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抻筋拔骨”---国庚起老先生传杨氏单操太极拳

 杨门单操太极拳 2023-01-29 发布于加拿大

群里的两位拳友在讨论《易筋经》和《八部金刚功》,因为提到了“抻筋拔骨”,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我分享了杨氏单操太极拳的“抻筋拔骨”。群里的傍晚老师认为我们的“抻筋拔骨”训练方法系统严谨,建议我把所谈内容整理成文章,让更多的人看到。谢谢傍晚老师。

杨氏单操太极拳的“抻筋拔骨”,分两个训练环节:一个是抻筋,一个是拔骨。抻筋,通过杨氏单操太极拳的行气单操---“翻江倒海”来完成。“翻江倒海”共有五节。拔骨,通过杨氏单操太极拳,剩余的31式单操来完成。要想“拔骨”,一定离不开“抻筋”;而“抻筋”功夫的训练又一定要通过“拔骨”单操的训练来收口。

一、什么是“抻筋”?

首先,“抻筋”,也叫“撑筋”。它并不是对人体筋骨组织局部的强力拉筋,而是对贯穿人体整条大筋和筋群组织的整体抻展训练,它是对大筋和筋群从梢节到末节的完整抻展。这种训练,被杨门称之为“整筋”训练。筋劲同源,“整筋”训练可以练出技击武术的“整劲”,即所谓“整筋整劲”。

“整筋”训练,一定离不开对人体躯干和四肢完整的强力伸展,否则就一定不是“整筋”训练。“翻江倒海”的1、2、3、4、5节,都是对整个人体躯干和四肢完整的强力伸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训练出“整筋”。这是“抻筋”的第一个先决条件。而仅仅是针对躯干和四肢局部的那种强力拉筋,不管你使用多大力量,投入多大的训练强度,也一定训练不到“整筋”。所以,杨氏单操太极拳的“抻筋”训练,对肢体的实操动作有极其严格的要求。

其次,“抻筋”还一定离不开“练气”。没有练气训练的同步参与,尽管抻展的是“整筋”,那也同样不是杨氏单操太极拳的“整筋”训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整筋”的同步“练气”训练,一定是“气行于筋”的“练气”训练,而非“气行于肉”(肌肉)。

二、什么是拔骨?

前面,我们通过翻江倒海的1、2、3、4、5节,讲了抻筋拔骨的“抻筋”。关于“拔骨”我前边讲过了,是通过杨门其他剩下的31式单操来训练“拔骨”的。同时,我们还强调:翻江倒海的“抻筋”训练,是“拔骨”训练的基础。“抻筋”和“拔骨”完全是两个训练环节:没有翻江倒海的“抻筋”,直接练“拔骨”是没用的;练完翻江倒海的“抻筋”,不练“拔骨”,也是没有“抻筋”收口的功夫的。

也许大家会问:自练单操的“拔骨”训练好理解,那么对练单操的“拔骨”训练又该怎样理解呢?

三、什么是对练单操的“拔骨”训练?

所有自练单操的训练,都是习练者克服自身向下的重力作用,来进行行功走架的。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横劲并没有加入。说到横劲请大家注意:古人把不垂直于地面的劲,都看成了横劲。二人搭手的对抗训练开始之后,就是横劲训练的开始。比方说我们定活步平圆推的这个磨盘劲儿,它就是横劲。二人搭手推手的磨盘劲训练,就是横劲加入的训练。

在这个时候的“拔骨”训练,因为有了横劲的加入,再加上以往自练单操的纵向“拔骨”训练,才会使“拔骨”训练真正步入正途。

四、什么是单式桩功的“拔骨”训练?

我们人体的206块骨头,是被我们的主干大筋给串联起来的。我们已经把主干大筋练得粗壮了,而且它还有了惊人的弹性和惊炸劲。在我们通过自练单操和对练单操,扩大了关节活动量的最后,我们还需要让我们的各个关节,有一个劲路通过时的定势。这个劲路通过时的定势,既是单式桩功的“拔骨”训练,同时也是各式单操自、对练单操的收口功夫。在这里的各式定式桩功,就是套路里的各式单式。杨氏85式套路太极拳,共有36式单式。

综上所述,杨氏单操太极拳的“抻筋拔骨”,是一整套完整的训练系统,并不是简单的拉筋运动。

作者微信号:fjks-tjss

图片选自黄民主,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