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稿】跟师,不仅仅是学纯正的中医思维,还得将学术传承下去!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23-01-30 发布于内蒙古

作者简介:宋添力,师从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李有伟教授、安徽省名中医邓沂教授、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组建创始人王禹院长。现为《中国中医药报》《中国食品报》《生命时报》《健康时报》《保健时报》五大中央级报社专栏作者,<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特约记者。

我有幸师承于邓沂教授多年,数年的跟师坐诊中学到了不仅仅是纯正的中医思维,同时也成为我中医传承道路上的引路人,下面将举数隅以示之。

邓沂简介


邓沂,1963年出生,中医执业医师。曾任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芜湖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专业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安徽省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技术经验上,内科是基础,全科是方向,诊病善抓主证,治疗喜用经方、擅用对药组药,对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特色,对妇女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带下病、围绝经期综合症,以及小儿咳嗽、厌食症、遗尿等的治疗亦有丰富治疗经验。注重探寻患者患病始因,既重视治疗疾病,更重视疾病预防,强调未病先防、病中调养与病后防复等养生保健尤其是食疗药膳的运用。

学术思想上,主要继承、发扬国家级名老中医于己百教授学术经验,同时长期从事《黄帝内经》教学,潜心研究养生保健、食疗药膳,形成了自己崇尚仲景经方、重视养生保健、发扬食疗药膳的学术思想。

01
读经典以研名家学术特色

对于中医来说,《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都是中医学方面的鸿篇巨制、经典之作,对后世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穷根究底,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可知,“经,织也”原意为丝线,在人体中即脐带,而脐带是我们胎儿时期汲取营养存活生命的唯一途径。“脐者,命蒂也,为真元归宿之处,真气会聚之所也。”一言以蔽之,脐带是根本;经典,则历万世而不变之真理!遗憾的是,后世医家并未向前世医家那样追求经典的宗旨,反而使其更易开方下药。许多医生把对经典医书钻研的时间用到了如何将中药、方剂背的烂熟于心,根本无心去研讨经典。而我的老师邓沂教授常常以多读经典,多思医理来鞭策我,以一医案以示:、

医案举隅一——泄泻

秦某,男 ,53岁,2018年9月3日初诊。主诉:患者泄泻5年,便稀,偶有黏液,一日三行伴胃脘疼痛,每因进食寒凉之品或天气转凉加重,伴四肢疲乏,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水滑稍腻,脉缓弱。自诉口服诺氟沙星、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停药后情况加重。诊断:泄泻。辨证:气虚不摄,脾虚胃寒。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方药:黄芪 20g,党参15g,炒白术12g,炙甘草10g,当归12g,陈皮10g,升麻6g,姜半夏10g,黄芪10g,黄连6g,炮姜10g,炒麦芽15g。7剂,每日一剂,早中晚分服,水煎。

2018年9月10日二诊:服用一周后,胃痛缓解,泄泻一日减至1-2次,仍疲乏,舌淡胖,舌边齿印减轻,苔白腻,脉缓。依据四诊,原方加炒白芍20g、红景天15g,去当归,继续服用半月余,随访病情缓解。

01



谨按



邓老师常对曰“治病必求于本”,一曰患者,二曰经典,经曰“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对经拟药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重用黄芪、炒白芍以补益气血,使其升阳有源;臣用党参、炒白术以健脾升阳;佐以柴胡、升麻调畅气机;佐以炙甘草、制半夏和胃止痛。此医案中用张仲景的经方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遵循脾升胃降,使清上补之,浊下泄之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同时此病日久多虚,以补中益气汤来益气养血,扶助正气。

这让我更加明白熟读经典的重要性,也更加增强了我对经典治病的自信心!同时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吾师邓沂教授所编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密》是一部其悉心研读《黄帝内经》三十余年为基础,结合日常生活精选64条养生名言阐述其养生方法的科普著作,由于本书的简便廉效、真切自然,高度契合了人民的生活,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让更多人爱上养生,爱上中医!纵观历史,名医皆于热读经典为基石,结合当时科技发展才有所创造,造福百姓。

02
勤临证以晓恩师辨证思维

“习”,《说文解字》曰“習,数飞也”,从羽,本意为小鸟反复的飞,即多实践、多四诊、多辩证。何谓“老中医”?只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更精确的去辨证,因为临床疗效是医生树立自信心的关键,也是广大患者最看重的。

医者看病,先望其神色形态、问其气息音声、问其所苦、切之其脉,每一环节皆须亲历亲为,邓老临床上以逍遥散为主方的学术特色深深地影响了我。其用此方治疗五脏之疾堪称一绝,肝有五怕:郁闷、熬夜、酒、药、胖。这与现代人民生活压力大息息相关,都说女子十病九肝郁,而邓老师抓住了时代特征与辨证相结合论治疾病,以肝为关键,熟练运用五行相生相克从根本上来治疗疾病。

