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茶”类彻底违背“茶”的本质并已过期

 源来花开401 2023-01-29 发布于辽宁

对于茶的本质,大量的古代茶籍的记载证明,自古以来,人们对茶的品质的追求,都是以保持天然基本原质为标准。

明代李贽《疑谓》载:“古人冬则饮汤,夏则饮水,未有茶也。”明代许次杼《茶疏·考本》载:“古人饮水饮汤,后人始易以茶,即饮汤之意。”其意思是更早的古人,冬季饮汤,夏季饮水,尚无饮茶之事。是后人将“饮汤”改换为喝茶,仍然是“饮汤”的意思。其中,冬季所饮的汤水,都是单纯的某种凉性清火、消炎的植物汤水。“始易以茶”就是“开始改换为茶”。

这是“饮茶”的起源。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茗》载:“春中始生嫩叶,蒸、焙、去苦水,末之乃可饮。”宋代 唐慎微《证类本草·卷十三·茗》也载:“茗,苦荼。……春中始生嫩叶,蒸、焙、去苦水,末之乃可饮。”其中所记载的,是唐、宋期间的制茶工艺。它都是以某种单纯的植物为原料,仅是舂、捣或碾成碎末,蒸熟,榨去部分苦水,降低苦味,最后焙干为止或压成团、饼干燥。

由于原料味苦涩,为了降低其苦涩度,尽管工序有些繁多,但仍然基本尊重茶的原本的天然品质。

清代末期 冒囊《岕茶汇抄》载:“ 古人屑茶为末,蒸而范之成饼,已失其本来之味矣。至其烹也,又复点之以盐,亦何鄙俗乃尔耶。”本来仅将原料舂碾成碎末,然后蒸熟了用模归范为饼,无外添别料。只是烹煮或冲泡时补加食盐饮用,这是“饮汤”的延续。但其工艺及添加却被对茶认识更深的后人,评判为“失去原本真味”的“鄙俗”。

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果类 味类》:“茶禀天地至清之气,产于瘠砂之间,颛感云露之滋培,不受纤尘之滓秽,故能清心涤肠胃,为清贵之品。”

其意思是,茶承领了自然的最清纯的精气,植根于贫瘠无污的砂石间,吸收清纯的酸土矿物元素,感受清纯的云雾的滋润培育,不受任何纤尘、 滓秽的污染,因而能清净心肺,涤荡肠胃,成为清纯、高贵的饮品。

明代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茶事于唐末未甚兴,不过幽人雅士手撷于荒园杂秽中,拔其精英,以荐灵爽,所以饶云露自然之味。……于是,营植者拥溉孳粪,等于蔬簌,而茶亦隤其品味矣。”

其意思是说,茶业之事在唐末都未兴盛,不过是喜好清幽、雅趣的人士徒手采自荒野杂林中,选取精粹者,举荐其精气,所以它富有云露的自然之味。……于是,种植者给茶施肥添粪,等同于蔬菜,茶品也就被毁坏其原本的天然品味。

明代罗廪《茶解》载:“唐宋间研膏、蜡面、京挺、龙团,或至把握纤微,直钱数十万,亦珍重哉!而碾造愈工,茶性愈失,矧杂以香物乎。曾不若今人止精于炒焙,不损本真。”

明代田艺衡《煮泉小品》也载:“茶之团者、片者,皆出于碾皑之末,既损真味,复加油垢,即非佳品,总不若今之芽茶也。盖天然者自胜耳。”

这两记载是说唐、宋期间,过度繁多、偏重的工艺,改变茶的本味,并且拼配杂入香料,有的添加油垢类,更使茶味丧失“本真”。因此它被明代罗禀彻底否决,反过来称赞明代单纯“精于炒焙”而“不损本真”的“天然者自胜耳。”也就是它所保持的茶的天然本质,自然胜过唐、宋变味之茶。

宋代赵汝砺《北苑别录》载:“初,贡茶皆入龙脑,至是虑夺真味,始不用焉。盖茶之妙至胜极矣!故合为首冠。”

这是宋代茶叶进贡初期,曾将“龙脑”与茶拼配合制,不久就被彻底否决的事例。

上述这些记载都证明:人们都强调追求茶的单纯性,并且要求天然的清纯性。

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泻火》载:“茶与生姜同煎。名姜茶散。能治赤白痢。盖茶助阴。姜助阳。合用使其寒热平调。”

