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惠特曼 ![]() 爱因斯坦说:疯狂就是一再重复相同的事情,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要想结果不一样,那方向或者过程必须要改变。 在父母的骨子里,总希望“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只想好了结果,却没有真正去想如何才能实现成龙成凤、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度过此生,而只是沉溺在自己臆想之中。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潜意识所受到的制约,决定了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决定你的行动,而你的行为就决定了你的结果。 作者告诉我们真实的世界是非线性不是连续的,而唯一不变的就是随时在变。所以我们必须要克服路径依赖,不要沉溺在幻想,一个人只有不停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通过学习、输出和不断地使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学识、认知、技能才会逐步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和习惯,帮助跃迁到高的认知阶层,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我们最好的生活状态应该是:精神负熵——让系统从无序变成有序的过程。我国社会专家、北京大学社会系统教授郑也夫曾经讲精神负熵总结为:一个人注意力全情投入,有一个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又及时回馈,因为全身心关注目标,甚至可以忘记和屏蔽日常的琐事,进入忘我的境界。 其实专注是产生精神负熵的关键因素。专注和全神贯注,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在精神负熵的状态下,可以减轻脑部压力。当然这种挑战也要适度。如果过度就会让人焦虑,而如果太弱,就会产生无聊。也有人管这种精神负熵叫做心流状态。 其实,孩子之间的差异往往就是学习和上课时候的专注程度,专注度高的孩子成绩肯定好。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不但专注,而且能处于“心流”状态,那学习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我们要时时刻刻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情的专注性,而不是有事没事去打断他。在孩子认真学习的时候削一个水果,送一杯牛奶…… 其实我们平时也会处于这种状态——忘我状态。如果我们干一件事情目标很明确,觉得特别有趣,就会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和所有烦恼,那样你就进入了精神负熵的心流状态。这个可以保证你持续的增强。 当然,这必须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事情,否则有些人在打麻将、刷短视频、打游戏的时候才会进入这种状态,那么也是没什么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