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6年毛主席逝世,贺子珍拉着亲生女儿的手大哭:你爸爸他好可怜啊

 魯大師963 2023-01-29 发布于浙江

1947年贺子珍回国以后,见到了许多井冈山的战友,故人的相见,让她更加想念自己的亲人。父母在哪里?哥哥和妹妹呢?他们是否都平安健在?

东北局的同志无法给她提供消息,最后林彪一声令下:“打电报到各战区问问。”于是一封封的电报打在各个战区,终于有了贺敏学和贺怡的下落。

内容图片

图 | 贺子珍和妹妹贺怡

与此同时,毛主席也收到了贺子珍已回国的消息,日理万机的毛主席来不及给贺子珍写信,委托贺怡去看望,两个人之间的感情都埋在心底。

十年艰苦生涯,贺子珍不离不弃

从1927年毛泽东上井冈山后,便和贺子珍相识。贺子珍很早就跟随袁文才,和自己的哥哥贺敏学上了井冈山,由于她年轻漂亮,被人称为是井冈山的一枝花。

毛泽东最初和贺子珍相识时,把她当做一个小妹妹看待,多年以后,毛泽东仍然记得,当时的贺子珍长得很年轻,大概只有18岁。

因为长期走路,毛泽东的脚上磨出了泡,袁文才看到毛泽东也没有个秘书,便让贺子珍去照顾毛泽东,两个人在聊天中相互认识了。

内容图片

毛泽东说:“你是永新人,你的爸爸妈妈呢?”贺子珍感慨说:“因为暴动,爸爸妈妈都不知去向,陪在他们身边的估计只有妹妹贺怡了。”

毛泽东安慰她说:“没事的,等革命胜利了,就不用过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一段时间后,永新的党员在前委“大力经营永新”的指示下,连夜召开会议,讨论永新的工作重点,大会上,贺敏学和贺子珍等23人参加了会议。

散会时,毛泽东对刘真说:“我真想在你身上挖一块肉。”刘真一听这话,当即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便说:“毛委员有什么需要,尽管拿。”

毛泽东说:“我到永新做调查,也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啊。”刘真把目光投向了贺子珍,他说:“永新实在离不开贺子珍啊。”

但没有办法,可以给毛泽东当翻译的,同时还有能力的,也只有贺子珍一个了。就这样,贺子珍跟随毛泽东到山下做调查,慢慢成为了毛泽东的秘书。

内容图片

也正是在这次相处中,两个人慢慢熟悉,在贺子珍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时,她成为了毛泽东的“活字典”,特别是山上山下的风土人情,天时地利,都是贺子珍为毛泽东调查提供。

贺子珍的老家就在万源山的一个村子里,贺子珍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了,让贺子珍当毛泽东的翻译秘书,太合适了。

渐渐地,贺子珍和毛泽东慢慢熟悉,甚至彼此产生了爱意,毛泽东喜欢贺子珍的文武双全,贺子珍喜欢毛泽东的睿智和坚毅。

1928年5月,在陈毅和朱德等人的见证下,毛泽东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结婚,这场婚礼十分简单,袁文才让人炒了几个菜,大家以茶代酒,十分开心。

但贺子珍或许没有想到,此后多年,她和毛泽东的生活艰苦不已。试想,从1927年开始,中国革命面临的命运是前途未卜的。

内容图片

尤其是1930年后,红军中的领导换了一波又一波,毛主席多次带领红军打胜仗,但没有得到一些人的肯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遵义会议上才确定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

几年内,毛主席不仅多次生病,而且在党内的职位上也是起起伏伏,贺子珍跟着毛主席经历了诸多苦难。

从1929年贺子珍生下第一个孩子以来,一直到 1936年李敏出生,此前已经有4个孩子,但遗憾的是,这4个孩子要么夭折,要么失踪,作为一个母亲,贺子珍的心里是非常痛苦的。

就拿毛岸红(小毛毛)来说,当时毛岸红已经2岁了,但是因为长征,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留下来打游击的毛泽覃。没想到几年后,毛泽覃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小毛毛到底被托付给了谁,无人知晓,小毛毛也从此下落不明。

