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1950-1959,那些难以忘怀的50年代印记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23-01-30 发布于江西

本篇接“再见1960-1969,那些难以忘怀的60年代印记”(原文),为十年系列第5篇。本文对50年代的一些生活记忆进行了梳理,希望大家能喜欢(共 7678字,阅读需21分钟)


01

通货膨胀

1948年,从6月开始,一个鸡蛋要24斤法币,一斤玉米面要100斤法币,城市被通货膨胀淹没。农村甚至出现以物换物的集市。

文章图片1

国学大师教授朱自清,参与反美国扶持日本的联合声明,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每天只能吃两顿粗粮,因此得了严重胃病,最后因为饥饿胃穿孔而逝世。

8月,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限期收兑法币,及民间所藏金、银、外币。规定“凡持有金、银、美钞而不拿去银行兑换金圆券者,枪毙。”

而大小官员借此机会鱼肉百姓,大官大捞、小官小捞。

纷乱的世道,普通人过普通生活,也成为了奢望。

用强制力攫取人民真正的财富,成为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印记。

02

粮食短缺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国人每天只能得到572克粮食、13克油料、17克肉、2.3克水产品。而全国各地旱、冻、虫、风、雹、水灾相继发生,尤以水灾最为严重,被淹耕地约1亿亩,灾民约4000万人。

文章图片2

1950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朴素简单如当时一首民谣所唱:“四个兜的中山装,小米高粱吃得香,几户人家一个庄,走亲访友靠步量。

政务院决定改变粮食加工标准,提倡食用“九二米”“八一面”,并规定粮食公司商店只许出售粗米、粗面。

“九二米”,就是指100千克糙米碾磨出92千克白米;

“八一面”,就是指100千克小麦碾磨出81千克面粉,可以保留较多谷粒糊粉层和谷胚,增加口粮。

当时初算了一下,如果人人都吃“九二米”“八一面”,全国一年可节省粮食8亿斤,养活200万人。

03

百废待兴

新中国成立初,百废待兴,国民党卷走大量金银财宝,留给共产党一个烂摊子。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迷信、专制、烟土、土匪、豪强几乎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文章图片3

生活物资相当匮乏,老百姓的最大愿望就是吃个饱饭、穿个新衣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常态。

在农村土木是主要材料,土房子、土炕、土灶台,木锅盖、木勺子、木推车,你能想象到的多是土木结构,土匠、木匠是当时最受尊崇的工种,多是家学传承。地主家用多年积蓄才能建一座砖瓦房,四合院就是当时门第的标志。

文章图片4

城市多比较破旧,也比较小,营生的职业也没有想象中的多,能在城市工作,也是受人羡慕的。而当时知识分子才能谋得一份生计。能不能识字,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一道鸿沟。

普通人只能从事人力车、搬运等体力劳力,靠出卖汗水挣点辛苦钱,更是没有尊严的职业。

文章图片5

建国前老百姓是军阀、劣绅、地方势力的剥削对象,一有战争、水灾、旱灾,就会巧立名目盘剥百姓,各地的警署、黑社会势力本质都一样,从百姓那里不断吸取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大家怀着狐疑的态度,迎接了新明天。

随着土匪、恶霸、军阀被全部消灭,抽大烟、赌博、妓院被禁止,穷人分到了土地,整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

文章图片6

老百姓第一次被称为同志,子弟兵客气又礼貌,百姓终于有人替他们当家做主,那时生活仍然贫穷,但心里确实很高兴。

人民翻身做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感受。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精神却十分富足,毛主席成为大家崇拜的对象,中华大地经历百年分裂后,又重新围绕红太阳凝聚在了一起。

朝鲜战争的胜利,更是一剂强心针,让老百姓对新中国有了更多的期许,“建设新中国就看今朝”“自力更生”各种口号震天响,不仅将当时的政策方针进行了宣传,对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是一次洗涤。

