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读完《三体》,不由得对孩子刮目相看!

 古读 2023-01-29 发布于广东

春节假期的阅读都用于《三体》系列,第一部我早就读完了,可一直没有读后面两部,不是书没有吸引力,是没倒腾出时间来。这个春节假期恰逢三体电视剧上演,便一鼓作气把第二部和第三部读完了,以致其他的书没怎么读。读完了,首先觉得刘慈欣真的了不起;其次对儿子不由得佩服起来。

刘慈欣展示出强大的科学知识储备,虽然科幻作品不需要绝对的科学,但是需要相当的科学逻辑推导才能夯实作品“科学性”。在这方面大刘展示了科学家的素养和精神,没有投机取巧,没有含混模糊,而是迎难而上,书中屡屡出现的科学干货和对于一些设定的细节描述便是证明,这些都是很烧脑的,谁写谁知道。

除了 “硬核高科技含量”之外,大刘在人文方面的思考有深度还有温度,甚至富含诗意。之前我在网上看有人说刘慈欣文笔不好,看完后我绝对不同意这个说法,大刘的文字能力非常强,描写和比喻非常精妙,不煽情却很走心,这是高水平拿捏。正是天文和人文的相得益彰,让这部天马行空的作品始终扣人心扉,不啻为一部史诗般辉煌之作。

读完《三体》系列,我特意查了一下字数,《三体》第一部是20余万字,第二部是31万多字,第三部是36万多字,总计近90万字。我看完两本书花了差不多整个春节假期,我记得天天读《三体》系列是在上学期,他花了两三个月时间。第一部读完后,他歇了一段时间才读了第二部和三部。我自己读完了才知道,其实孩子能读完这个系列不容易,文字量不小,更主要的是书中有很多科学知识有些烧脑。当然,作为读者并不需要完全理解这些知识,我就没有深究,但是也不能随便就忽略,如果那样会不明白一些设定,会影响阅读效果。比如第二部中的四个面壁计划,如果不清楚其概念,就不觉明厉,也不明白缘何失败。

在我读《三体》时,天天经常问我读哪里了,然后便跟我讨论书中的情节。在他自己读的时候,不像其他书总爱跟我们分享故事情节,这系列他没怎么讲。这一次刚好恰逢春节假期,我们才有了深入沟通的机会。我其实有点怀疑他对于情节设定是否理解,便有意问他一些问题,结果发现他理解得相当到位,甚至对很多细节他记得比我强多了。我有时候读到后面把前面给忘了,他却记得很清楚。

《三体》系列不仅涉及人物较多,还有各种分派、不同的空中舰队、不同星系基地和防御计划,如群星计划,阶梯计划,黑域计划,掩体计划等,还有黑暗森林法则,四维、三维和二维的概念,大宇宙和小宇宙的概念,曲率驱动概念等等,要理解和记住这些都有点难。实话说,我有时候看晕了,阅读时还略过了一些细节。天天虽然不是所有情节都能理解,但是大体上他是清楚的,至少比我认为的要明白得多。

阅读能力是抽象的东西,没有办法具体衡量,通过读书才能反映出来,作为评判者需要有相当可信的标准。老师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或作文水平来了解孩子,家长只能通过孩子读什么书来作评判,但这些也只是宽泛的了解。不过,这次通过讨论《三体》,我才对天天的阅读能力有了更确切的了解,他表现出的阅读水平让我挺开心的。

不久前我还在知乎上答过一个问题,提问者表示意六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力根本看不懂三体。实事求是地说,根据我读《三体》的经历来说,我也认为五六年级的孩子读《三体》是有难度的,首先近90万字的阅读量就不小;其次遇到这些硬核的内容时,孩子会不会放弃,如果没有阅读积累,这两者都是考验。但是对于有阅读积累的孩子来说,还是可以读的,孩子可以以他们能理解的程度去读,不一定非得要完全懂书里的理论,只要知道情节的背景设定,问题就不大。让孩子产生兴趣是最关键,在兴趣的引领下,孩子可以克服阅读障碍,而他们的理解能力有时候是天赋异禀。好的教育就应该创造环境让孩子显现和拓展他们的天赋,坏的教育却成了孩子成长的阻碍。

这里我想谈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要引导孩子走向深度阅读,启发孩子思考,这是由信息或知识吸收向智慧转化的过程,也是文学走向人文的过程。

这个春节除了跟孩子讨论三体书中的情节,年初二带孩子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Ⅱ》,最近每晚还跟他一起看一集电视剧《三体》。我已经很多年不看电视剧了,这次看《三体》电视剧主要是为了和天天一起讨论交流,一方面是亲子陪伴,另一方面我想促进他的思考。从书本到影视剧,围绕相关话题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探究,这是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科学精神的契机。

现在的我们不缺乏信息,甚至为信息所累,如何取舍,如何专注,如何深入,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读书是很好的事,但是读好还是需要努力的事,如何帮助孩子把书读好(深入),家长应该要提供帮助,也是可以提供帮助。

天天是先读的《三体》书,然后看的《流浪地球》和《三体》电视剧。你也可以让孩子先看《三体》相关的影视剧,然后再引导孩子看书,相辅相成。总之,以适合孩子的方式,先引起他们的兴趣,围绕兴趣展开阅读,由一本书开始,以书找书,阅读之路就是这样开启。读一本书不会看出有什么不同,一直读下去就会大有不同。孩子上同一个年级甚至同一个班,但是孩子们之间的差距已经非常之大,不只是学习成绩和能力的问题,还是其他内在的东西——它是根本和基石,影响和决定了整个人生的高度。

家庭教育里面没有大概念,全部都是细节,而大的差距就是源自小的细节上的差别,细节在于一朝一夕。虽然我谈的是阅读,其实放大了说是育人,家长能教给孩子的有限,但是书本能教的可是学海无涯。

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让孩子爱上阅读,就是把文明的火炬交到他们手上,点亮他们的生命。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自己努力,也为孩子的阅读加油努力!

如果你关注孩子阅读,想知道怎样阅读?读哪些书?可以看看下面链接文章:

◆ 构建阅读生态圈让孩子爱上阅读

◆ 整本书阅读计划

◆“整本书阅读”写进新课标,高质量课外阅读成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爱就要用行动表示,有启发就请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