。州的属官有判官管行政,有推官管司法。和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设官和州大致相同。

宋代没有太守,刺史也是虚衔。欧阳修知滁州时写《醉翁亭记》提到太守,写《丰乐亭记》提到刺史,都是沿用前代的旧称。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体制类似中央,也有丞相、参知政事等官。明初沿袭元制,后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但习惯仍称为“省”,长官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明代有战事时,派朝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遇有军事问题牵连几省,巡抚不能解决时,则派总督处理。总督巡抚都是临时差使,不算正式地方官。清代总督巡抚才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巡抚是省级的最高长官,总督则总揽一省或两三省的军民要政。这样,布政使就只管财政和人事,成了督抚的下属了。

明清一省分为数道,道下有府有州。府州的长官称为知府、知州。其佐贰,府有同知、通判等,州有州同(同知)、州判等。有两种州:直隶州略等于府;散州隶属于府,和县相当。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系列·第六篇 职官

品阶勋爵

品——古代把职官分为若干等级,通称为品。汉代以禄石多寡作为官位高低的标志,例如九卿是中二千石,刺史太守之类是二千石、县令是千石到六百石,禄石不同,月俸收入不同。曹魏时职官分为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隋唐时九品又分正从,自正四品起,每品又分上下二阶,共有三十级。明清加以简化,九品只各分正从,共十八级。隋唐时九品以内的职官称为流内,九品以外的职官称为流外。流外官经过考铨转授流内官,唐代称为入流。清代不列入九品之内的官称为未入流。

阶——隋代把有职务的官称为职事官,没有职务的官称为散官。唐代把前代散官官号加以整理和补充,并重新规定品级,作为标志官员身份级别的称号,称为阶,通称为阶官。例如文官阶是:从一品称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称特进,从二品称光禄大夫,等等。六品以下的文官阶称郎。例如正六品上称朝议郎,正六品下称承议郎,等等。唐代采取前代各种将军和校尉的官号作为武官阶。后来宋元明清都有阶官,只是名称和品级不尽相同而已。

唐宋时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阶官品级和当时所任的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相同。阶官高于职事官,则在职事官上加“行”字,阶官低于职事官,则在职事官上加“守”字,阶官比职事官低二品则加“试”字。

勋——唐代又采取前代某些散官官号略加补充作为酬赏军功的勋号,称为勋,通称为勋官。有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轻车都尉、骁骑尉等等,共十二级。后代沿袭唐制,只是品级略有不同。明代有文勋武勋,武官勋号和前代基本相同,文官勋号除“柱国”外还有正治卿,资治尹之类。清代勋和爵就合而为一了。

爵——旧说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汉代封爵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皇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所以通称诸侯王。汉初异姓也封王,后来“非刘氏不王”,异姓受封者通称列侯。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得在王国境内分封庶子为侯,也是列侯性质(称为王子侯)。汉代列候食邑一般是县,有的是乡 、亭,视所食户数多寡而定,所以后来有乡侯、亭侯之称。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是同姓封王基本一致,异姓则一般封为公侯伯子男。异姓也有封王的,例如杨坚(隋文帝)初仕北周,封随公,后来封为随王。李渊(唐高祖)初仕隋,封唐公,后来封为唐王。唐代郭子仪有军功,封为汾阳王。晋宋以后,爵号加“开国”字样以示尊贵,例如乐安郡开国公,曲阜县开国子,称为开国爵。不加“开国”的称为散爵。封地虽说有郡有县,但是后来都成了虚名,宋代所谓食邑若干户,并不表示实际的赋税收入。宋代所谓食实封,早期是实际赋税收入,到了南宋也变成虚数。明清皇室封爵和异姓封爵不同,这里不再细说了。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从公元前五世纪以来就基本上保持着连续不断的发展形态,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