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笠翁对韵》第三讲:“梦境”都能对对子? 神仙也在对仗中!

 tingting8585 2023-01-29 发布于辽宁

原创2023-01-28 22:01·嘤兀

#头条创作挑战赛#

5000年的中国文化,让一个简单的语言习惯背后,都是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越是基础的启蒙教育,文化的厚重感越明显。

今天我们讲经典启蒙教育《笠翁对韵》第三讲:

一东下阙: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yǒu)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先说“山对海”。

看过第一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山”为什么对“海”。

这里再简单说一下:

山指的是群山,是最大的突出,需要用世界上最大的凹陷“海”来对!所以用“海”对“山”没问题!

继续“华对嵩”

由“华”和“嵩”两个字我们知道,这里的“华”指的是华山,“嵩”指的是嵩山。有人说了:

我知道,这是五岳,华山对嵩山!

这个解释算是一个种吧。但如果用“五岳”来解释的话,作为西岳的华山,对中岳的嵩山,好像在地理位置上不是很贴切——古人会这么不严谨吗?

中国古人讲究的是文化底蕴,而底蕴就来自历史、文化、军事等因素。

华山的底蕴源自他的位置:

华山地处陕西,素有华夏之根之称,距离古都长安120千米。说到古都,就要说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几个朝代——秦汉和隋唐。

秦的首都是长安,西汉初期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东汉首都以长安为主;到了隋唐,隋炀帝迁都洛阳,唐的首都是长安,自唐高宗开始,也就是武则天的老公,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

从注重历史的古人视角看,能与长安媲美的,只有洛阳。能与镇守长安的华山相提并论的,也只有镇守洛阳的嵩山了。

您觉得这个解释,怎么样?

接下来是“四岳对三公”。

“岳”的本意就是高大的山

刚才还在讲“五岳”,再怎么到了这里就成了“四岳”了?

这里所说的四岳,并不是“五岳”中的五座山。而是在上古时期像山一样保护我们的四位大人物

相传上古时期,尧帝有四位大臣,分别叫做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个人。

北宋文学家孔平仲、明末学者曹学佺等认为四岳是一个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等认为四岳是四个人。

他们各有各的理解,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阅一下资料。

四岳分别管着四方诸侯,守护黎民,辅佐君王。

因其在国家治理上起到的巨大作用,后人也将常用“四岳”比喻国之重臣

就像:

用“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来形容大才干大本领的人一样。

注意,这里的“四岳”是用“高山”比喻几人的重要性,不分文武,都是国之重臣,既是特指,又是泛指。我们也应该用一个既能特指,又能泛指的“国之重臣”来对仗。

作者用到了“三公”。

三公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主管军事、政治和百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称谓。

周朝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等。

而“三公”又是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三公在北三星曰九卿内坐,主治万事。”

“四岳”既是高山又是重臣;“三公”也是星辰又是官名。

这个对仗真是极佳!

下一句“宫花对禁柳”。

“宫花”就是皇宫中的花。

花朵本就好看,花开皇城内就不用多说了。比如武则天就十分喜爱牡丹。

所谓: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唐·刘禹锡

皇宫之中百花争艳算不得稀罕事儿。

因为皇宫不是谁也能进去的,所以又称“禁宫”,在禁宫外种柳树的习俗由来已久。

所谓: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钗头凤·红酥手》宋·陆游

元朝定都北京后,金世宗下令在都门外的夹道植柳树各百里,可乘凉可做路标。现在故宫外还有许多柳树。

花的娇羞,柳的轻慢,让“生人勿进”的禁宫也添了许多人情味。

继续“塞雁对江龙”。

“塞雁”就是边塞的大雁。

所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二首)唐·高适

这里有两个点:一是塞边,一是大雁

塞边一般指的是边关,既是险要,又是泛指。第一讲的时候说过,“江”对“边塞”十分贴切,江河自古是天险,中华大地江河甚多,一个“江”字也是泛指

大雁身姿丰满,动态优美,能与大雁媲美的,就是美丽的天鹅了。

“江龙”就是指“江鸿”,也就是天鹅。

所谓: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赋》魏·曹植

塞雁对江鸿一句,是不是眼前立马展示出“天地飞雁,江河惊鸿”的画面,美不美!

下一句“清暑殿,广寒宫”。

“清暑殿”就是洛阳宫中的一个宫殿,叫做清暑殿。

洛阳宫是隋唐时期洛阳城皇宫部分,在隋唐时期,处于气候温润之时,据说从考古出土的壁画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百姓穿着单薄,可见气候温暖。

既然天暖天热,建造一个清暑的大殿,就很容易理解了。

“广寒宫”就是嫦娥仙子的住所。

宫和殿都是高大的建筑(宫殿)的意思。“殿”对“宫”没问题。

“清暑”是将暑热之气清理掉;“广寒”是很多寒冷的意思,笔者认为这里的“广”不是广大的意思,在有些地方的方言里面,“广”有总是的意思。

比如:

“老师,他广说话,影响我上课。”您听过这句话吗?有人说应该是“他光说话”,您怎么看?

