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伟 | 产品定价定什么?

 赢销力 2023-01-30 发布于河南

前言:

企业在产品生产和定价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作者|郑伟

艾德.梅尔在营销领域提出了著名的“四四二理论”,简单的说,就是成功的40%取决于定位,即营销对象40%取决于产品和价格,20%取决于营销。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定价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经营。

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产品的外观以及价格,倘若不能定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价格,你就无法进入消费购物清单。

如果你对产品的定价足够准确,确实能够凸显自己产品的优势,那就能让产品自身具备了动销的基因!

那么,企业在产品生产和定价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01
定价考验的是
价值塑造和传播能力!

大企业强在策划和系统性,小企业强在行动力。

大企业在产品上市前都是策划在先,研发生产在后,小企业都是生产在先、营销策划在后。

大企业都是围绕产品策划,有成本意识的研发产品,小企业都是生产出来产品,根据成本定产品价盘。

每个产品在上市定价前都要做好以下几个调研和定位:

1、产品消费群体定位:确定产品包装风格、包装形态;

2、主销市场、主销渠道定位:确定资源投放区域及步骤;

3、产品卖点提炼:确定同类产品市场突破口,品类/产品怎么占位;

4、营销策略、品牌传播策略设计:确定渠道利润空间要求,确定传播投入比例及空间;

5、确定产品售价区间,确定产品生产成本标准及各项营销费用预算标准。

产品定价一个首要原则就是零售价格必须是主流价格带,因为培养新价格带需要更长周期、更多投入,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这种实力。

02
薄利一定多销?

赢销力咨询的企业很多都希望通过薄利实现多销,但绝大多数都是企业的“单相思”,最终企业可能短期内获得了一些销量增长,但从长期数据分析,销量却是下滑的。

为什么?因为多销的前提是一味的降价让消费者没有感觉到“真实惠”,反而让消费者有了便宜没好货的认知。

消费者只会为占便宜多买单,而不会单纯为便宜买单!

薄利多销从理论层面确实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需要很多特定的条件:

1、有品牌基础的市场、有价格认知的市场,在销售低估期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才能真正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2、产品处于淘汰计划,需要用薄利实现快速消化库存。

3、同类竞品多,价格透明,需要用企业薄利实现渠道利润增加,终端售价有竞争优势。

4、新品试销阶段,用薄利多销快速切入市场,用单品打开市场局面,便于后续产品的导入和组合销售。

5、季节性的调控政策需要,短期内实现市占率提高,阻击竞品。

6、企业快速回笼资金,用于发展和迭代新品研发。

薄利多销不只是一种产品价盘的调整,还需要承载不同的使命,需要配套的营销理念和方案的支撑才能真正实现整体销量的持续增长。

低价吸引来的客户,最终也会因为更低的价格离你而去。

03
定价就是
定需求!定价值!

在需求面前,价格将不再是主要问题。满足需求的程度才是价值的真实体现。

因此,塑造产品价值的时候一定要先弄清楚客户的需求点是什么?

好东西卖不好为什么?

产品定位不清晰,定价策略失误,营销策略没有针对性。

因为有价值并不代表能满足需求,能满足需求才能体现价值,否则价值也只是伪命题。

所以,定价就是定需求,满足了需求价值才能有支撑!

04

产品定价需要

结合企业定位


赢销力咨询数据分析,很多企业老板都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想法,对新品过度自信,一上市产品定价就对标一线品牌,在产品卖点上大力宣传,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提高产品逼格、获取行业关注度。

但新品的实际销售绝大多数跟老板的决心不一定相符。

因为产品定价还与下面这些因素有关:

1、产品定价先定消费群体;

2、产品定价先定市场;

3、产品定价先定渠道;

4、产品定价先定经销商;

5、产品定价先定营销策略;

6、产品定价先定企业定位。

产品定价不是企业领导人的盲目自信,企业在做产品定价前一定要结合市场、渠道、经销商群体现状、品类主流消费群体这些因素来设计产品价盘,更要结合企业定位来制定产品的营销策略。

如果产品定价与企业现有资源不匹配,就会造成企业产品推广投入增加,销售效果不理想的被动局面。

那么企业定价时就需要参考以下几点:

1、参考消费群体定位,确定产品档次;

2、参考行业同品类产品定价;

3、参考企业的市场定位、渠道定位,确定产品定价策略;

4、参考企业现有经销商群体类型,结合毛利要求确定产品价盘;

5、结合企业营销策略,确定产品定价策略,裸价操作定价就低,有现代渠道进场及推广支持定价就高。

05

结束语

营销的本质就是塑造价值感,而价值感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价格。

低价产品没有价值认知,低价就演变为低质,这样的低价又如何能产生高销量呢。

中庸的定价策略看似很保险,但也恰恰让产品与上下游价格带产品都失去了竞争力。

同样,那些试图在高端市场折戟沙场的品牌,难道只是输在了定价上?卖的贵仅仅是表象,消费者只看到了价格贵,而没感受到贵的有道理,这才是失败的真相。

产品定价不是拼勇气,更不能拼运气。

产品定价的同时就确定了产品的竞争策略。产品竞争拼的是科学、系统的定价策略支撑,最终拼的是看谁能创造更多有利润销量!

文属于赢销力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授权后请在标题下方注明作者简介和文章出处。(授权请联系赢销力小秘书:1313711625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