“精神富足,生活贫困”大概是当时百姓最真实写照。

04

天津自行车

1936年,日本退伍军官、财阀小岛和三郎,在天津建立了“昌和”工厂,生产自行车零部件,组装自行车。

1949年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昌和工厂”,政府调拨13万斤小米作为生产经费,开始正式生产自行车,并被正式命名为“天津自行车厂”。

1950年,结实、轻快、漂亮的“飞鸽”牌自行车正式面世。车架杠可以坐人、放东西,特别适合三口之家前面坐孩子,后面坐媳妇,瞬间风靡全国。

文章图片7

拥有一辆自行车,就能让青年自信满满,成为“炸街”靓仔。

一辆飞鸽牌自行车80几元,而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也就25元左右,买一辆自行车要攒大半年的,自行车还是很稀少的消费品。

到了60年代之后,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被列为3大件,成为一个家庭富足的象征。

05

工资八级制

1951年我国东北地区工厂为了克服平均主义分配,率先将多等级工资制改革为实行八级工资制。

1955年,国内经济形势继续好转,新一轮工资改革也应运出台。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废除工资计分,改行货币工资制。

毛泽东住中南海的房子也要按规定交付房租。当时毛泽东的家庭开支主要为9项,主食450元、副食120元、日用开销33元。当时毛泽东工资404元,江青243元。

文章图片8

演艺大家梅兰芳,评文艺一级,工资336,而吃一次莫斯科餐厅,只需1.5~2元,汤菜俱全,有黄油面包,还有一杯啤酒。

1956年,组织全国范围工资改革,工人实行八级工资制,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军队干部、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实行24级工资制,主要通过考核技能来评定。

但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定级标准变成政治表现。

“大跃进”提出了不要“比按劳取酬”,要“政治挂帅”。1963年主要依据工龄定级,分配上的“大锅饭”就开始了,只能上不能下,形成了“铁工资”。

只要不犯重大过错,一般都可以终身为官。

新中国成立时大批革命者年富力强,人人希望有职有位,没有退休制度土壤。干部只进不出、只上不下,队伍日益庞大,机构臃肿,提升、使用论资排辈,不称职的干部也难以调整。

06

让人自豪的工装裤

在新中国,工人阶级地位开始得到提高,穿工装裤成为一种荣耀。

一般只有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才有工作服。工装裤选用的布料是纯棉藏蓝,款式为背带式长裤,胸前有一口袋。爱美姑娘会偷偷将工装裤宽松的裤腰缝上几针,掐出个腰身来。

文章图片9

在不到10%的非农人口中,工人阶级因为技术性和知识性,成为新中国重工业发展优先的中流砥柱。

大量资源向重工业倾斜,加上对工人赞美和宣传,工人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07

新婚姻法、新爱情

1950年5月,共和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颁布实施。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宣告: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力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文章图片10

新的婚姻法,让更多的妇女可以独立人格,重新认识社会,追求自由的爱情。而革命色彩的浪漫婚姻是多数年轻人的追求。

婚姻法的颁布,从法律上开始保护女性地位,但真正要获取法律所赋予的地位,仍然需要大量的“斗争”,人们才能真正相信“妇女能顶半边天”。

和男性同样从事集体劳动,走到时代的最前列,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等传媒,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宣传妇女解放的思想,促进新风气的形成。

文章图片11

钱币上开拖拉机的女司机无疑是一次对妇女平权的激励。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简称“全国妇联”)等组织也在不断地促进男女平等,并确立了“努力争取废除对妇女的一切封建传统习俗,保护妇女权益及儿童福利,积极组织妇女参加各种建设事业,以实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宗旨。

虽然男女平等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思想层面只要种下一颗种子,就会长出花朵。

08

计划票证出现

1953年,商品匮乏,为了保证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国家实行计划分配的经济运行机制,买东西不仅要钞票,还要有票证,如粮票、布票、针织票、油票、肉票、肥皂票等。

文章图片12

以布匹为例,政府根据南北各地的气候不同,城镇大小不同,制定了不同标准。

如北京市每人每年发放17尺3寸布票,那时候有句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妈妈们到商店里买布时总是掂量来掂量去,要挑收布票少的。