“没有暑气屋子”对“满是寒气房子”,也十分贴切。

所以“清暑殿,广寒宫”。

继续“拾翠对题红”。

“拾翠”原指拾找象翡翠一样的羽毛,后来把青年妇女采集鲜花野草也称作拾翠。

所谓: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洛神赋》魏·曹植

佳人拾翠春相问——《秋兴八首》唐·杜甫

“拾”是捡起来的意思。

“题红”来自一个典故:

宋·刘斧《青琐高议》载:(唐)僖宗时士人于祐,偶然中从御沟流水上拾到一片红叶,上面题有两句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祐和了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放在上游,红叶随水又流入宫中。

后于祐娶得宫中韩夫人为妻,谈及此事,其妻倍感惊异,原来当年题诗红叶的就是她。

于是她又题了一首诗:“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除了“拾”和“题”都是相对应的动词,“翠”和“红”是相对应的颜色外——“拾翠”和“题红”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可以理解为,有人去拾翠,却意外地拾到了题红,并结下良缘。如果这样去理解,是不是让事情变得浪漫了?

接下来“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庄周就是庄子;吕望就是姜子牙。

战国·庄周的《庄子·齐物论》中写道: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睡着了,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然飞舞,好不自在。梦醒之后记忆犹新,一时间,不知是自己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这就是庄周梦蝶的典故。

既然是梦中典故,继续用梦中典故作对,也是极好的。

传说周文王一夜梦见飞熊进帐,经人占卜,说是将得到贤人的吉兆。第二天出猎,果然遇到吕望。

“兆”是预兆的意思。

“庄周”和“吕望”都是历史名人;“梦”和“兆”都是动词,也都是不能确定发生的事情的真伪的词汇;“化蝶”和“飞熊”又是都是动词加动物

连在一起,就是两个梦中的典故。

这种对仗,绝是不绝?

继续“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这两句话其实都是日常生活,我认为直接解释要比逐字逐句的分析要好。

先说“北牖当风停夏扇”。

“牖(yǒu)”是窗户的意思,“当”不是挡着的意思,是面对,向着的意思,比如“当面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

夏天打开北边的窗户,把南边的风放进屋子里来,就不用用扇子扇了。

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即东南季风。

您注意了:想通风,只开南边窗户是不行的,也得打开北边窗户。

再说“南帘曝日省冬烘”。

大家都知道我国在北半球,太阳在南边。房屋的南边都会有窗户,既能通风透气,又能把阳光照进屋子里,祛湿驱寒,身子也暖洋洋的

太阳太好的时候,就需要窗帘遮住阳光,窗帘就晒干了。也就省得到了冬天摘下来烘烤一下,祛湿祛潮。

“曝”是暴晒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晒晒窗帘,冬天就省得烘烤了。

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两句话不就是利用自然,让生活过得更省心省事儿吗——所以说,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很多都是几千年的生活经验的积累

最后一句“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这一句也是两个典故。

先说“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

相传:

有一姓辛之人,以卖酒为业,一日一位衣着简陋的道士来喝酒,辛老板不因对方衣着而怠慢,急忙奉上一大杯。如此半年有余,道士也不付钱,辛老板依旧客气。道士说:我欠你好多酒钱,却也无钱还你。

说罢,拿出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从此之后,店中只要有人拍手唱歌,仙鹤就翩翩起舞,如此十多年,辛老板积累很多财富。

一日那位道士又来了。辛老板愿意供养道士一辈子,道士欣然一笑,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只见天空落下朵朵白云,与仙鹤一起来到道士身前,道士乘仙鹤而去。

辛老板为感激道士,拿出所有积蓄,在黄鹄矶上修建了“辛氏楼”,也就是“黄鹤楼”。

黄鹤楼还有许多仙人从黄鹤楼乘坐仙鹤离去的故事。

仙人子安曾驾鹤经过黄鹤楼——《齐谐记》南北朝·宋·东阳无疑

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楼》唐·崔颢

所谓:

黄鹤楼头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

《笠翁对韵中》提到了:“仙鹤”、“玉笛”、“仙人”还加上了“月”。

大家知道黄鹤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再加上这么多的典故传说,能与之对应的,至少也得有一定的名气,但必须有足够浪漫的神仙故事。

据《列仙传拾遗》记载:

秦穆公有个女儿,在她出生那天穆公得到一块美玉,女儿周岁时候按风俗“抓周”,女儿抓住美玉不放,穆公给女儿起名“弄玉”。

弄玉漂亮温柔、冰雪聪明,喜爱吹箫,穆公特地为其建造高台,因其形似凤凰,称“凤凰台”,现为关中四大名台之一。

因其箫声尤美,引来一位仙子驾着彩凤而来,仙子说:我叫萧史,本是神仙,因为和你有缘,才应曲而来。

两人在凤凰台切磋音乐,情投意合,一曲奏完,引来彩云缭绕;二曲奏完,引来赤龙飞舞;三曲奏完,引来凤凰和鸣。

穆公欣然将弄玉嫁给萧史,婚后两人沉迷音乐,实力大涨。数年之后,上天派来龙凤,弄玉骑着凤,萧史跨上龙,双双成仙而去。

这个典故够不够浪漫?

“彩凤”、“紫箫”、“仙人”,《笠翁对韵》中还加上了“风”。

这个典故还诞生了两个成语分别是:

“弄玉吹箫”: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

“乘龙快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现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至于为什么是“紫箫”,箫一般是用竹子做的,竹子时间长了发暗,古人称“紫箫”。

所谓:

紫箫明月底,翠袖暮云寒——《临江仙·忆旧》元·张宏范

最后“月”与“风”的对仗,就应该结合浪漫的古典故事的角度去理解——“风月无边”“风花雪月”。

一句“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是不是有种说典故,讲历史,临风赏月的美感?


第二讲到此结束,如果您也喜欢传统文化,不如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