以脾胃为例,除单纯的器质性病变外,多由情志引发,而七情中以肝最为常见,与中医肝横逆犯脾,木乘脾土不谋而合。以一医案来验:

医案举隅二——郁证

郑某,女,69岁,2018年8月11日初诊。主诉:患者性情抑郁多年,面色萎黄,善太息,伴食欲不振,偶有胁胀,口干口苦,小便色深黄,大便干湿不调,舌胖暗,边间红,苔黄腻,尤以舌中、根甚,脉弦细。检查有高血压、高血脂、肝囊肿、甲状腺结节病史。自诉服用盐酸舍曲林5年余。诊断:郁证。辨证:肝气郁结,肝木乘土。治法:疏肝解郁,抑木扶土。方药:柴胡15g、生白芍15g、当归12g、茯苓12g 、白术12g、甘草10g、木香12g、白芷12g、川楝子12g、玄胡12g、玫瑰10g、枳实12g、川芎12g、香附15g、蒲公英30g、炒麦芽15g。14剂,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水煎。

2018年8月25日二诊:患者情绪较前好转,口苦有所缓解,小便颜色淡黄,大便仍干湿不调,纳可眠安,舌胖红,苔黄,脉弦缓。予以中成药逍遥散两瓶一个周期进行巩固。

02



谨按



“肝木忌郁,郁乃杂病之首”,我的老师以逍遥散加以木香、川楝子、玄胡、玫瑰花、枳实、川芎、香附活血行气解郁止痛,一周后患者神色怡然,性情乐观多许,邓老师以多动少思,旷达静心嘱之,对于老年人来说“气血流通则是补”;以心为例,肝血不足,不能上濡于心,心血匮乏,不能濡养心神,则易失眠多梦;以肺为例,肝气郁结,久而化火,上灼肺脏,肺失清肃,所谓木火刑金,则易咳逆咯血;因此,肝作为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肝脏好,人生是彩色的,肝不好,人生是灰色的。

邓老师常说,所谓“养生,不过寝食之间也”,经常叮嘱患者从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上做起,以神疗和食疗为先,从而达到治未病的原则。

03
善剏新以冀重焕中医风采

对于国家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于中医来说,创新是其重焕光彩的契机。跟师历久,邓老师创造性地将性格和疾病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师常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于外”,老师也深悉疾病七分由情志引发,我读过众多医案,唯有邓老师最擅长于以患者性情与疾病结合,常常从和患者的交流和对其神态的观望中揣摩其性格,加之四诊合参,使其辨证更加全面,治疗更加准确,并且屡试不爽,从而达到形神具备的治疗效果!以一医案以示:

医案举隅三——肠易激综合征

常某,男,26岁,2019年1月7日初诊。主诉:患者便稀十余年,一日一行,不成形,粪量少,含大量黏液伴有完谷不化,左侧腹部偶有胀痛,腹痛多于排便后缓解,食欲尚可,小便正常,夜寐不安。本人性情内向,性格细腻,完美主义者,舌胖暗有淤斑,边有齿印,苔薄白,脉弦涩。诊断:肠易激综合征。辨证:肝郁脾虚。治法:疏肝健脾。方药:柴胡15g、玫瑰花15g、佛手9g、茯苓12g、炒白芍15g、焦白术12g、炙甘草10g、焦栀子15g、牡丹皮12g、焦山楂30g。

7剂,每日一剂,早中晚分服,水煎。

2019年1月14日二诊:患者排便次数较前减少,大便成形,但仍含有黏液,偶有腹痛,舌红,苔白腻,脉弦弦滑,余无特殊。原方去焦栀子,加川楝子12g。7剂,每日一剂,早中晚分服,水煎。

2019年1月21日三诊:患者排便正常,腹痛减轻,夜间易醒,舌淡苔白,脉弦。原方加合欢皮12g,首乌藤15g。7剂,每日一剂,早中晚分服,水煎。月底随访,诸证平稳。

03



谨按



全方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焦山楂为君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柴胡、玫瑰花、佛手疏肝解郁;以牡丹皮、焦栀子清热凉血,开郁除烦;以炒白芍柔肝止痛、养血和营;以茯苓、炙甘草、焦白术健脾益气。俗话说,十人九胃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胃病发病率高达近80%,中国目前有1.2亿胃肠病患者且患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根据邓老师的临床治疗,胃肠病患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是属于典型的身心疾病,例如紧张、内向、压抑、矛盾的人更易得病。

同时邓老师对每位患者的医嘱也是十分全面亲切的,对于每位患者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对其在其饮食、生活、情志等方面提出意见,例如,对于脾胃虚者饮食方面老师常嘱之少量多餐,尽量清淡;对于情志不舒者,老师常嘱之多动少思,乐观常笑等等,真正的将“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神疗”贯穿到了看病中,从根本上进行治未病,对于患者的治疗也有重大作用!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