当时,异地买东西,除了票证,还需要证明、介绍信。全国商品在个人间的异地流通异常艰难,这也杜绝了不同政策进行时,可能产生的低买高卖。

1955年10月,实行粮食以人定量供应后,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俗称“满天飞”。后来各省有了自己的粮票,俗称“吃遍省”,某些市还有自己的市粮票,俗称“本地吃”。

之后,食用油票、布票也相继面世。全国2000多个市、县都使用了各种商品票证,,一些较大的厂矿、学校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

由于一张粮票在不同地区倒卖的价格不一样,城里和城外,镇上和县里,都存在差价,几乎每个城市有倒卖粮票的地下交易市场。很多人偷偷摸摸干起了这边收购、那边倒卖的勾当。

09

户籍管理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后,为努力实现工业化,工厂新招收了几百万工人。

但这些新工人中的许多是寻求就业的农民,中央下令禁止国有工厂从农村招工,并且开始控制农村“盲流”进入城市。

“盲流”特指没有城市户口但在城市工作的农民。

文章图片13

1955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经常的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要求个人迁入、迁出必须向县一级政府领取迁移证。

户籍制度刚开始出现仅作为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政策,但随后和就业、福利、住房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开始挂钩,成为影响中国普通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也催生了城乡二元结构,让进城成为无数农村青年的奢望。

10

爱美之心

逐步解决温饱的姑娘们,开始了对美丽的追求。

1955年《支持姑娘们穿花衣服》的文章在上海报纸面世,鼓励有条件可以打扮得美丽一些了,把姑娘们打扮得像一朵鲜花、一颗宝石一样。文章最后呼吁:姑娘们,你们大胆地穿起花衣服来吧!

文章图片14

1956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举办了花布、丝绸、织锦图案展览会,不少鲜艳丰富、健康而富有生命力的花布图案,如红枫小菊、小玫瑰等,深受人们喜爱。

新美发馆的建立,凭借新式吹烫,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店里的一个师傅能挣100多块,超过一个处长。

革命热情的高涨,不影响大家对美丽时尚的追求。

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流行色也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布拉吉”连衣裙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宽松的短袖、简单的圆领、碎花、格子,成为当时的风尚。

50年代的中国大城市盛行周末舞会。那时的舞会正规、优雅,而布拉吉就是那种温馨浪漫舞会上的灵魂。

11

集体工作的年代

1957年那会,国家也比较注重家属的劳动。

因为城市副食供应不足,当时企业多有自己的农场,很多女性家属在农场从事农副业生产,开展丰产试验田活动,发展家庭副业、手工业、饲养业,如豆腐坊、养鸡场、食堂、菜地、缝纫社等,克服经济困难。

文章图片15

社区互助是家属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劳动的内容上看,与传统劳动没有多大区别,但劳动有了集体的属性,有了分工、协作的特点。

集体劳动成为那个时代特殊记忆,大家怀着革命热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筒子楼记忆

1957年,建筑师倪欣木主张“降低标准,先解决市民住房难”。当时工商业的复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民平均住房面积不升反降。几户合用一个厨房,几代人同住一室等情况是当时的常态。

文章图片16

为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全国各地已普遍采用住宅的标准设计。筒子楼因为占地少、房间多,受到各单位欢迎。

城市生活普遍拥挤、脏乱,但城市拥有更发达的商业、服务业,仍然成为无数人梦想之地。

而当时的农村,茅草房、土坯房是主流,窗户好一点的是用纸糊起来,大多是茅草编制的卷帘。

但当时人们始终坚信,社会主义会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自信、纯朴、奉献,成为建国初那代人的奋斗记忆。

13

社会主义民生的初步探索

1958年“吃饭不要钱,劳动更积极”成为激动人心的时代口号,预示传承千年的中国乡土生活将迎来巨变。

一个村一个公共食堂,大家一起吃饭、不用花钱,人们相信这样的日子可以一万年不变,共产主义已在中国扎根、发芽。

文章图片17

在吃不饱饭的年代,设立公共食堂,居然成为了现实,对多数人来说,绝对是天上掉馅饼。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集体做饭、吃饭效率更高,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生产建设。

