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里唐伯虎珍贵画作,老天赐他旷世之才,他却仅用来糊口度日

 北京的骑士 2023-01-30 发布于北京

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着一幅明代唐寅的画作《清溪松荫图》。如果不说,看到这么大气磅礴的奇作,大家都很难相信画这幅画时唐伯虎才十几岁。同时,唐伯虎纵有旷世奇才,却仅用来勉强糊口度日。这又是为什么呢?

唐寅《清溪松荫图》

广东省博物馆里珍藏的唐寅的《清溪松荫图》,笔法严谨细腻,布局规整考究,俨然一派官方钦定之风。

唐寅的作品放到现在,每一副都是稀世珍品,价值连城。而广东省博物的这幅《清溪松荫图》是唐寅师从周臣期间的作品。

周臣是唐寅绘画的启蒙老师,也就是说唐寅创作这幅画时,最多也就十来岁,不可谓不是奇才。

唐寅的山水画继承了师傅周臣山水画的严谨整饬,但又舍弃了周臣山水画中事无巨细都精雕细琢的风格,对远景的描绘采用了疏影淡墨的画法,使得画面的层次感更鲜明。

同时,唐寅还将不同派别山水画的技法进行了糅合与创新,因此他的山水画更为雄奇厚重,给人以端庄肃穆的感觉。

周臣的《春山游骑图》

唐寅不仅精于山水画,在人物画、花鸟画方面也有非常深的造诣。个人尤其钟爱他的这幅《牡丹仕女图》。

唐寅的《牡丹仕女图》

这幅图妙就妙在仅用线条就表现出了不同事物的质感。

仕女的肌肤和头发,用细腻而清透的淡墨勾勒,线条圆润流畅,给人以柔嫩细腻的质感。

仕女的衣服用淡墨湿笔刻画,线条干净利落,表现出衣物轻薄舒适的质感。

披肩和腰带用浓墨枯笔冲画,线条陡折犀利,表现出衣带潇洒灵动的质感。

同一幅画中,光线条就这么讲究,可见唐寅对作画的态度是多么的严谨和敬重。

唐寅《枯槎鸲鹆图》

看到唐寅的画作,在我眼前出现的就是一个对画充满了敬畏,心中没有一丝杂念的画家形象。然而这个形象与我们所熟知的唐伯虎相去甚远。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唐伯虎点秋香”这种浪漫桥段才是唐寅人生的真实写照。

虽然这些经典小说故事,只是人们对唐寅风流事迹的臆想,不过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唐寅年轻时就放荡不羁,整天沉迷于寻花问柳,以至于他的好朋友都纷纷来给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文徵明的父亲更是告诫文徵明:少跟这种不正经的人来往,免得跟着误入歧途。

唐伯虎点秋香

然而,唐寅却不以为然,还霸气回怼文徵明:我天生如此,你看不惯,那我们就道不同不与为谋吧!

此后一段时间,唐寅与文徵明果然不再来往,俨然是要绝交的架势。

结果事实证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唐寅的后半生的确为他年轻时的放荡不羁付出了代价。

由于个性过于突出,唐寅在仕途上一路受阻不说,还被牵连进了一桩科举舞弊案。这个案子虽然最终还了唐寅一个清白,但若说唐寅一点问题没有,也是说不过去的。

自此,唐寅的仕途彻底断送。后半生,他的惊世才华仅仅用来写字作画,换钱糊口度日,其窘境可想而知。即便如此,唐寅仍纵情于声色犬马的生活。

唐伯虎

画外的世界太过残酷,画里的世界才是心的归处。

唐寅少年时的家境还是不错的,而且他16岁就已经成名了,前途应该说是一片光明。

然而,24岁左右,唐寅遭逢了人生中的重大变故。就在这两年内,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去世。这种连番失去至亲的严重打击,试问有几个人能承受呢?

对于他来说,世间似乎已经没有他要为之奋斗和保护的人了。在强烈痛苦的折磨下,去寻求精神刺激似乎也变得情有可原了。

也正因为唐寅的自我放纵,进一步恶化了他后来的人生运程。之后的生活也并没有善待这位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他陷入深深的困惑中——自己的惊世奇才究竟有何用?

至此,我有点理解为什么画里画外的唐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格了。

现实世界如此痛苦,唯一能让唐寅内心寻求慰藉的就是画里的世界。

在唐寅的笔下,他的山水、花鸟、人物都是那么的恬静和惬意,那么的秩序井然,那么的完美无缺。我想,这正是他梦中所追寻的场景,也是唯一能证明他才华的方式吧。

唐伯虎

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同时也欢迎您关注“独到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