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富海,青年中医,硕士在读,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喜好中医,衷中参西,临证以经方为主,以疗效为先,热爱生活,以求心医。 病案一:失眠案 2021.9.13,罗某,本院实习护士。 主诉:近期睡眠不好,失眠。 切其脉:左右偏差不大,太阴脉,左关微弦,略滑数。 舌苔:舌尖红苔薄。 诊断:太阴病,木郁土壅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宁心
2022.2.19回访,失眠和情绪均改善明显。 ![]() 病案二: 2022.8.27,贾某,男,是我大学同学。 主诉:入睡困难一年,顽固性失眠。 自诉读研后压力大,事情多,找我开安眠药,欲口服西药安眠药右佐匹克隆。 刻下:入睡困难,失眠,心思重,思虑多,掉发严重。 脉缺如。 ![]() 诊断:太阴水湿,心肝火旺。
2022.9.6反馈,入睡困难消失,可以深入睡眠。 ![]() 按语:上述两案均用丹栀逍遥散取效,所谓经方,经典之方也,不单纯指汉唐或者仲景经方,逍遥散为四逆散和当归芍药散化裁而来。 案一主要靠脉诊取效,临床上逍遥散的脉多为左关弦有力,右关无力。人迎气口脉法的话,气口三盛,为太阴病,整体弦细,或者左关弦。 案二主要为舌诊取效,舌边尖红赤,苔滑,根腻,为气郁化火,痰湿内阻,夹有食积。 总结:逍遥散,由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和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加减而来,涉及到气血水三方面,五行脏腑则为肝木与脾土,可寒可热,调气调血,为和剂代表方之一。 若尺脉弱,肾虚者加地黄,为黑逍遥散,病机则为水不涵木,土壅木郁。 若整体弦数,为气郁化火,加丹皮栀子,为加味逍遥散,即丹栀逍遥散,治疗上述疾病,肝郁化火者。 若痰气互结,脾虚湿滞,可合上半夏厚朴汤,或加大茯苓白术量,此方可畅调内外气机,我称之为逍遥半夏厚朴汤。 若青春期之痤疮粉刺,或多发甲状腺结节,可酌情加丹皮,栀子,连翘,蒲公英,玄参,薏米,半枝莲,生牡蛎,猫爪草等。 若偏寒者,可加附子,干姜。详参逍遥散的55种加法 若妇人调经之法, 例假前几天,痛经宫寒可加香附,桃仁,红花。 化热,改香附为郁金,加地骨皮,加少量桃红之品。 若阴虚火旺,少苔,加麦冬,半夏,玄参,天花粉等。 若血虚,加地黄,川芎,为逍遥散合四物汤,我称之为逍遥四物汤,治疗妇人经血不足,月经量少。 若外科骨科之法: 少阳枢机不利,出现颈肩腰腿痛,白术加量,加杜仲狗脊玄胡索等,为张志刚老先生之腰痛逍遥散,主治:腰痛为主的病变,无论是盆腔炎、附件炎,或风湿、腰肌劳损及其某些腰脊、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变或闪腰岔气,以及某些尿路结石引起的腰痛,皆有效验。 病案三: 2022.7.22,张某,女,24岁,失眠。 张某是我高中同学的女朋友。因舍友吵闹晚睡,毕业后依旧难入睡,西医建议口服安眠药。 刻下:躺下睡不着挺精神,躺下就胡思乱想,晚上梦多,梦中烦和紧张。睡前一直想上厕所,不上睡不着。例假7/22—24号。 ![]() 舌:瘀暗紫苔腻稍滑。 脉:缺如。 诊断:气滞血淤水停。 方选:酸枣仁汤合栀子豉汤合越鞠丸 酸枣仁12,知母20,茯苓20,川芎12, 炙甘草6,炒苍术9,厚朴12,丹参20, 醋香附15,焦栀子6,淡豆豉6,醋青皮6。 7剂,颗粒剂水冲服。 二诊2022.7.29,较之前提前一小时入睡,之前3点睡,现在2点睡。 刻下:入睡困难,白天昏沉困乏,食欲差。LMP2022.7.26。 ![]() 治法:同前。 丹参20,炙甘草6,焦栀子9,淡豆豉12, 合欢皮12,青皮9,陈皮12,郁金15 2022.8.9反馈如下: ![]() ![]() 按语: 案三基本同前,舌质瘀暗紫,苔腻稍滑,所以气滞血淤为主,淤滞更深,所以以越鞠丸治疗气机淤滞,合上栀子豉汤以除胸膈懊恼。 舌苔腻,单纯用酸枣仁汤可能滋腻,所以有取平胃散合上酸枣仁汤,使其动性更强而不滋腻,同时加大茯苓之力,神农本草经言其甘平,安神宁心利湿之功, 舌瘀暗加丹参,川芎,郁金,行气活血,解郁安神。 另外,失眠在临床上很常见,但往往病机较多,针对病机处以经方,常效如桴鼓。 |
|