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功能五项一文掌握,快看看你是不是胃癌高危人群!

 知足知道 2023-01-30 发布于安徽



抽血就能筛查胃癌?



每年的11月29日是胃癌关爱日,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列第4,死亡率第3,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胃癌早期症状轻微,当患者因明显不适而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胃癌进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有效改善胃癌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大于90%。因此,推行早期胃癌筛查以及重点人群精查显得尤为重要。

01

血清学检查的优势

虽然胃镜检查结合活检病理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有侵入性,投入成本较大,普通患者的依从性较低。而血清学检查具有便捷、易于接受、便于推广的优势,可在胃部疾病尤其是胃癌的筛查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我国指南及共识意见推荐结合血清学检查的胃癌风险分层方法,将患者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再根据分级制定进一步的检查策略和检查频率,既有利于筛查的推广,又能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02

胃功能五项的内容及意义

胃功能五项是目前常用的血清学筛查指标,一般包括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PG I/PG II比值(PGR)、血清胃泌素-17(G-17)、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Hp-Ab)。但血清学检测一般不单独作为胃癌筛查指标,建议联合多项检测结果综合评估,同时配合评分系统,以便对目标人群进行风险分层,进行胃癌的精准筛查。

1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主要分为2种亚型:PGⅠ和PGⅡ,血清中约存在人体1%的PG。

PGⅠ主要由胃体、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升高可能与炎症、糜烂、溃疡等胃黏膜损伤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中PG I水平显著升高,Hp感染也可影响其水平。PG I降低提示胃黏膜分泌功能减弱,多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有关。

PGⅡ除由胃底腺分泌外,还可由胃窦幽门腺和近端十二指肠Brunner腺分泌。PG II异常可能与溃疡、Hp感染有关。

PGR降低与胃黏膜萎缩相关。当胃黏膜发生萎缩时,PG I下降尤为明显,故常可见血清PG Ⅰ水平和(或)PG Ⅰ/Ⅱ比值(PGR)降低,PGR下降明显时一般萎缩程度较重,应注意筛查癌变风险。

另外,应注意实验室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所得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略有不同,并且药物、饮食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2

胃泌素-17


血清G-17是由胃窦G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酰胺化胃泌素,主要生理功能为刺激胃酸分泌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分化。血清G-17水平取决于胃内酸度和胃窦G细胞数量,G-17是反映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可提示胃窦黏膜萎缩状况或是否存在异常增殖,G-17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有促进作用,升高是胃癌风险的提示之一。

3

幽门螺杆菌抗体


幽门螺杆菌在胃部的长期存在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对胃癌高发地区人群进行Hp筛查很有必要。

常用的Hp检测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血清Hp抗体检测和粪便抗原检测等。血清Hp 抗体检测廉价、快速、易于接受,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Hp感染情况,但只要感染过Hp均会出现抗体阳性,因此不能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

03

胃功能五项适用人群及筛查流程


近期颁布的《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 北京)》(以下简称2022指南)提出:年龄45岁及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为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1)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高发区即胃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R)≥20/10万的地区,有数据显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太行山脉等地是胃癌高发区,而辽宁、福建、甘肃、山东、江苏等地是胃癌高发的省份 );

(2)Hp 感染;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参考我国专家共识意见提出的筛查流程(图1),对目标人群完善血清学检查,并结合胃癌风险分层方法,对不同风险人群制定不同的诊疗策略。目前常见的胃癌风险分层方法主要包括ABC法、新ABC法和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于2017年由我国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牵头制定,基于国内人群的几项研究数据显示该系统具有较优的筛查价值。

图片
图1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7)推荐的筛查流程

ABC 法(日本,2005):

包含血清Hp抗体和PGR。PG I≤70ng/mL,PGR≤3.0定义为PGR(+),血清Hp抗体阳性定义为Hp(+)。

将受试者分为A、B、C、D组:A组为PGR(-)Hp(-),B组为PGR(-)Hp(+),C组为PGR(+)Hp(+),D组为PGR(+)Hp(-)。A组定义为低危组,B、C组定义为中危组,D组定义为高危组。

表1  ABC法
PGR
Hp
分组
-
-
A
低危
-
+
B
中危
+
+
C
+
-
D
高危

新ABC法(中国,2015):

包含G-17和PG。G-17≤1 pmol/L或G-17≥15 pmol/L定义为G-17(+),PGⅠ≤70 ng/mL且PGR≤7.0定义为PG(+)。

将受试者分为A、B、C、D组:A组为G-17(-)PG(-);B组为G-17(+)PG(-);C组为G-17(-)PG(+);D组为G-17(+)PG(+)。将A组定义为低危组,B、C组定义为中危组,D组定义为高危组。

表2 新ABC法
G-17
PG
分组
-
-
A
低危
+
-
B
中危
-
+
C
+
+
D
高危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中国,2017):

包含5个变量:年龄、性别、Hp感染(Hp抗体检测)、PGR、G-17,总分为0~23分,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胃癌低危人群(0~11分)。

表3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图片

04

总结


胃功能五项可以反映胃部Hp感染、炎症、萎缩等情况,对于胃部疾病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联合多项指标综合分析可提高其临床价值,但最终的疾病确诊仍主要依赖胃镜及活检病理。作为血清学检查,胃功能五项便捷、易于推广,因此主要适用于胃癌高发人群的筛查,对推进胃癌早诊早治工作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更多消化肝病临床知识哪里看?
快来“医生站”瞧一瞧👇

参考文献:
[1] 赫捷,陈万青,李兆申,等. 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 北京)[J]. 中华肿瘤杂志,2022,44(07):634-666.
[2] 杜奕奇,蔡全才,廖专,等.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J]. 中华消化杂志,2018,38(02):87-92.
[3] 王霄腾,冀子中,韩丰,等.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与血清学新ABC法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比较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2021,60(03):227-232.
[4] Watabe H, Mitsushima T, Yamaji Y, et al.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from combining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ies and serum pepsinogen status: a prospective endoscopic cohort study[J]. Gut,2005,54(6):764-768.
[5] Miki K.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by combined assay for serum anti-Helicobacter pylori IgG antibody and serum pepsinogen levels - 'ABC method'[J]. Proc Jpn Acad Ser B Phys Biol Sci,2011,87(7):405-414.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