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少人的内心是这样的: ![]() 这就是近1.8亿高尿酸者的心声。三高之后,高尿酸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更怕的“第四高”,有人说一旦它发作起来,就仿佛体验了一把生孩子。 而关于降尿酸,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管住嘴,少碰高嘌呤食物,甚至每次吃东西之前都要查查嘌呤高不高。 但也许,你真的不用那么饮食禁忌。果真有这等好事?接下来我们就展开说说。 一、 高尿酸为何缠上1.8亿中国人? 1.8亿可不是个小数字,可我们究竟是如何中招的呢? 1 是什么偷偷升高了你的尿酸? 吃肉+甜食+烟酒+久坐+熬夜=快乐? 不!= 高尿酸! 为什么以前没听说过这么多高尿酸呢?很大程度上因为以前这些习惯少得多。 ![]() 当然了,有些人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可能是天注定:比如家族遗传、男性性别、女性绝经等。 家族遗传好理解,可为什么高尿酸发病在性别上也有差别呢? 因为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可以刺激尿酸的排泄。所以年轻男性比年轻女性风险高,绝经后女性的风险就和男性差不多了。 2 你的高尿酸,可能不是吃出来的! 春节大吃大喝后,尿酸高的人多少会担心自己尿酸会不会飙升。 因为决定尿酸的关键因素——嘌呤,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那么嘌呤吃多了,尿酸不就升高了吗? 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不过人体若是只有这么简单,还会有那么多难治的病吗?所以你真的懂高尿酸是怎么来的吗? ![]() 尿酸高的确与嘌呤有直接关系,但决定最终结果的不仅有产入,还有排出。关键就是看这两个数据能不能保持平衡:一旦失衡,产多或者排少,剩下留在人体内的就会升高。 首先看产入,嘌呤都是吃进去的?其实这只占到了20%,体内自己合成的则占到了80%。 ![]() 而且身体有动态调节机制,就算你控制吃进去的嘌呤,身体还会想办法补上一些。 可有人说了:20%多少也能影响啊,我一顿吃那么多…… 其实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BMJ上的一项针对1.67万人展开的系统评价发现:研究中63种食物的影响加起来也不超过5%。 ![]() 别忘了还有排出的问题:身体1/3的尿酸在肠道经细菌分解,2/3通过肾脏来排泄。 而肾脏排泄功能出问题是高尿酸血症常见原因之一,而且遗传基因可能影响男性24%、女性40%左右的尿酸变化。 所以控制饮食对一般高尿酸者影响不大。但如果尿酸很高、痛风者还是要注意。不过,从长期来看,还是要看身体的总体尤其是排泄功能如何。 二、 最怕是痛风,痛起来要发疯 高尿酸最让人害怕的就是痛风。 疼过的人形容起来一个比一个痛苦:像老虎在咬、像生孩子、像20个容嬷嬷扎脚趾头。 还没经历过痛风的高尿酸者经常担心这样一个问题:我以后会不会痛风? ![]() 1 痛风是一颗定时炸弹吗? 痛风主要是因为尿酸过多,结晶沉积在关节等地方,慢慢“作妖”引起关节发炎。 其实高尿酸者痛风发作的概率不算高,在10%左右。 可就算比例只有10%,也丝毫不影响一旦发作让人哭爹喊娘。那么哪些因素会更可能让痛风发作呢? 第一个还是尿酸值,浓度越高,越容易结晶也就更容易痛风。还有就是受凉、脱水、饮酒、剧烈运动等时,也容易发作。 痛风还和个体差异有关。数据显示:痛风者中20%为家族遗传。 ![]() 不过这里还要提醒大家注意“真假高尿酸”和“真假痛风”。 看到体检报告上尿酸值后有“↑”就判定自己高尿酸了?准确来说,需要在两天分别测量,每次数据都高才算高尿酸血症。男性指标为大于420μmol/L,女性为360μmol/L。 痛风也有“真假”之分:有一种叫“焦磷酸钙沉积病”的关节炎也很像痛风,不过它一般在膝关节等单个大关节发病;而且以轻微肿胀和压痛为主,高发年龄也在50岁以上,大家可以注意区分。 2 别只看痛风,忽略了全身器官风险 既然只有10%高尿酸者会发展为痛风,那其他90%是不是就能万事大吉了? 要告诉大家的是:痛风只是看得见的伤害,那些看不见的危害,日积月累会损害全身器官: ①伤肾脏 因为肾脏是尿酸的主要排泄通道,如果含量过多就易形成尿路结石。 如果是沉积在肾小管等处,还可能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诱发急性尿酸性肾病甚至急性尿毒症。长期发展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 ![]() ②乱代谢 尿酸还会沉积在其他器官,比如沉积在胰岛会导致糖代谢紊乱,最终引发糖尿病。 ③毁血管 血液中的高浓度尿酸会刺激、损伤血管壁,升高血压。同时还会加重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