不仅如此,贺子珍在长征中还身负重伤,体内一直停留着17个弹片。1936年在陕北生下李敏时,体内的弹片一直没有取出来。

内容图片

直到1937年,贺子珍多次和毛主席提出,想要去外面治病。毛主席多次劝说贺子珍,等环境稳定了再出去,但贺子珍想出去学习十分迫切,于这年秋离开了延安,没有想到,这次离开竟然成为了贺子珍永远的痛。

第一是她在苏联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第二是她到苏联一年多后,得知了爱人再婚的消息。第三,毛主席得知贺子珍在苏联的遭遇后,把年仅4岁的娇娇送到了苏联陪伴贺子珍。

李敏成为了贺子珍身边唯一的牵绊,一直到1947年,贺子珍和李敏在苏联经历了诸多苦难后,从莫斯科出发,返回了祖国。  

内容图片

娇娇,一生的牵绊

娇娇回国后,和贺子珍生活在哈尔滨,当时她在苏联上过学,所以插班到小学三年级,可是刚入学就遇到了大问题。

原来娇娇在苏联说的都是俄语,就连给毛主席的信都是用俄语写的,她的中文水平亟待提高,甚至听懂中文都是问题。

贺子珍为了帮助女儿,决定以后用中文和娇娇对话,此前贺子珍从来没有受过俄语训练,说的俄语也不正规,所以她决定回到中文状态。

内容图片

为了让娇娇尽快提高中文水平,贺子珍找到了接她回国的老同志们,组织上决定给娇娇请一个中文老师,说是老师不如说是家教。

在娇娇学习之余,抽空给娇娇补习中文,刚开始,娇娇就和一个小孩子一样,摇头晃脑,家教老师很努力,但娇娇的学习很吃力。

对于一个从小在外国长大的孩子来说,学习另一种语言是很费劲的,但娇娇很聪明,她在生活中,教不会俄语的小朋友学习俄语,然后让同学们教自己中文。

同龄的孩子总有无穷的乐趣,娇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改善了自己的语言,终于把小时候的语言给找了回来。

每到了周末,娇娇还去蔡畅等人的家里住宿,他们的孩子说话是也是中文。蔡畅、陈正人等,都是贺子珍的老战友,他们对待娇娇就像是亲生女儿一样。

内容图片

逐渐地,娇娇和同学们都可以用中文讲话了,但是要写字却很困难,贺子珍的性格要强,她希望娇娇很快就学会,所以开始让娇娇学习写日记。

不仅如此,贺子珍还给娇娇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贺子珍说:“现在的女孩子和我们当年可不一样了,现在要多方面学习,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各种技能,比如小提琴,钢琴等。”

娇娇不喜欢这些东西,她给毛主席写的一封信,还是用俄语写的。

去北京前,娇娇曾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为了求证自己的身份,她用俄语歪歪扭扭地写道:

敬爱的毛主席,你到底是不是我的爸爸呢?别人都说你是我的爸爸,可是我在苏联怎么没有见过你呢?

毛主席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很是高兴,他让秘书翻译出来后,惊讶不已,赶紧给娇娇回信:

娇娇,我是你的爸爸,你是我的女儿,爸爸很想你,赶快回到爸爸的身边吧。

内容图片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让贺怡去接娇娇来北京,当娇娇得知后,高兴地抱着贺子珍说:“乌拉,我终于有爸爸了。”

1949年春,毛主席居住在香山之时,娇娇被送到了北京。那天,毛主席激动地抱着娇娇说:“小鸡蛋长成大娃娃了。”

邓颖超和康克清等人迫不及待地拉着娇娇问东问西,还问她贺子珍的事情。娇娇说:“妈妈一切都好。”

不仅如此,毛主席说这是自己的洋娃娃,还带着娇娇到周恩来和刘少奇家里做客,他说:“我就说嘛,我有个洋娃娃,你们还不信。”

娇娇回到北京后,还认识了妹妹李讷,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妹妹,虽说不是同一个母亲,但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两个人很快就打成一片。

日后李敏回忆,毛主席最喜欢和稀泥,每当两个孩子有矛盾了,毛主席就会对李敏说:“你是姐姐,要处处让着妹妹。”另一面,他还会对李讷说:“你是妹妹,要听姐姐的话。”

内容图片

毛主席给娇娇起了新名字:李敏。和妹妹的名字一样,都取自《论语》的一句。

毛主席知道贺子珍对李敏的担心,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曾给贺子珍写信,在信中说:“娇娇在我这里很好,希望你放心。”

