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嗓子总是有痰吐不完,多半是脾虚!中医教你健脾祛湿,让痰不再来

 健康管理师紫苏 2023-01-30 发布于湖南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所以咳痰大多和脾、肺有关联。痰邪分为咳嗽后会咯出痰液的有形之痰,和干咳不见痰的无形之痰

无形之痰是身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多存于肺部,有可能会变成痰浊阻塞肢体经络,导致患者肢体沉重、麻木,严重时或可危及生命。

偶感风邪导致的咳嗽,大概率与肺部有关,而长期的慢性咳嗽则是因为脾湿困,体内有痰饮;如果患者同时有舌苔厚腻,说明患者患有痰邪的程度较重。

除了咳嗽以外,还会存在身体困重、头晕、头脑不清醒、犯困嗜睡、胃脘痞满的症状。都说“肥人多湿、胖人多痰”,所以肥胖的人更容易受到痰邪的侵扰。

脾虚导致水湿,从而生痰,脾虚脾湿生白痰,咳痰量多,白滑而易咳出。常喝陈皮水对慢性咳喘患者有益,橘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以化痰。

橘子的橘络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橘络有通经络,疏气化痰,和血脉的作用。慢性咳喘患者可以常饮橘络水,因为调理、治疗慢性咳喘可以从扶正气开始,所以代茶饮是不错的方法。

止咳化痰代茶饮

组成:陈皮3克,橘络6克,大枣2枚,麦芽6克。

功效:止咳化痰,理气健脾。

适应症:长期咳嗽,有白痰。

除了代茶饮以外,对于容易咳痰的慢性咳喘病人,适合用二陈丸。二陈丸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此药有调理痰湿体质的功效,常吃海带能改善痰湿体质。

中医认为,想提高免疫力就必须要扶正气,祛邪气。除了食疗、中药进补以外,还可以通过传统的拔罐来扶正气。

大椎穴位于督脉,是多条阳经的交汇点,有驱散外邪的作用。受到的邪气或外感症状较轻的患者,推荐您在背部大椎穴处用拔罐治疗

大椎穴拔罐

位置:低头,找到颈后最高骨头的下缘凹陷处,就是大椎穴;大椎穴旁开1.5寸处,找到定喘穴。

做法:拔罐认准大椎穴和定喘穴,抽真空进行治疗。

此外,在肺俞穴和脾俞穴之间的位置进行拔罐治疗,可健脾清肺、促进水液运化、祛痰。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属膀胱经。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家可以在这两个穴位之间进行拔罐,缓解慢性咳嗽。

(本平台的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果需要药方,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