随后,通过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把创办公共食堂上升到新的高度:“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室、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的集体主义思想。”

文章图片18

政策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公共食堂让大家做少做多都一样,吃相同的饭,农民耕作积极性下降,千年传承的勤劳致富激励逐步在农村消失,大锅饭的摸鱼现象开始出现。

为了落实政策,很多村子里有人巡逻,各家各户不准私下开火煮饭。若是哪家有炊烟飘出,民兵会赶去捉个人赃俱在,并召开村民会议进行批判。

14

“住”是个大问题

50年代国家财力不足,很少新建房屋,通过实行“国家经租房”政策,对私房实行改造。政府把私人住房充公,租给干部职工,收取低廉的租房费,再将房租费20%~30%给予房主。

文章图片19

新建房屋一般考虑工业需要,在厂房附近建设宿舍,大多数是四层左右的小楼,屋顶较高、窗户却很小,居室借鉴了苏联住宅样式,通常是大间套小间,只有一个狭窄的过道。

1958年“大跃进”开始之后,四合院也进行了公有化尝试。当时北京全市约有房屋120万间,其中92万间是私人产权。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农民工到了北京转成了城市户口,但没有房子,都在临时集体宿舍里。四合院的公有化尝试,给许多面临结婚生子的青年人开了方便之门。

文章图片20

四合院按人口多少分配面积,一般人家都分到一间房,少数人家分到两间房。这样一来,一个四合院里就住进了七八户、十来户,有的甚至住进了几十户人家。

为了保障饮水安全,大部分城市开始生产自来水。但自来水管不可能铺进每一户人家,于是就在全市范围内设立自来水供应站。每个水站有数个龙头,龙头一开,水就自来。

当时家里如果没有能挑水的人,就需要找挑水师傅,两个木桶一担一分钱。当时甚至形成一个认知,准女婿上门,有没有眼力件,就是看是否揭开水缸盖子看看,主动去挑水。

文章图片21

在伙食能够保障的情况下,很多工人家庭好几个孩子情况很普遍。当时没有避孕药,避孕套更是闻所未闻,对人工流产有非常严格的控制。客观上造成孩子增多,家里人口一旦变多,经济状况就会急剧下降。

为了解决不少家庭入不敷出情况,很多工厂做了职工互助储备金,员工每月缴纳一部分工资,成为周转资金,以解决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

当时在钱财上工友们相互帮助,如果谁家婚丧嫁娶,修葺房屋,都会前去帮忙。

15

户籍制度严格化

户籍制度的出现,本质是当时城市生活水平高,但无法容纳更多的就业,为了控制农业人口转移而出现的。

1958年以前,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并不严格,人们还可以相对自由地迁徙。

1958年1月,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确立了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七项人口登记制度。

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乡人口流动,城乡“二元经济模式”因此产生。小小一册户口簿,逐步与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公民权益挂起了钩。

文章图片22

户籍制度在“大跃进”期间受到严重干扰。期间国营企业工人从1957年的1500万人增加到1960年的3900万人。进城人口虽然可以找到工作,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供给却完全跟不上。

“大跃进”之后,经济受到破坏,严重的饥荒横扫中国大地,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

1961—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800多万工人和50万干部,连同他们的家属,下放到农村,这大大减轻了从农业征粮的压力。

从此,为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严格的户籍制度再也没有动摇过。户籍既是城乡之间的壕沟,也成为国家经济的一环,跟国家各项政策、福利紧密捆绑。

户口也成为城乡青年的一道鸿沟,让无数青年农民只能在梦乡中感受城市的热闹。

16

三年自然灾害和低标准

公共食堂没多久,浪费、管理不善、私自克扣现象就很突出,当时的环境如果每家省着吃,也许能多吃几天,一旦集体敞开吃,很快就坐吃山空,甚至连种子也吃没了。

再加上当时共同耕作,再也没有人关心种粮收成效率问题,很快有的地方就出现集体食堂没饭吃的窘境。由于不关心实际情况,食堂的设置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人吃饭离食堂将近10里路,吃个饭来回就得一个小时。