清代汪昂《本草备要·木部》也载:“与姜等分浓煎,名姜茶饮,治赤白痢。茶助阴,姜助阳,使寒热平调。”

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果类 味类》也载:“与姜等分浓煎,名姜茶,饮治赤白痢。茶助阴,姜助阳,使寒热平调”。

这些是指取出预先单纯制备好的茶,另与姜混合烹煮成汤水饮用,并非先前就把姜与茶拼配制作,致使无法分离。它暗示保留茶的单纯天然性,便于后期烹煮或冲泡时,根据需要灵活地与它物适量混合。

但是,明代田艺衡《煮泉小品》却载:“唐人煎茶,多用姜盐。故鸿渐云:'初沸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薛能诗:'盐损添常戒,姜宜着更夸。’苏子瞻以为,茶之中等,用姜煎信佳,盐则不可。余则以为二物皆水厄”也。”

这也是指预先单纯制备的茶,另与姜或食盐混合烹煮成汤水饮用。’薛能和苏子瞻两人都还认可姜与茶混合;但作者田衡艺却认为姜和盐与茶混煮,都损坏茶的真味而都被它彻底否定。

唐代《新修本草·木部》 载:”苦荼,主下气,消宿食。“元代 李东垣《珍珠补遗药性赋·木部》:“茗,味甘、苦,微寒无毒,除痰、下气、消宿食。”就是茶原本自有的降火解热,消化积滞的食物等功效。

清代黄凯钧《药宠小品》:“甘、苦,微寒。上清头目,醒昏睡,消油腻,解肉毒。”就是茶原本自有的消除油腻,解除肉食的毒素等功效。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载:“乃知茶能解炙爆之毒”,就是茶原本自有的消解烧烤、油炸热毒等功效。

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果类 味类》:“解酒、食、油腻、烧炙之毒……并能消暑,解酒食毒。”就是茶原本自有的消解饮食、油腻、烧烤等等毒性,消除暑气的功效。

这些药籍所载的历代茶品对于人体的功效,都不是出自另外添加的茶内其它物质,全都是出自茶品自身先天原本就具有的各种物质成份。

综上所论可知,历代的茶品中,茶业兴起初期的唐宋期间,因茶从“饮汤”衍变而来,还有茶的植物品种的原因和认知上的未完善,存在缺陷或误区,部分茶未追求天然本真,因而被后人否决。其余的后期茶,都是追求其先天“本真”的。

可是,现代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黑茶”及其同类“六堡茶”和今所谓“熟茶”等,其工艺不但使茶味完全丧失其“本真”,不再有丝毫的茶的清新原味,而且连茶本身都腐化、碳化、焦枯、僵死,成为腐尸。它们已经完全不再有茶的本质特征。同时,为了掩盖这些事实真相,将错就错地大肆宣扬外添附着在茶上,并非植物类的斑块状的黄色或白色霉菌,将它们美化为“金花”或“银花”;并且对于“金花”或“银花”的宣扬,远远超过对于茶质的宣扬,使块状霉菌几乎变成产品的主体,而茶反而几乎变成附属品。这不但彻底违背人们对茶的纯真性亦即天然“本真”品质的追求,而且近乎主客换位或本末倒置,完全违背作为纯真植物饮料的茶的本质。

不管新茶还是陈茶,无论干茶还是湿茶,都有两个共同而基本的本质特征:一是纯植物饮料,不宜带有无法分离的非天然植物类的其它物质。二是保持植物茎和叶的原木质或叶质,不腐化,不碳化,不焦枯,不僵化,保持柔韧性、舒活性和自然性。这才是作为植物饮料的茶品的本质。

普洱茶虽被美称为“古董饮料”,但它绝非无限期、无保质期的“纯古董”,而是有限期和更有保质期的“限期古董饮料”。普洱茶的保质期或有效限期,就应是以其木质和叶质开始碳化及腐化为终止线。

但今“黑茶”及其同类“六堡茶”和今所谓“熟茶”等,几乎才出产,尚未销售以前,就已经丧失作为植物饮料的木质和叶质,已经碳化、焦枯,僵化和腐化,丧失柔韧性、舒活性及自然性,并且汤底有污渍,早已过保质期或“古董饮料”的有效期限。

总之,“黑茶”及其“六堡茶”和今所谓“熟茶”等,不但彻底地违背作为纯植物饮料的茶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而且都已经是提前、严重地过了保质期或有效期的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