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自己经营成一家“公司”

 四月的小屋丫 2023-01-29 发布于湖北

每晚九点,不见不散

🧡
【写在前面】
萌生这个灵感的时候,我打开了账簿,几块钱的事情,我有点想放弃。不过转念一想,公司为什么需要会计这个职业呢?
于是,“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的念头油然而生。

绝大多数的个人,将以自由职业者或小型工作室的身份,借由不同的「平台」,跟客户取得联系,并独立为客户提供服务。大多数的职位将彻底消失。当然,到那时,很可能已经没有职位的概念了,取而代之的是任务。

—— 彼得·德鲁克《巨变时代的管理》
什么样的员工最受领导的喜欢?不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完成工作任务的人,而是向PUA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最终能将想法落实,获取利益的员工。
如何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脑袋里蹦跶出了五点:
1. 核心能力
即我是谁,我能为他人带来什么价值?
在人际交往中,大家最愿意听谁讲话,往往不是嗓门最大的人,而是最能服众的人。服众,即你有出色的个人价值体现。
定位——我是一名研究生,经营着公众号和知乎,有五年的写作经验。
我的价值——提供考研辅导,帮忙查找资料以及分享写作经验。
我能带给对方什么——免费的资料和写作经验。
2. 营销自己
记得大学做演讲时,苟爸爸说:”好讨厌写这个稿子,感觉都是夸自己的,好虚伪。“
当时的我,跟她想得一样。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是自己心里清楚就好,不想要摆在台面上,感觉像是赶着邀功似的。
渐渐地,我的想法发生了转变。你做了什么,你非常清楚,但是不了解的人一无所知。一不和对方接触,自然没有了解的机会;二是大家都只关注自己的生活,没有人会在意你。
大大方方说出来,是正面反馈的最佳方式。
拿奖学金、参加比赛、做兼职以及靠写作赚钱,这些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你连成长都避讳,怎么让对方看到你?
有句话说:害怕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不是心理作祟,是害怕成功,你连成功都害怕,你觉得自己可以走到哪一步?
跟着前任一起创业的时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绝对自信“。将”厚脸皮“演绎得淋漓尽致。即便是初出茅庐的小年轻,面对成熟的企业,毫不畏惧。不会在意言语上的失误,遵循自己的内心。把每一次见面,当成创业路上的取经。
就像是身材很好的辣妹,为什么要感到羞耻,我要有这身材,吊袋、露脐装,我每天不重样。
中国人骨子里的谦逊,是一把双刃剑。在学校,成绩是衡量标准,可以一眼看到你的付出。但是在工作中,没有考试,没有分数,你要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等到你的努力被发现的那一天,可能身边的人都升职了。
3. 做账
人生就像一本账。
日常的开支像流水,潜意识中总觉得没花钱,一打开银行卡,总感觉余额少了个”0“。翻看着收支明细,好像也没啥毛病。
记账最直接的目的:看看自己的花销在哪,哪些可以精简,如何开源节流。

数字本身很重要。它的浮动与增长,刻录着你对自己、对生活的心意和选择,也默默改变着你的人生观和金钱观,包含着你对一切更美好事物的努力追求。

做好生活的账,就当是做好人生账单的演习。
4. 深度学习
上班后,身边的人都不看书了。不过,每次去图书馆,都是爆满的状态。原来大家都有在默默提升自己。
图书馆里,备考的人数居多。上到米寿之年,下到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我常常觉得书是个奇妙的东西,是唯一一个将过去、现在和未来链接起来的芝麻之门。
我们带着过去的成长经验,生活在当下,当下的努力为了能够掌控的未来
前任是做图书出版的,每天都跟书打交道。可是上班后,他经常感慨,没有时间看书。他说,不看书是不行的。于是每天睡前,挤出一点时间,哪怕只是翻两页,长期坚持,也是日积月累的冰山力量。
成长最好的一点在于,为你提供了学习的语境。以前晦涩难懂的政治和哲学,现在读起来甘之如饴。
学习好比登山,每个阶段有不一样的感受;它又似深海,沉浸在海水中不知尽头。我很佩服做科研的人,他们心无旁骛,在自己的领域潜心修炼。生与世俗,又跳脱困局。
5. 目光长远
做好长期投资的打算。
创业公司的前五年,基本上在扎稳根基。要是抱着赚钱的念头,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熬过这段时间。
你在三四月做的事情,七八月自有收获。
长胖之后,我开始了漫长的减肥之旅。刚开始,我采用运动+节食的方式,每天中午一个苹果,下班后走两个小时,瘦身效果很快,不过很快反弹了,因为太饿了。
之后,我调整成三餐正常,减少零食的摄入,增加运动量,但体重长期停留在那个数字。要放弃了,可有一天,我感受到了变化,比如睡得安稳,大腿间的赘肉不再摩肉接踵……
这是一年后的效果。
很多人做一天的事,赚一天的钱。不去思考,只关注自己今天的收入。长期以往,大脑没有得到有效驯化,就装满了不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每天做重要的事情,你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人。
6. 将优势扩大,掩盖劣势
行至二十五,我发现”改变“是一个人的天敌。
为了让朋友养成吃早饭的习惯,我花了三年的时间。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一段话: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
高中的时候,在薄弱的学科上,总是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题,认真听讲,后来发现,成绩不进则退。
读大学的时候,我意识到,大学与高中的不同在于,大学是精细化地学习,把自己的兴趣无限深入。
人不可能是全能的,但一定不会一无是处。与其在“不会的坑里”摸爬滚打,不如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成专业人士
最快乐的事,是忘记时间去生活。当你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时间便失去了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