而集体食堂没敞亮多久,就开始出现了天灾。“大跃进”把树都砍了去炼钢铁,把生态破坏了,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有收成,饿死了很多人。

同时,由于口粮标准低和副食品严重短缺,人们摄取热量不足,不少群众患了浮肿、肝炎等疾病。

刚经过集体食堂吃饱、管好的人们,怎么也想不到饥饿会来得这么快。

鉴于农村严重缺粮紧张形势,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降低口粮标准,“同时,大搞瓜菜,大搞副食品,大搞代食品和代用品”,正式提出了“低标准”。

文章图片23

要求各地开展大规模采集、代食品运动。

第一类为农作物类代食品,它包括农作物的秸秆、根、叶及壳类,实际是把烧火做饭的燃料拿来吃了。

第二类是指野生植物秸秆、根、叶、皮、果实等,如榆树叶、树皮、橡子、芭蕉芋、野苋菜、洋槐叶、鸭跖草、球藻、红萍等浮游植物,事实上是吃曾经牲畜的饲料。

第三类指合成类代食品,如“人造肉”、叶蛋白等,它们相对于前两类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1960年,蔬菜被正式划为“国家二类商品”,凭票限量供应。在北京有正式户口的,每人每天供应鲜菜2两,萝卜、土豆、白菜等任择其一。但有时凭票也无菜可买。

1961年肉、禽、蛋库存急剧下降。如肉食只能保证特需供应,肉票无货兑现。

由于后续货源无望,从1961年6月不得不停发肉票。鸡蛋除供应部分特需、病人、产妇、托儿所等,基本上停止了供应

1斤北京市粮票黑市价格3元,1斤全国通用粮票黑市价格4元,1斤北京市面票黑市价格5元,当时工人月薪平均30-40元。

17

出行

“交通基本靠走”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当时的农村,绝大多数人没有乘过汽车,甚至很多人连汽车都没见过。农村小孩见了汽车像见了外星生物差不多,跟在汽车屁股后面追,能摸一下汽车也能够炫耀一天的。

文章图片24

种地、赶集和拉庄稼都要靠人背驴驮。谁家里要是有一头驴,相当于现在的一辆小轿车。驴背的两侧挂着驮笼,可以运东西,虽然速度慢些,但减轻了人力。

骑驴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人们出远门时就骑毛驴,出外买卖东西也靠毛驴,结婚也必定要用到毛驴。接媳妇的时候,首先将毛驴简单打扮,用红色的被子单子装饰一番,之后就赶去新媳妇家了。

在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初具规模,公共汽车也成为更多出行选择。

1949年前后的北京公共汽车都是有轨电车,一共只有十几条路线。到了50年代中后期,就有了60多条线路。

50年代,北京公共汽车,多是从捷克进口的大型柴油车,车身长,容积大,车窗视野好,自身的动力性能强(动力为140马力),而且是长盛不衰现在仍然流行的“斯柯达SKODA”牌。

1959年左右,捷克厂家在斯柯达的基础上生产出性能更优越,乘坐更舒适的“斯柯达克罗莎”大轿车,不少北京市民赶去观看,有的车窗玻璃甚至都挤碎了。

当时。所以售票员在人多拥挤时,都会喊:“千万别挤啦,您赔得起这玻璃吗!”

50年代的公共汽车一两小时才能来一辆。1955年,上海公共汽车票价分为5分、1角、1角5分和2角四档。对于很多人来说,公共汽车票还是有些贵。

文章图片25

那个年代,由于工资低,能乘公交车上班的市民还不多。使用月票的人,都是乘坐固定线路上下班的职工,月票费用单位还给报销。于是使用月票便成了一个国企职工身份的象征。上车掏出月票出示时,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但中国当时大多数人基本没有出过自己所在的市,没坐过公交车,农村的集市大概是他们看世界的窗口,大家通过集市上商品的调整,感受着国家生活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