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春后鱼瘟频发,存塘鱼能否安全越冬?目前鱼塘养殖要注意哪些?

 养殖振兴乡村 2023-01-29 发布于山东

冬季气温低、鱼类活动少、摄食力减弱,很多养殖户容易疏忽冬季鱼类养殖管理,导致越冬鱼类死亡率上升,尤其是这几年开春后鱼瘟频发,导致很多养殖户损失非常大。存塘鱼能否安全越冬?这个和池塘条件、鱼类本身健康状况以及冬季池塘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冬季养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下几条建议,仅供参考。

01防止冻害

冬季气温降低,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冻害,可以在池塘周围插上几块挡风墙,或是塘北边用木竹棍打桩,并围上编织袋和稻草来设置人工屏障,这样能防止水温迅速下降,减弱霜冻危害。

冬天全国气温都会大幅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区,气温长期维持在零下,鱼塘周边甚至出现结冰现象,不利于鱼的越冬。因此,要适当增加水位(正常水位不低于1.5米),这样鱼可以集中在深水位越冬。

如果是北方地区的养殖户,还要做好扫雪、除乌冰工作。 扫雪一定要及时。如果乌冰很少只是局部有,可不处理;如果封冰几日雨雪天,全池或大部分都封冰不好,一般建议用铁锤打几个冰眼,分几个气头,用鼓风机将几个部分化开,然后拉出气头,再次结上的冰一般多为明冰。

02适当投喂

整个越冬期间,只要水温达8℃以上,就应坚持投喂配合饲料,一般选择晴天中午投喂,每隔2-3天投喂1次。可增喂含蛋白质高饲料可提高抗寒能力,同时还可以内服添加杜仲叶提取物、水维生素C、E,以帮助增加存塘鱼的体质和免疫力

少量地、适当地投喂饲料,既能提供与所需要的能力消耗,还能使鱼不落膘。饲料的管理就凸现的很重要了,少量投喂,又不造成浪费,也不污染水体。同时添加杜仲叶提取物有助于增强鱼体免疫力,防止开春后出现病害。

03消毒改底

在鱼种下塘前,需要对其体表进行消毒,可以用聚维酮碘溶液进行药浴5分钟。冬季的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底部会沉积很多的残饵和粪便,厌氧发酵会产生到有毒气体,对于鱼虾产生严重的毒害,所以在冬季应该及时投放氧化钙或其他改底产品,防止底部环境恶化。

越冬前要对鱼塘进行强化改底,降解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等有机沉淀物,降低耗氧因子,清除氧债,帮助鱼顺利过冬。另外,冬季鱼塘水质一般较为清瘦,有的塘甚至还很浑浊,建议可在晴天上午培肥水体。

“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的养殖观念已经深入广大养殖户的心里。正常养殖的池塘要经常改底以防止底质恶化,保持底质良好已经成为安全养殖与高产养殖的重要环节。

在经过一轮养殖周期后,池塘底部积累大量饲料残渣和鱼类粪便,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导致底泥发黑发臭,干塘、清淤、晒塘是养殖户普遍采用的一种底质处理措施,一般养殖户在出鱼干塘后,在冬季用挖掘机清理淤泥,然后晒塘2-3个月。

04防治疾病

冬季鱼类病害常被人忽视,但它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冬季可能出现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水霉病

注意在鱼种捕捞,运输和放养中勿使鱼受伤,“硫醚沙星+聚维酮碘溶液”全池均匀泼洒即可。

②冻伤

当水温下降到1℃时,鱼类开始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降到零下3℃时,草鱼、鲢、鳙就会受冻而死,因此在严冬来临前,加深池水,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抓好饲养管理,提高鱼的体质,增强抗寒能力。

③口丝虫病

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和皮肤,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发病时将硫酸铜硫酸亚铁全池均匀泼洒。

④斜管虫病

病鱼体表和鳃大量分泌黏液,形成灰色薄膜状,造成鱼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治疗方法与口丝虫病相同;

如何减少开春“鱼瘟”暴发

用药无效的池塘,多是集中在早春水温低<10℃,此外由于前期投喂急,鱼内脏负担大,越冬期间忽视管理,鱼吃料少,体质较差;加上池塘负荷大,转塘或动网出鱼操作导致鱼病暴发后治疗难。过年后发现死鱼时,其实池塘早已发病,年后水温升高才开始出现死鱼症状,因此春季鱼瘟应以预防为主:

1、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投喂,越冬期不停料,同时定期内服胆汁酸和杜仲叶提取物,帮助保护肝肠及提高鱼体抗病力;

2、及时轮捕鱼出售,减轻池塘负荷,减少病害暴发几率,才能加快池塘周转效率,减少养殖风险,同时也是增加效益的手段之一;

3、日常管理中,需要注重水质、底质调节,池塘增氧充足

4、越冬期尽量不要有动网操作,减少应激。

综合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有删改,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