但贺子珍对娇娇是非常想念的,每当李敏星期天时,毛主席就会让李敏去南方看望贺子珍,就这样,李敏成为了两个人沟通的桥梁,李敏也是最懂得爸爸妈妈的。

简简单单的晚年生活

在李敏心里,作为女儿,她是很希望爸爸妈妈见面的,但遗憾的是,从贺子珍1947年回国以来,二人只见过一面,那还是在庐山会议时。

内容图片

李敏回忆,1959年庐山会议后不久,江西省委紧急来电,说贺子珍突然病重。当时正是李敏婚后第二天,这一切都来的猝不及防。

一个月前,也就是7月初,贺子珍的好友曾志去看望了她,或许是聊到了当年在井冈山的一幕幕,曾志感慨不已,从贺子珍住处出来后,转身就去了庐山毛主席的住处。

曾志告诉毛主席,贺子珍现在变化很大,主要是老了,已经成为了一个50岁的老人,不过头脑很清醒,看不出有什么大病的样子。

已经22年没有见过了,毛主席听到曾志的话,心里感慨不已,他沉重地说:“我们是十年的夫妻啊。”过了一会,毛主席又说:“我很想见见她。”

就这样,在曾志的安排下,汪东兴和杨尚奎商量了计划,最后让杨尚奎的夫人水静同志秘密把贺子珍接上了山。

内容图片

贺子珍起初并不知道在这里要见毛主席,她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见面的那一刻,她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日后贺子珍回忆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在那个时候见到毛泽东,我的眼泪就像是决堤的洪水。”

这次见面仅仅一个多小时,但是对于贺子珍来说,已经足够漫长,但是他们到底聊了什么,无人知晓,多年以后,贺子珍曾对一个记者口述了一些细节。

毛主席问:“当初你为什么非要走呢?”

贺子珍回答:“都怪我,当时我太年轻,不懂事。”

两个人聊了很多,22年没有见面了,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这次谈话结束后,贺子珍原本以为这样就打开了见面的机会,不想,这居然成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面。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贺子珍得知这一切的时候痛不欲生,她不吃饭,不喝水,只是静静地盯着收音机,口中喃喃自语:“怎么好好的就走了呢?”

内容图片

李敏夫妇在北京匆匆和父亲道别后,马上赶回上海,因为担心贺子珍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没想到,看到李敏来了,贺子珍悲痛地对她说:“你爸爸走了,她临终前儿女都不在身边,他好可怜啊。”

李敏知道母亲的痛苦,除了安慰也没有别的办法,贺子珍一个劲地抱怨:“当初你就不应该搬出中南海啊,你爸爸多孤单啊。”

李敏不说话,心里痛不欲生。这几天,贺子珍在家里自己做了一个灵堂,把毛主席的照片放在中间,她对着毛主席的照片深深三鞠躬,她说:“润之,请安息吧。”

或许是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日下,贺子珍对李敏提出了心里多年的心愿,她说:“我想去北京,我想去天安门看看。”

李敏和孔令华把贺子珍的想法汇报给了邓小平,邓小平当即答应了,而且还派专机把贺子珍从上海接到了北京。

内容图片

1979年9月,也就是在毛主席逝世三周年前后,贺子珍在李敏的陪同下来到了北京天安门,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

工作人员告诉贺子珍,去了里面不要哭,不要激动。贺子珍全部答应了,可是当贺子珍真的看到毛主席遗体的时候,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一如当年在庐山。

时间匆匆,1937年到1959年,相隔22年,从1959年到1979年,又是20年。想到这里,贺子珍泪水滔滔,想说什么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此后,贺子珍因为病重,不得已回到了上海医院,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几年。

1984年4月15日,李敏在北京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当她赶到上海后,发现贺子珍头脑很清醒,贺子珍笑着说:“你们是不是怕我不行了,都来了。”

李敏以为妈妈的病情好转了,莫不想这居然是回光返照,4月18日,贺子珍突然高烧不止,昏迷过去,经过一年的抢救,最后还是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内容图片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

贺子珍去世后,邓小平亲自批示了贺子珍的丧礼规格,他说:“我们中央领导人都要送花圈,骨灰放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

可以说邓小平的批示是对贺子珍一生革命最大的认可。

4月26日,官媒向全国宣布了贺子珍去世的消息,在讣告中给予了高度评价:贺子珍同志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