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平灯下】​融史颂今弹玉振||钱万平

 一犁_书馆 2023-01-31 发布于江苏

作者:钱万平

癸卯春节的清江浦区标志性建筑清江浦楼上,悬挂着由我市文史大家荀德麟先生撰写的一副楹联。这副楹联的上联是:  治贯黄淮运,漕路维艰,清口千秋中转毂;下联是:政通天地人,春风浩荡,画廊百里上河图。这副楹联不仅给清江浦的春节带来喜庆的气氛,还可以让普通市民于驻足间进入了淮安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微课堂,接受一次洗礼。

要真正理解这副楹联的含义,须对淮安的水利史作些简单的了解。

淮安,位于江苏中北部、长三角北部。处在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古黄河、淮河、运河交汇处,洪泽湖、白马湖、高宝湖等镶嵌其间。

春秋时期,吴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即在淮安境内。淮安境内有三个秦置县城遗址,先秦两汉以来向为名区重镇。隋唐宋时期为楚州,元代设淮安路,明清时期设淮安府。这个时期,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驻节于此,是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输中心、黄淮运河道治理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

淮安古清口,原为古泗水入淮处,亦称泗口、淮泗口,又分为大清口、小清口。是自然航道时代江淮流域进入中原的关键口门。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南夺泗、淮入海,淮安便成为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处。黄河全流夺淮后,此处的治理艰难,“直令天子抚膺(捶足顿胸)、群贤棘手,朝野惶惶”,“由是治河、导淮、济运三策,群萃于淮安清口一隅”。

由于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于清口,使清口区域的治理变得异常艰难复杂。明清时期,为保证蓄清、刷黄、济运三策的实现,建立了清口水利枢纽。然而,千年锁钥的清口,依然是大运河上最为艰险的通航河段,被称为“水上蜀道”。

清口枢纽还包括里运河与中运河口的一系列闸坝,淮河口引河工程与整个洪泽湖大堤,黄河口引河与一系列堰坝堤防工程,清口下游的车盘坝与减水坝等。

大体了解了这些历史知识,也就基本理清了淮安的水利历史,甚至是淮安的变迁史,才会知道联语所言何事。“毂”,原意为车轮中心的圆木,这里比喻位置的特殊且重要。

下联着眼点在“颂今”,也容易理解得多。

淮安市位于大运河文化带丶淮河生态经济带两个国家发展战略的交汇地带。多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机遇,着力建设“枢纽新城,生态髙地”,着力打造运河之都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这个特大型画廊,不仅包含境内的元明清运河,而且包括境内的隋唐宋运河,同时,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将文化名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综合推进,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宏图伟略。

从艺术美的角度去欣赏这副楹联,“黄淮运”与“天地人”相对,颇为工整;“百里画廊”是新词入毂;“上河图”乃属借用他山之石;缀玉联珠,足见撰联者思维灵动,功底雄厚,举重若轻。

整副楹联可以称得上是玉振金声。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